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安史之亂後,大唐北庭都護府孤懸塞外,硬生生堅持了三十五年之久

西元702年, 武則天為了進一步鞏固西北邊疆, 在庭州設立了北庭都護府, 管轄天山以北包括阿爾泰山和巴爾喀什湖以西的廣大地區。 北庭都護設立後, 提攜萬里, 社會安定、農業、牧業、商業、手工業都得到空前發展, 成為西北地方中心。

開元元年, 第二任都護郭虔瑾進駐北庭後, 將所率軍隊編為田卒、開荒種地、屯墾戌邊。 唐玄宗為了確保這條中西大道的安全和領土完整, 又在北庭設立節度使, 統領瀚海、天山、伊吾三軍, 有鎮兵萬餘人, 其中瀚海軍一萬二千人就屯成在北庭。

天寶十四年, “安史之亂”爆發, 唐王朝無力西顧, 將大批兵力調往內地, 西域與內地聯繫遂被隔絕。 北庭都護府孤懸塞外, 堅持了三十五年之久。 唐朝自西元702年設置都護府到西元791年都護府被吐蕃人攻陷, 共89年。

全盛時期, 北庭都護府下轄金滿、輪台、蒲類三縣;瀚海、天山、伊吾三軍;以及鹽治州、鹽祿州、陰山州、大漠州、輪台州、金滿州、玄池州、哥系州、咽面州、金附州、西鹽州、東鹽州、叱勒州、迦瑟州、馮洛州和孤舒州等十六個羈縻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