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頤和園經過被燒和被搶,有一座“金殿”卻完好無損!

在之前的文章中, 國史君曾經講過承德避暑山莊中有一座神奇的建築, 它全部由黃銅鑄造, 裡面佈滿機關, 日本侵華時由於無法整棟搬走,

就將它熔化鑄為一顆顆子彈。 在頤和園中, 同樣有一棟黃銅鑄成的建築, 它比承德宗鏡閣要稍微幸運一點, 雖然經歷過被燒和被搶, 但現在還是被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它就是被稱為“金殿”的頤和園寶雲閣。

頤和園的前身

清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

英法聯軍入侵北京, 洗劫並放火焚燒了清漪園。 清漪園始建於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 直到乾隆二十九年(西元1764年)才基本完工, 它是一座以水為主體的皇家園林。 英法聯軍防火焚燒之後, 慈禧太后曾經挪用2000萬兩白銀進行重修, 並在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完工, 完工之後的清漪園被改名為頤和園。

金殿

清漪園落成之時, 乾隆皇帝就在萬壽山佛香閣西側修建了這棟寶雲閣, 從柱、梁、牆面到屋頂、門窗全部由黃銅鑄造, 外部裝飾也非常精美, 在陽光的照耀下, 它看起來金光閃閃, 於是被俗稱為“金殿”。 金殿是由很多部件分批次鑄造完成之後組裝起來的, 每個部件上面都鐫刻了工匠的名字, 以便於後期修繕及追責。

三重磨難

英法聯軍燒毀清漪園的時候, 寶雲閣因為自己獨特的建材而避免了被焚毀的災難, 但是內部卻被洗劫一空, 建築的門窗也被嚴重損毀;1900年, 八國聯軍再次入侵北京, 他們洗劫並焚毀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 頤和園雖然沒有再次被燒, 卻又一次遭受了洗劫;日軍侵華期間, 寶雲閣也未能倖免, 雖然不像宗鏡閣一樣被完全熔化, 內部的黃銅佛像、重達2噸的銅供桌被搶走。

日本投降之後, 銅供桌被追回, 曾經被搶走的門窗也被以為美國人出資購買並無償歸還, 所以現在的寶雲閣大體上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但是仍有很多內部陳設不知所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