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上五大儒將:張良第五孫臏第四孫武第二,第一被稱兵祖武廟主祭

所謂儒將, 就是本為文官卻領兵打仗, 或本為一介書生卻被任為武將, 他們有的武功平平, 有的不會武功, 有的手無縛雞之力, 但卻韜略過人, 出奇制勝。 史上這樣的人不少, 下面列舉這五位, 都被兵人尊為“兵聖”, 一位謀聖, 一位次聖, 一位亞聖, 一位兵聖, 一位兵祖。

第五位:張良(約前250—前186年), 字子房, 潁川城父人, 秦末漢初傑出謀士、大臣, 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 保存實力, 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 使劉邦得以脫身。 後又以出色的智謀, 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 幫助呂後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 被封為留侯。 張良謀略過人, 劉邦評價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 決勝於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 ”後世敬其謀略出眾, 稱其為“謀聖”。

第四位:孫臏。 本名孫伯靈, 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 孫武后代, 山東鄄城人。 與龐涓為同窗, 從師鬼穀子, 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 身體殘疾, 後在齊國使者幫助下投奔齊國, 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 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 取得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勝利, 奠定了齊國霸業。 因其以用計見長, 著有《孫臏兵法》, 後世兵家尊其為“計聖”, 又有認為其次于孫武,
又尊為“次聖”。 唐德宗時入武成王廟, 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 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 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第三位:吳起(約前440-前381年)。 唐武廟“十哲”, 戰國初期軍事家、大將, 有“中華第一名將”之稱, 一生從無敗跡, 載入《資治通鑒》, 為史上最為優秀的常勝將軍。

早期投筆從戎, 一生曆侍魯、魏、楚三國, 仕魯時曾擊退齊國的入侵, 仕魏時屢次破秦, 盡得秦國河西之地, 成就魏文侯的霸業。 擔任西河郡守期間率兵南征北戰, 為魏國奪取千里土地, 期間共與諸侯軍隊大戰76次, 大勝64次, 12次不分勝負。 與孫武並稱為“孫吳”, 《吳子》與《孫子》合稱《孫吳兵法》。 吳起最後在楚國遭到貴族嫉恨, 貴族圍攻將其亂箭射殺。 論用兵, 孫武第一, 吳起第二, 被後世兵家譽為亞聖。

第二位:孫武。 字長卿, 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 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 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 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孫武初在齊國, 後到吳國, 經伍員舉薦, 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 受到重用為將。 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 佔領楚國都城郢城, 幾近覆亡楚國。 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 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 被譽為“兵學聖典”, 推為《武經七書》之首。 《孫子兵法》在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在各個領域被廣泛運用,成為國際上最著名的兵書典範。

第一位:薑子牙。周武王軍師,助西武王滅商,建立西周,周武王尊其為“師尚父”。薑子牙是“兵家四聖”之 “兵祖”,孫武都要學他的東西。薑子牙還是《奇門遁甲》的著作者之一,《奇門遁甲》最最早有四千零九十六局,後去粗取精剩下一千零八十局,姜尚進一步精練為七十二局,以適應行軍佈陣需要。姜子牙既是“兵祖”,也是奇門之祖,為歷史兵家所尊崇,唐宋武廟為主祭,可見其地位之高。在《封神榜》中,薑子牙還是封神之神,至高無上了。

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在各個領域被廣泛運用,成為國際上最著名的兵書典範。

第一位:薑子牙。周武王軍師,助西武王滅商,建立西周,周武王尊其為“師尚父”。薑子牙是“兵家四聖”之 “兵祖”,孫武都要學他的東西。薑子牙還是《奇門遁甲》的著作者之一,《奇門遁甲》最最早有四千零九十六局,後去粗取精剩下一千零八十局,姜尚進一步精練為七十二局,以適應行軍佈陣需要。姜子牙既是“兵祖”,也是奇門之祖,為歷史兵家所尊崇,唐宋武廟為主祭,可見其地位之高。在《封神榜》中,薑子牙還是封神之神,至高無上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