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WiFi覆蓋真可更快更廣?網件夜鷹R7000P雙頻路由器體驗

還有半年即將結束多年的蝸居生活而搬入新家, 自己人生的第一所房子, 123平米, 算是大房子了, 所以早早的開始準備著, 網路工程毫無疑問是首當其衝的, 上有老下有小, 還有追劇停不下來的媳婦, 不想每天在抱怨裡過就得搞好家裡的基本建設撒。

房子都花了那麼多錢, 買傢俱也就不覺得貴, 這是心理學哈, 所以即使是1399元路由器, 咱也是魔怔了剁了手(給媳婦的報價是399……)。 網件夜鷹R7000P, 土豪級的路由器, R7000(據說很經典, 咱第一次接觸網件的路由器)的升級版, AC2300規格, 博通1G雙核處理器, 同時支援雙頻無線以及MU-MIMO等據說很強大的功能。

在網件官網上可以看到R7000P的相關介紹, 不是性能凸出就是使用場景多元化, 實際上目前我能用到的功能並木有那麼多, 便以個人日常生活場景做個體驗, 嗯, 一起走進土豪的世界。

一.簡單的開箱部分

夜鷹R7000P的包裝盒非常大, 資訊也非常多, 不同的地方明顯標注著AC2300智慧無線路由器的規格, 背後是三大使用場景展示, 產地是越南的(咱天朝的勞動力終於值錢了)。

我很喜歡的紙漿內襯, 環保扎實, 天線是可拆卸的, 所以剛好放得下去。

長約一米的網線;

電源適配器, 據說這個是網件專屬的, 哈哈

三根像蘆葦杆的天線,記得一次有人說天線越多信號就越好,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因為路由器的信號強度取決於天線增益、擺放位置和晶片,而不是天線越多越好,所以切記對於那種七八根天線的不要盲目崇拜。

各種指南,非常齊全;

二.產品部分鑒賞

夜鷹R7000P造型像秤,機身很有質感;機身兩側是散熱孔,最顯眼的是頂部面板的正前方的一排指示燈,燈和功能相對應。

機身前排的USB3.0介面,還專門為方便插拔做了內凹處理;

機身左右兩側比較突出的散熱孔(無需討論是否有散熱的需求),從機身上揚的角度也可以看到底部也留有空隙,顯然也是為了散熱所設計。

機身背部介面展示;

機身背部是腳墊、無處不在的散熱孔和非常詳細的銘牌,做工確實很扎實,不過鑒於機身略重,機型較大,放置時還得有所講究,住大房子的人完全可以忽視這個問題。

三、UI部分鑒賞

相比較常見的路由器,夜鷹R7000P的路由器聯網後的設置部分做得要細的多,所以你可以一步不來,不要急。

常見的路由器進入後就會有彈窗需要輸入寬頻帳號和密碼,夜鷹R7000P則是先入夜鷹助手管理員密碼,在說明書上有詳細指示,然後進入上述首頁,但網際網路狀態是未連接的,點擊進去,輸入寬頻帳號密碼即可。

無線設置部分可以不用管,連上網際網路即可使用,其它附加功能的實用性因人而異。優點是如果你就想要個信號強的路由器使用,又不喜歡折騰固件什麼的(女生居多),不管其他的完全沒事(當然即使是設置WiFi密碼也還是看得出來怎麼搞)。

Dynamic Qos可以自訂個人的頻寬。整體上夜鷹R7000P的系統UI部分都呈簡單明瞭的設計;

高級設置的實用性要高,在高級設置裡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路由器資訊以及埠資訊。

四、來點接地氣的性能檢驗

本來想著搬到我的大房子之後再用,結果還是沒忍住,先來一把測試,舊家放路由器的條件有限,從牆裡出來的網線太短,以至於路由器擺放位置有限,擺了桌子後,路由器只能放在桌子底下,對於信號是有影響的。(PS所以選擇路由器的位置也是很重要滴)

2.4G網路PC端測速

同一間屋子裡的信號強度(為下文方便敘述,叫做A點),直徑距離四米,信號強度輕鬆達到88%;

同一間屋子裡測試信號算是比較理想的情況,當然最常見的還是在衛生間看視頻突然沒網了,咱先抱著筆記本去廁所,關上門(此處為B點)信號強度依然有42%。

5G網路PC端測試

同樣是一個房間裡的同一個地方(A點),5G網路下的夜鷹R7000P在PC端的表現值為85%,速度也很可觀的,達到了433Mbits。

換到B點測試,衛生間隔著門的5G網路狀況如上圖,信號強度依舊達到62%,速度也不是很差,達到325Mbits,5G網路的優勢極為明顯。

手機端的使用情況比較隨意,所以我挑選遠、中、近三個點,依舊和上文的PC端測試對應,並畫簡單的戶型圖來講,如上圖:

以上三圖為夜鷹R7000P在2.4G網路下的移動端A、B、C三處的表現,平均速度和最高網速隨著由近到遠下降;延遲方面,A點的延時比B點的還要大,這種反常結果不外乎兩個原因,第一信號略有不穩;第二夜鷹R7000P的穿牆性能了得,筆者認為第二種可能性非常大;

再看夜鷹R7000P在5G網路下的移動端表現,最高網速和平均速度依然是隨著由遠到近的距離保持下降,網路延時則和2.4G網路下的表現一致,B點要低於A點,兩次結果證明其穿牆性能了得的結論更有說服力。

我們再來整體對應一下夜鷹R7000P在2.4G和5G的不同環境下資料,鑒於個人家中頻寬有限的情況下,5G下的資料比2.4G的資料多的不是非常明顯,如果頻寬夠,應該會非常明顯。從C點的資料來看,5G下的資料反而差很多,原因在於5G網路雖然比2.4G快,但是穿牆信號不如2.4G,所以對於夜鷹R7000P這種雙頻路由器的優勢就出來了,一家人可以同時用2.4G的和5G的網路,想想咱媳婦在6樓底下就接收到夜鷹R7000P的信號是何等的驚訝,所以單純迷信5G也不是事兒,雙頻才夠。

最後來看看USB接移動硬碟怎麼樣?

夜鷹R7000P在USB3.0的寫入速度如上圖,20M的中國移動寬頻,一部1.47G的電影,最高寫入達到6.92MB/S,平均速度大約為6MB/S;

再看5G下的寫入速度,如上圖,1.47G的電影秒傳(截圖都沒法截),於是我不得不換大一點的文件;最高速度可達到26MB/S。

再看2.4G的讀取速度,明顯比寫入要快,最高達到7.31MB/S,平均值大約在7MB/S,

5G網路下的寫入速度更是快得不行,最高可以沖到45MB/S,目測平均速度在22MB/S,整體趨勢還算平穩。

五、機身溫度測試

尤其在武漢這樣的城市,各種家電在夏天都是高危狀態下生活的,路由器也不例外,基本上八成的人都是插電後就不會輕易斷電讓路由器休息。

上圖是夜鷹R7000P在插電72小時候的溫度測試,比室內氣溫高3℃左右(如果覺得只是72小時的溫度測試不算准,但拍照當天下了雨氣溫有所下降,實際效果其實沒打折扣),用手觸摸機身並未明顯的燙手感。

六、整體總結

作為雙頻路由器,網件夜鷹高逼格的形象,叫無數玩家競折腰,但請不要隨便奔著5G去裝逼,目前理想的情況還是2.4G和5G混合用比較好,尤其在移動端主宰的生活裡,5G並不見得就完勝2.4G。

單獨以個人的這種使用場景下進行的測試來看,網件出品的這款夜鷹R7000P路由器售價1399元,體驗的確很不一般。如果你不想將路由器裝在自己書房獨享,那它的存在很有必要,真正可以覆蓋到整個屋子,再加上MU-MIMO的設計,完全不用抱怨媳婦看視頻拖網速,給父母的平板也不會吃灰。

從網件夜鷹R7000P的做工本身來說,有兩大優點和一個缺點,優點之一是可拆卸、可換角度的天線;優點之二則是散熱性能很不錯;缺陷則是顯示燈太多,晚上特亮。總體來說, R7000P更適合遊戲、流媒體需求高的用戶們,可以作為一個考慮。

美國網件(NETGEAR) R7000P AC2300M 雙頻千兆無線路由器 ¥1399 購買

哈哈

三根像蘆葦杆的天線,記得一次有人說天線越多信號就越好,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因為路由器的信號強度取決於天線增益、擺放位置和晶片,而不是天線越多越好,所以切記對於那種七八根天線的不要盲目崇拜。

各種指南,非常齊全;

二.產品部分鑒賞

夜鷹R7000P造型像秤,機身很有質感;機身兩側是散熱孔,最顯眼的是頂部面板的正前方的一排指示燈,燈和功能相對應。

機身前排的USB3.0介面,還專門為方便插拔做了內凹處理;

機身左右兩側比較突出的散熱孔(無需討論是否有散熱的需求),從機身上揚的角度也可以看到底部也留有空隙,顯然也是為了散熱所設計。

機身背部介面展示;

機身背部是腳墊、無處不在的散熱孔和非常詳細的銘牌,做工確實很扎實,不過鑒於機身略重,機型較大,放置時還得有所講究,住大房子的人完全可以忽視這個問題。

三、UI部分鑒賞

相比較常見的路由器,夜鷹R7000P的路由器聯網後的設置部分做得要細的多,所以你可以一步不來,不要急。

常見的路由器進入後就會有彈窗需要輸入寬頻帳號和密碼,夜鷹R7000P則是先入夜鷹助手管理員密碼,在說明書上有詳細指示,然後進入上述首頁,但網際網路狀態是未連接的,點擊進去,輸入寬頻帳號密碼即可。

無線設置部分可以不用管,連上網際網路即可使用,其它附加功能的實用性因人而異。優點是如果你就想要個信號強的路由器使用,又不喜歡折騰固件什麼的(女生居多),不管其他的完全沒事(當然即使是設置WiFi密碼也還是看得出來怎麼搞)。

Dynamic Qos可以自訂個人的頻寬。整體上夜鷹R7000P的系統UI部分都呈簡單明瞭的設計;

高級設置的實用性要高,在高級設置裡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路由器資訊以及埠資訊。

四、來點接地氣的性能檢驗

本來想著搬到我的大房子之後再用,結果還是沒忍住,先來一把測試,舊家放路由器的條件有限,從牆裡出來的網線太短,以至於路由器擺放位置有限,擺了桌子後,路由器只能放在桌子底下,對於信號是有影響的。(PS所以選擇路由器的位置也是很重要滴)

2.4G網路PC端測速

同一間屋子裡的信號強度(為下文方便敘述,叫做A點),直徑距離四米,信號強度輕鬆達到88%;

同一間屋子裡測試信號算是比較理想的情況,當然最常見的還是在衛生間看視頻突然沒網了,咱先抱著筆記本去廁所,關上門(此處為B點)信號強度依然有42%。

5G網路PC端測試

同樣是一個房間裡的同一個地方(A點),5G網路下的夜鷹R7000P在PC端的表現值為85%,速度也很可觀的,達到了433Mbits。

換到B點測試,衛生間隔著門的5G網路狀況如上圖,信號強度依舊達到62%,速度也不是很差,達到325Mbits,5G網路的優勢極為明顯。

手機端的使用情況比較隨意,所以我挑選遠、中、近三個點,依舊和上文的PC端測試對應,並畫簡單的戶型圖來講,如上圖:

以上三圖為夜鷹R7000P在2.4G網路下的移動端A、B、C三處的表現,平均速度和最高網速隨著由近到遠下降;延遲方面,A點的延時比B點的還要大,這種反常結果不外乎兩個原因,第一信號略有不穩;第二夜鷹R7000P的穿牆性能了得,筆者認為第二種可能性非常大;

再看夜鷹R7000P在5G網路下的移動端表現,最高網速和平均速度依然是隨著由遠到近的距離保持下降,網路延時則和2.4G網路下的表現一致,B點要低於A點,兩次結果證明其穿牆性能了得的結論更有說服力。

我們再來整體對應一下夜鷹R7000P在2.4G和5G的不同環境下資料,鑒於個人家中頻寬有限的情況下,5G下的資料比2.4G的資料多的不是非常明顯,如果頻寬夠,應該會非常明顯。從C點的資料來看,5G下的資料反而差很多,原因在於5G網路雖然比2.4G快,但是穿牆信號不如2.4G,所以對於夜鷹R7000P這種雙頻路由器的優勢就出來了,一家人可以同時用2.4G的和5G的網路,想想咱媳婦在6樓底下就接收到夜鷹R7000P的信號是何等的驚訝,所以單純迷信5G也不是事兒,雙頻才夠。

最後來看看USB接移動硬碟怎麼樣?

夜鷹R7000P在USB3.0的寫入速度如上圖,20M的中國移動寬頻,一部1.47G的電影,最高寫入達到6.92MB/S,平均速度大約為6MB/S;

再看5G下的寫入速度,如上圖,1.47G的電影秒傳(截圖都沒法截),於是我不得不換大一點的文件;最高速度可達到26MB/S。

再看2.4G的讀取速度,明顯比寫入要快,最高達到7.31MB/S,平均值大約在7MB/S,

5G網路下的寫入速度更是快得不行,最高可以沖到45MB/S,目測平均速度在22MB/S,整體趨勢還算平穩。

五、機身溫度測試

尤其在武漢這樣的城市,各種家電在夏天都是高危狀態下生活的,路由器也不例外,基本上八成的人都是插電後就不會輕易斷電讓路由器休息。

上圖是夜鷹R7000P在插電72小時候的溫度測試,比室內氣溫高3℃左右(如果覺得只是72小時的溫度測試不算准,但拍照當天下了雨氣溫有所下降,實際效果其實沒打折扣),用手觸摸機身並未明顯的燙手感。

六、整體總結

作為雙頻路由器,網件夜鷹高逼格的形象,叫無數玩家競折腰,但請不要隨便奔著5G去裝逼,目前理想的情況還是2.4G和5G混合用比較好,尤其在移動端主宰的生活裡,5G並不見得就完勝2.4G。

單獨以個人的這種使用場景下進行的測試來看,網件出品的這款夜鷹R7000P路由器售價1399元,體驗的確很不一般。如果你不想將路由器裝在自己書房獨享,那它的存在很有必要,真正可以覆蓋到整個屋子,再加上MU-MIMO的設計,完全不用抱怨媳婦看視頻拖網速,給父母的平板也不會吃灰。

從網件夜鷹R7000P的做工本身來說,有兩大優點和一個缺點,優點之一是可拆卸、可換角度的天線;優點之二則是散熱性能很不錯;缺陷則是顯示燈太多,晚上特亮。總體來說, R7000P更適合遊戲、流媒體需求高的用戶們,可以作為一個考慮。

美國網件(NETGEAR) R7000P AC2300M 雙頻千兆無線路由器 ¥1399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