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邦這遺囑,捍衛了大漢四百年基業

劉邦從一個亭長, 在秦末這個亂世中, 打敗了所有割據勢力, 和戰神項羽打了四年多的戰爭, 終究統一了天下, 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當上皇帝的劉邦, 為了能夠保證自己打下的江山能安慰的傳承下去, 吸取了前朝的教訓, 在選擇誰當繼承人, 誰來輔佐, 怎麼平衡所有勢力, 絞盡腦汁, 想為以後的子孫走出一條可行的道路, 避免像秦朝那樣短暫。

劉邦還活著的時候, 當時漢朝主要政治格局有二大勢力, 一是以劉邦老婆呂後為首的後黨, 主要骨幹成員都是呂家成員, 另外一個勢力就是和劉邦出生入死的兄弟們組成的相党, 主要成員為陳平, 周勃等人。 漢初時期, 就是這二個政治力量。 作為皇帝的劉邦, 活著的時候還可以壓制得了他們, 但劉邦不在了, 該怎麼制衡這二大勢力, 使漢朝平穩的交接, 成為了劉邦頭疼的問題。

劉邦在將死的時候, 想到了一個辦法, 並把這個辦法立下了祖訓。 這個辦法有二點, 第一點就是國以永存, 施及苗裔。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只要漢朝還在, 有劉邦子孫一口飯, 就有功臣們後代的一口粥喝。 第二點是非劉氏而王者, 天下攻擊之。 就是這條, 保證了能當皇帝的都是劉氏子孫,

如果外姓就會被天下人攻打。

劉邦在將死立下的這個遺囑, 平衡了漢朝的各方面勢力。 在劉邦死後, 呂後想串改朝代, 被陳平等人滅了。 但也是因為這遺囑, 導致了漢朝在皇帝早死的時候, 會進入一個怪圈, 漢朝的權力在外戚和宦官手中輪流掌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