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諸葛亮接班人,蜀國後期之將才,因做錯一事使忠孝節義盡失

有句話說“蜀中無大將, 廖化作先鋒”, 這是對三國時蜀國後期人才凋零的描述, 諸葛亮雖然很厲害, 但是他在用人、選拔人才方面, 就遠不如劉備、司馬懿等人了, 諸葛亮逝世後, 蜀國還有個算得上將才的, 就是薑維了。

姜維是天水郡冀縣人, 從小喪夫, 用母親撫養長大, 本是魏國人, 既在天水郡政府裡當過“計掾”, 後來在涼州政府裡當過“從事”, 還升到了中郎將。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 天水郡有些人民歸降了他, 後來天水郡的太守馬遵懷疑薑維有反叛之心, 就提防了他, 但薑維一直很忠心, 最後無奈之下, 就真的投靠諸葛亮了。

諸葛亮非常欣賞薑維, 首次北伐退步後, 他把薑維帶在身邊, 加封他為“奉義將軍”軍銜, 諸葛亮評價他是, 還說起能力超過當年的馬良、李邵等人, 所以諸葛亮把畢生所學傾囊相授, 把他培養成自己復興漢室的接班人。

薑維很用心學習,

很快就得到諸葛亮部分真傳, 劉禪升他做中監軍、征西將軍等, 蜀漢建興十二年, 諸葛去世, 姜維正式成為諸葛亮的接班人, 統領成都及其附近的軍隊, 《三國演義》裡寫道薑維“九伐中原”, 實際上他也的確曾經就此進軍伐魏。

薑維九次出山討伐魏國, 可惜由於各種原因,

最終都失敗,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把他九伐中原的故事寫得很精彩, 其實他多次討伐, 最大的對手就魏國的鄧艾、鐘會, 還有朝廷內的宦官黃皓, 儘管如此, 但此時薑維已是諸葛亮的唯一傳人, 也是蜀國後期唯一稱得上將才的人了。

姜維第九次伐魏時, 犯了一個錯誤, 當時魏國兵分三路大軍來襲, 鎮西將軍鐘會繞過薑維, 直接攻佔了漢中, 此時薑維還在跟鄧艾交戰, 他立馬回轉攻打鐘會雙方僵持之時, 鄧艾竟然穿過了七百里無人區, 長驅直入打到程度, 劉禪直接投降了。

劉禪投降後, 給薑維下旨, 讓他也想魏軍投降, 薑維氣得“拔刀砍石”, 最終只得遵照皇帝旨意, 想鐘會投降了, 但他的投降並不是真心, 他仍舊想東山再起, 苦心的經營著自己的“陰謀”, 他先勸鐘會除掉鄧艾, 然後在讓鐘會討伐司馬昭, 然後自己再除掉鐘會, 恢復蜀漢。

本來計畫是挺好, 但出現了個岔子, 當鐘會打敗鄧艾後, 有傳言說鐘會和薑維要活埋鄧艾曾經的將士, 最終引起暴亂, 鐘會被殺,

薑維也被殺了, 他在進行計畫之前, 還給劉禪寫過一封密信:“願陛下忍數日之辱, 臣欲使社稷危而複安, 日月幽而複明。 ”

史學家對薑維的評價, 要數東晉史學家孫盛最不客氣, 說薑維是個不忠、不孝、不義、不節之人, 他先叛魏投蜀是為不忠, 不能照顧母親終老是為不孝, 帶領蜀軍去攻打自己的國家(魏國)是為不義,亡國後假意投降欲複國是為不節。

薑維到底該如何評價呢?小編認為孫盛的評價過於片面,他對蜀國一篇忠誠,繼承諸葛亮遺志,一生為恢復漢室而努力,可稱“一時之儀錶”,只可惜功敗垂成,由於成王敗寇,所以後世對他評價過於偏頗了。

帶領蜀軍去攻打自己的國家(魏國)是為不義,亡國後假意投降欲複國是為不節。

薑維到底該如何評價呢?小編認為孫盛的評價過於片面,他對蜀國一篇忠誠,繼承諸葛亮遺志,一生為恢復漢室而努力,可稱“一時之儀錶”,只可惜功敗垂成,由於成王敗寇,所以後世對他評價過於偏頗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