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如何說服我去買一台電動汽車?試駕長安奔奔EV

如果我腦子沒進水。

關於標題中的疑問, 是我在試駕之前一直所想的。 我在經歷了怎麼樣的艱難坎坷之後才會去考慮買一台電動汽車?搖不到號?享受國家補貼?環保?但別管如何, 一台沒有排氣聲浪的車, 總會感覺怪怪的。 而且我本身並不想因為某些“規則”的限制去被迫的選擇一些東西, 那只從產品本身出發, 奔奔EV會如何說服我呢?

它很漂亮, 還有點帥

微型車中不乏“萌貨”, 但長安並沒有隨波逐流。 奔奔EV上呈現了一種動感淩厲的風格, 整體外觀質感上很有檔次, 相比之下其它幾個競爭對手長的就有點“怪胎”了,

話雖然糙了點, 但感受是真實的。

前臉的每一個部分都很精緻, 發動機蓋(雖然它並沒有發動機)上幾條隆起的棱線, 讓這個“小傢伙”看起來還真有點猛。

由於其純電動的身份, 所以中網飾條和15英寸的輪圈都被添了藍色。

超大面積的全景天窗也為它增添了不少顏值。

空間比我想像的要大

其實大部分人接觸微型車都會覺得小, 其實不然, 由於奔奔EV內各處的佈局都會比較緊湊簡約, 有限的空間都會儘量的留給駕駛者。 以我170cm的身高, 坐進去還是非常寬敞的。 而且電子旋鈕式的換擋方式也節約了不少空間。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就是儲物空間可能少了一些, 扶手下方雖然有水杯架, 但駕駛者用起來並不是那麼方便。

第一排和第二排空間表現都不錯, 那後備廂自然就不能苛求過多了。 如果你想多放入一些東西, 那麼可以將第二排座椅放倒。

行駛質感超乎想像的好

奔奔EV享受補貼後的價格為6-8萬元左右, 我可以這麼說, 它的行駛質感比這個價位區間大多數的汽車都要好。 踩下電門, 加速過程十分線性柔和, 這種設定十分聰明, 因為畢竟城市代步才是它的主要作用。 官方給出的0-50km/h加速時間為5.1s, 最高時速為125km/h, 我並沒有很瘋狂的把它踩到100km/h以上, 但在70km/h以下, 它提速還是很從容的, 市區裡超車基本沒什麼壓力。

奔奔EV動能回收有兩擋可調, 即使選擇回收力度比較強的那一檔, 鬆開電門時也沒有明顯的拖拽感, 起碼讓我這個一年沒開過電動汽車的人都沒有一絲不適。

刹車處理的也很好, 很容易上手, 第一次開奔奔EV, 根本不需要去適應就可以很好的掌握它刹車的腳感。

這個小傢伙在底盤方面表現真的不錯, 整體調校偏向舒適, 對路面顛簸過濾的很好。 而且我還刻意去停車場找了幾條減速帶(也就汽車編輯能這麼無聊了...)試了下, 懸架表現非常好, 過減速帶很乾脆俐落, 沒有多餘的跳動。

210km的續航夠幹嘛?

好吧, 終於說到痛點了。 奔奔EV有“180公里”和“210公里”兩個版本, 搭載都是一台永磁同步電動機, 對應的電池容量分別為23.2kWh和27.5kWh。 跟廠家人員溝通中得知, 在空調、音響等用電器都開到最大的情況下, 續航里程最多可以減少40%, 那126km的續航里程滿足你日常上下班代步、接送孩子也是足夠的。

快充只需45分鐘

如果一款電動汽車續航里程400km, 充滿電需要30小時;而另一款電動汽車續航200km, 充滿電需要10小時, 哪個用起來更方便呢?

在家中用220V電源給奔奔EV充滿電需要6-10小時。 這樣就意味著你每天醒來之後都會有一輛滿電的奔奔EV在等著你, 如果你住在良鄉, 上班在望京的話, 你才可能天天需要充電。 用快充技術的話, 官方表示用快充充滿電需要45分鐘, 基本也就是一頓飯的時間。 奔奔EV的快充充電口位於車身右後方, 而普通的充電口則位於車頭。

結語:首先, 奔奔EV在外觀、空間、行駛質感方面表現都很不錯, 比很多同價位的微型汽車表現都要好, 完全可以說服我去購買它。 210km的續航里程滿足日常使用不成問題,

它非常適合作為家中的第二輛車, 使用成本低、不限號、靈活都是它的優勢。 我也設想了一下, 即使作為家中的第一輛車也未嘗不可, 居家靠奔奔EV, 中長途居家出行租車就可以解決。 其實這種解決方案對於很多人都是適用的, 只是思維可能還需要轉變(比如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