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evo特別策劃|12缸的圖騰——賓利飛馳vs勞斯萊斯古思特

它們的每一次亮相都會讓人駐足觀望,

它們的每一次碰撞都會作為新聞彈窗。

雍榮華貴外表下, 傳承著亙古不變的

家族基因。

1:18的世界裡,

英倫文化的積澱理應被好好收藏

它們是非理性消費的典型, 也是各種限量與定制系列的專屬代表。 曾經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 並情同手足的它們, 由於母公司Vickers集團的破產及寶馬與大眾的介入而分道揚鑣。 平臺的改變、新技術的引入, 讓曾經身為英倫皇室座駕的Rolls-Royce與Bentley被注入了日爾曼的血液。 從古德伍德到克魯郡, 從V12的寶馬到W12的大眾, 我們尊重英倫手工打造的傳統與精煉, 也佩服於英國人的自大與固執。

豪車的設計向來是不會過時的, 往往在10年甚至半個世紀之內, 會被人稱之為永不磨滅的經典。 我們今天不從品牌的角度去討論Rolls-Royce與Bentley的相愛相殺, 相反我們可以從模型的做工細節方面, 去品味Kyosho對於古思特與飛馳的用心程度。

我很喜歡這兩台帶有些日爾曼味道的英國貨, 和薩維爾街上那些純手工定制的西裝一樣, 考究卻又固執, 好似用優雅和大氣來形容都會顯得庸俗的那種。 為了彰顯檔次感, 兩款模型都採用了京商帶有賓利及勞斯萊斯Logo的黑盒進行包裝。

不同的是, 飛馳的盒內還附贈有一張與車身長度一致且帶有賓利Logo的牛皮。

不過即便是牛皮覆蓋且適當降價, 飛馳模型的銷量也依然不及價格堅挺的古思特, 這一點在模型的可動件上差距就相當明顯。 兩款車型除了傳統的6開門式設計外, 古思特外觀的兩處細節, 表現出比飛馳更用心。 首先是後視鏡可手動折疊, 真車輪圈上的勞斯萊斯(雙R)Logo是不隨車輪轉動而旋轉的, 這一點模型也做得十分到位。

圓潤而豐腴的車尾經過水準高腰線的過渡, 註定了飛馳已不再是歐陸GT那樣的青春流派。 15顆LED燈珠滲透著它深邃的眼神, 大尺寸矩形進氣格柵透露著紙醉金迷般的奢華底蘊, 並散發出一種與生俱來的邪氣。 出身于歐陸GT的飛馳如今已經自立一派, 從模型那鏤空的金屬中網與前雷達的探頭就可以給前臉個不錯的分數。

從外形上來看, 古思特在線條輪廓上要比它的大哥幻影舒緩很多, 更多的弧形線條設計讓整個車身不再表現得那麼冷酷與生硬。 矩形的鍍鉻面直瀑式中網依舊是勞斯萊斯的經典式招牌,

鍍鉻全鏤空的中網表現出了鏡面般的反射效果。 而前保險缸上的橫置進氣口也做出了網狀鏤空, 內部的水箱輪廓清晰可見。

“飛翔女神”的車標一直是勞斯萊斯的靈魂所在, 在實車上, 勞斯萊斯提供了五種不同材料飛翔女神車標, 分別是不銹鋼、鎳合金、鍍金、鍍銀、還有透明的發光塑像。 真正地為車主實現了個性化定制。 而模型也很注重車標的質感, 大小、位置、傾斜角度都與實車一致, 遺憾就在於不能像真車那樣可以自動升降。

前大燈組的還原一直是每次模型測評的看點之一,這台古思特模型的前大燈組細節還原逼真,內部的勞斯萊斯(雙R)Logo清晰可見,周圍的LED燈帶以及透鏡邊緣均沒有中低端模型上偶爾能見到的毛刺,看上去飽滿整潔,具有不錯的通透感。大燈組下方的長條狀凹槽內部是古思特的LED日間行車燈,隱藏較深,很容易被人忽略。飛馳的四隻大眼睛內部很完美地還原了15顆仿燈珠設計,只是通透感不如古思特,不過凸起且鍍了鉻的賓利Logo倒是彰顯了金屬質感。

飛馳實車那5295mm的車長與21寸輪圈彰顯著它不甘於寂寞的冷傲。始於前翼子板上的“飛馳線”與平直的肩線則映襯出它骨子裡的威懾與風流。雖然車身比例還原正確,但飛馳線起始位置的鍍鉻裝飾,Kyosho卻做得有些糊弄,B字鏤空不清晰,前後也沒有對齊。好在表面霧銀、邊緣鍍鉻的輪圈幫助飛馳挽回了顏面。要知道這種雙色輪圈處理起來很費功夫,Kyosho這點值得表揚。

龐大的豪車通常在側面都設計有盲區攝像頭,古思特的側攝像頭就設計在側轉向燈處。雖然模型僅僅是在燈片上鑽了個圓洞,但這看似輕描淡寫的細節落座於模型上也算可以理解。古思特是一款四門轎車,定位略低於勞斯萊斯幻影系列,也是勞斯萊斯家族中尺寸最小的車型。該車身長5399mm,寬1948mm,高1550mm,軸距3295mm,比幻影小一些,因此,在勞斯萊斯為古思特定名之前,很多人都稱其為“小號幻影”。模型的長寬高為297mm×98mm×88mm,軸距為187mm。通過與實車的對比我們可以確定此台古思特模型是標準軸距版,而據小道消息稱京商也計畫推出長軸版古思特。

以往的模型測評中,對於實車或是模型的側面,我基本上就是一句話帶過,但對於古思特來說卻是個例外。首先,可折疊後視鏡在京商生產的模型中基本上很少出現。真車在後視鏡下方設計的盲區攝像頭,這次在模型身上卻並未得到體現。前翼子板上側轉向燈與勞斯萊斯的車標Logo進行了完美的結合,周圍鑲嵌的鍍鉻裝飾件,看上去感覺相當的奢華。粗大的鍍鉻門把手表現得端莊大氣,模型也很好地還原了這個細節,讓人有一種想要拉開車門的衝動。

B柱位置前後車門的對齊程度,反映了模型模具的衝壓水準。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早生產出來的模型,它可活動件的接縫就對得越齊。顯然這兩款模型由於都是第一批開模生產,形變程度微乎其微,窗框鍍鉻條前後整齊,鍍鉻表面也沒有氧化現象,表現還算能夠令人滿意。

相比起霸氣張揚的前臉造型,古思特的車尾要顯得收斂了許多,恰到好處的鍍鉻裝飾條烘托出了時尚與奢華的氣息。從第四代A8L W12模型開始,京商已不再吝嗇車頂部的天窗了,特別是對於全景天窗,也是越來越有進步。這台古思特模型的天窗雖然是同A8LW12一樣不可開啟,但新增加的內層可滑動遮陽板也算得上一次質的飛躍。與之相比,早一些時間開模的賓利飛馳車頂就沒有設計天窗,這項“優良傳統”Kyosho已經保持了很多年,包括E66的寶馬7系,D3奧迪A8類似的豪華車模型都未設計天窗。或許在老外眼中有無天窗無所謂,但既然賣到了中國,且Kyosho的代工廠還在中國廣東,這一點我早就想駡街了。

12缸的發動機,光看著就能讓人心潮澎湃。古思特的動力來源於一台6.6L的V12雙渦輪發動機,與8擋自動變速器相匹配,最大輸出功率420kW/5250rpm,峰值扭矩為780Nm/1500rpm。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4.9s,而電子最高限速為250km/h。打開發動機艙蓋,連接處除了我們熟悉的狗腿門之外,兩側還增加了兩根仿氣壓頂杆設計的黑棍,這也是京商少有的設計細節,用在豪車模型上也屬理所應當。既然說是少有,那麼飛馳的發動機艙設計就屬於常見了。沒有仿氣壓頂杆應該給個差評。不過從實車的資料來看,飛馳這台6.0L的W12發動機,擁有460kW/6000rpm的最大功率及800Nm/2000rpm的峰值扭矩,4.6s的加速成績反而比6.6L V12的古思特更嚇人。

古思特的車門採用了蝴蝶門式設計,拉開車門後,耀眼的米白色內飾與繁多的金屬裝飾件出現在眼前。例如座椅的電動調節按鈕,車門內襯板上的把手,方向盤上的鍍鉻裝飾件做出了優秀的質感與立體感,看起來很上檔次。

令人驚奇的是,豪華的主副駕門板邊緣與實車一樣配備了一把1:18的小雨傘,左右車門內部各一個,並可獨立拔出。雖然雨傘不能實現閉合、開啟,但能做到如此細心,也真是少見。古思特的前排座椅可前後進行滑動,雖然頭枕上少了雙R的車標Logo,但這種小失誤也可算是忽略不計了。可活動件在古思特車內還有很多,例如前排中央扶手箱、主副駕遮陽板化妝鏡、後排中央扶手、前排座椅後方可滑動的小桌板等,均是此款模型的亮點。雖然可動件細節多到值得稱讚,但這碩大的白色拉環多少還是影響了美觀。

雖然飛馳的內飾可動件要全方面遜于古思特,但紙醉金迷的內飾配色,以及細節的處理,還是還原得比較到位。尤其是仿紅桃木的裝飾板,紋理以及上面覆蓋的清漆亮油摸起來與真車並無兩樣。鍍鉻的空調出風口,換擋杆,地毯植絨以及座椅上的按鍵全部都還原得惟妙惟肖。不過值得吐槽的地方也依舊存在,比如主駕座椅左前方的接縫過大,前排座椅後方的小螢幕粘歪了等,都是工藝上有待改進的地方。

版權聲明

本文系汽車與運動evo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與運動evo所有。如需轉載,請點擊閱讀原文或聯繫後臺,否則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長按二維碼關注

汽車與運動evo

前大燈組的還原一直是每次模型測評的看點之一,這台古思特模型的前大燈組細節還原逼真,內部的勞斯萊斯(雙R)Logo清晰可見,周圍的LED燈帶以及透鏡邊緣均沒有中低端模型上偶爾能見到的毛刺,看上去飽滿整潔,具有不錯的通透感。大燈組下方的長條狀凹槽內部是古思特的LED日間行車燈,隱藏較深,很容易被人忽略。飛馳的四隻大眼睛內部很完美地還原了15顆仿燈珠設計,只是通透感不如古思特,不過凸起且鍍了鉻的賓利Logo倒是彰顯了金屬質感。

飛馳實車那5295mm的車長與21寸輪圈彰顯著它不甘於寂寞的冷傲。始於前翼子板上的“飛馳線”與平直的肩線則映襯出它骨子裡的威懾與風流。雖然車身比例還原正確,但飛馳線起始位置的鍍鉻裝飾,Kyosho卻做得有些糊弄,B字鏤空不清晰,前後也沒有對齊。好在表面霧銀、邊緣鍍鉻的輪圈幫助飛馳挽回了顏面。要知道這種雙色輪圈處理起來很費功夫,Kyosho這點值得表揚。

龐大的豪車通常在側面都設計有盲區攝像頭,古思特的側攝像頭就設計在側轉向燈處。雖然模型僅僅是在燈片上鑽了個圓洞,但這看似輕描淡寫的細節落座於模型上也算可以理解。古思特是一款四門轎車,定位略低於勞斯萊斯幻影系列,也是勞斯萊斯家族中尺寸最小的車型。該車身長5399mm,寬1948mm,高1550mm,軸距3295mm,比幻影小一些,因此,在勞斯萊斯為古思特定名之前,很多人都稱其為“小號幻影”。模型的長寬高為297mm×98mm×88mm,軸距為187mm。通過與實車的對比我們可以確定此台古思特模型是標準軸距版,而據小道消息稱京商也計畫推出長軸版古思特。

以往的模型測評中,對於實車或是模型的側面,我基本上就是一句話帶過,但對於古思特來說卻是個例外。首先,可折疊後視鏡在京商生產的模型中基本上很少出現。真車在後視鏡下方設計的盲區攝像頭,這次在模型身上卻並未得到體現。前翼子板上側轉向燈與勞斯萊斯的車標Logo進行了完美的結合,周圍鑲嵌的鍍鉻裝飾件,看上去感覺相當的奢華。粗大的鍍鉻門把手表現得端莊大氣,模型也很好地還原了這個細節,讓人有一種想要拉開車門的衝動。

B柱位置前後車門的對齊程度,反映了模型模具的衝壓水準。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早生產出來的模型,它可活動件的接縫就對得越齊。顯然這兩款模型由於都是第一批開模生產,形變程度微乎其微,窗框鍍鉻條前後整齊,鍍鉻表面也沒有氧化現象,表現還算能夠令人滿意。

相比起霸氣張揚的前臉造型,古思特的車尾要顯得收斂了許多,恰到好處的鍍鉻裝飾條烘托出了時尚與奢華的氣息。從第四代A8L W12模型開始,京商已不再吝嗇車頂部的天窗了,特別是對於全景天窗,也是越來越有進步。這台古思特模型的天窗雖然是同A8LW12一樣不可開啟,但新增加的內層可滑動遮陽板也算得上一次質的飛躍。與之相比,早一些時間開模的賓利飛馳車頂就沒有設計天窗,這項“優良傳統”Kyosho已經保持了很多年,包括E66的寶馬7系,D3奧迪A8類似的豪華車模型都未設計天窗。或許在老外眼中有無天窗無所謂,但既然賣到了中國,且Kyosho的代工廠還在中國廣東,這一點我早就想駡街了。

12缸的發動機,光看著就能讓人心潮澎湃。古思特的動力來源於一台6.6L的V12雙渦輪發動機,與8擋自動變速器相匹配,最大輸出功率420kW/5250rpm,峰值扭矩為780Nm/1500rpm。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4.9s,而電子最高限速為250km/h。打開發動機艙蓋,連接處除了我們熟悉的狗腿門之外,兩側還增加了兩根仿氣壓頂杆設計的黑棍,這也是京商少有的設計細節,用在豪車模型上也屬理所應當。既然說是少有,那麼飛馳的發動機艙設計就屬於常見了。沒有仿氣壓頂杆應該給個差評。不過從實車的資料來看,飛馳這台6.0L的W12發動機,擁有460kW/6000rpm的最大功率及800Nm/2000rpm的峰值扭矩,4.6s的加速成績反而比6.6L V12的古思特更嚇人。

古思特的車門採用了蝴蝶門式設計,拉開車門後,耀眼的米白色內飾與繁多的金屬裝飾件出現在眼前。例如座椅的電動調節按鈕,車門內襯板上的把手,方向盤上的鍍鉻裝飾件做出了優秀的質感與立體感,看起來很上檔次。

令人驚奇的是,豪華的主副駕門板邊緣與實車一樣配備了一把1:18的小雨傘,左右車門內部各一個,並可獨立拔出。雖然雨傘不能實現閉合、開啟,但能做到如此細心,也真是少見。古思特的前排座椅可前後進行滑動,雖然頭枕上少了雙R的車標Logo,但這種小失誤也可算是忽略不計了。可活動件在古思特車內還有很多,例如前排中央扶手箱、主副駕遮陽板化妝鏡、後排中央扶手、前排座椅後方可滑動的小桌板等,均是此款模型的亮點。雖然可動件細節多到值得稱讚,但這碩大的白色拉環多少還是影響了美觀。

雖然飛馳的內飾可動件要全方面遜于古思特,但紙醉金迷的內飾配色,以及細節的處理,還是還原得比較到位。尤其是仿紅桃木的裝飾板,紋理以及上面覆蓋的清漆亮油摸起來與真車並無兩樣。鍍鉻的空調出風口,換擋杆,地毯植絨以及座椅上的按鍵全部都還原得惟妙惟肖。不過值得吐槽的地方也依舊存在,比如主駕座椅左前方的接縫過大,前排座椅後方的小螢幕粘歪了等,都是工藝上有待改進的地方。

版權聲明

本文系汽車與運動evo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與運動evo所有。如需轉載,請點擊閱讀原文或聯繫後臺,否則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長按二維碼關注

汽車與運動ev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