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東吳大將魯肅生平介紹:他最後怎麼死的?

魯肅年幼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 魯肅是由祖母撫養長大, 魯肅身材高大魁梧, 性情非常豪爽, 喜歡騎射, 也喜歡讀書,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魯肅能夠成長為一代名將和戰略家, 魯肅看到朝廷昏庸, 群雄蜂起, 經常召集鄉中的子弟進行訓練, 並且仗義疏財, 在鄉中具有不錯的威望。

在周瑜做居巢長的時候曾經想魯肅借糧, 魯肅非常豪爽的將自己的三千斛糧食借給了周瑜, 自此周瑜與魯肅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網路配圖

西元197年, 魯肅在周瑜的勸說下率領部屬投奔了孫權, 並且提出了孫劉聯盟共抗曹操, 三足鼎立的戰略構想, 因此也得到了孫權的賞識。 西元208年, 曹操率軍南下, 周瑜與魯肅積極主站, 孫權在魯肅的勸說下, 開始了與曹操的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可以說是在孫權與魯肅的領導下進行的。 赤壁之戰之後, 魯肅被任命為贊軍校尉, 周瑜去世後,

推薦了魯肅代替自己的職務, 後來魯肅領軍四千, 但是因為其治軍有方, 很快隊伍就發展到了一萬多。

當初是魯肅建議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 與劉備共同抗曹的, 後來劉備攻佔了益州, 孫權想要要回荊州, 在索要未果的情況下, 派呂蒙攻打荊州, 於是雙方劍拔弩張, 魯肅從積極的維護孫劉聯盟, 於是在魯肅與關羽舉行了會晤, 後來雙方將荊州一分兩半各占一半。

西元217年, 魯肅去世, 時年46歲, 魯肅去世後不久, 孫權就再次派軍與曹操一起攻打荊州, 關羽被孫權殺死, 於是孫劉聯盟徹底崩塌。

魯肅並不是出生名門大家, 祖輩無人在朝廷做官, 只是家裡資產豐厚, 也算的地方豪族。 魯肅年幼喪父, 由他的祖母撫養長大, 從小便胸懷大志,

喜歡騎射習武, 也不吝嗇錢財, 樂善好施, 因此在當地頗有名望。

建安三年, 魯肅被袁術任命為東城長, 也是在這一年, 他結識了在居巢為長的周瑜。 軍閥混戰, 糧食緊缺, 周瑜問魯肅借糧, 魯肅毫不猶豫的就給了他倉庫的三千斛大米, 周瑜非常感動, 日後相處覺得魯肅是一個性格豪爽有才之人, 二人故成為知己好友。 周瑜勸說魯肅和他一起脫離袁術, 去投靠孫策, 魯肅欣然前往, 袁術讓他做將軍都沒留住他。 後來到了江東之地, 孫策被殺, 他的弟弟孫權控制了政權。 孫權是一個善於納諫的人, 注意吸收來自各方面的人才, 魯肅便開始了輔佐孫權的道路。

孫權重用魯肅, 還和他同榻而飲, 聽取魯肅“鼎足江東”的建議,

促成了劉備、孫權的聯盟, 在赤壁之戰中, 以少數兵力大敗了曹操的雄師。 魯肅主張孫、劉聯合抗曹, 所以在劉備假借荊州的時候, 也一力促成, 只是劉備有借無還, 也實在讓魯肅感到尷尬。 在孫權爭奪荊州三郡時, 魯肅單刀赴會與關羽談判, 輕鬆收回荊州三郡。 周瑜病逝後, 孫權也全力倚重魯肅.

建安二十二年, 魯肅病故, 當時只有45歲, 孫權為其致哀, 遠在益州的諸葛亮聞聽他的死訊, 也同樣表示哀悼。

西元208年, 周瑜與魯肅一起指揮了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使得曹操多年不敢再覬覦江東, 可以說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勢。 也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魯肅當年預測的形勢。 但是孫劉在赤壁之戰後很快就發生了矛盾, 當初看到益州劉璋的暗弱, 周瑜和甘甯都勸孫權出兵取益州, 孫權問劉備這個主意怎麼樣, 劉備假惺惺建議說, 不應該取益州, 打消了孫權取益州的想法, 後來劉備自己卻取代了劉璋, 孫權非常的生氣。

看到劉備取得了益州孫權於是想要回當初在魯肅建議下借給劉備的荊州, 於是與鎮守荊州的關羽發生軍事衝突,魯肅為了繼續維持孫劉聯盟,多方安撫,使得孫權心生不滿。

後來孫權派呂蒙率軍出兵荊州,為了能夠保持孫劉聯盟共抗曹操的大政方針,魯肅親自與關羽單刀相會,對劉備頗為不滿,關羽也被魯肅說的默然,後來孫劉兩家將荊州一分為二,各占一半。此事之後不久,西元217年,魯肅就病死了,時年只有46歲。

魯肅作為一個戰略家,看出了當時三國鼎立的必然,也看出了孫劉聯合的重要性,可以說其是非常有遠見的,但是很多人包括孫權在內都不能看那麼遠,大多數的人只是看到了眼前利益,所以對於魯肅借荊州給劉備頗有微詞,特別是在曹操的外患解除之後,孫劉兩家的矛盾立刻就浮上了水面,我想在很多人不能理解魯肅,包括孫權在內抱怨魯肅的情形下,魯肅是非常鬱悶的,所以很可能因此早逝,也不是不可能的。

建安二十二年,魯肅病故,當時魯肅只有四十五歲。孫權為魯肅致哀,當時諸葛亮遠在益州,也為魯肅的逝去感到哀悼,並親自去了他的安葬儀式。魯肅墓位於岳陽樓以東500米處,墳堆聳立遠遠看上去像一個小山丘,高8米,直徑大約32米,占地面積大約800平方,周圍豎立著石欄杆。看上去莊重威嚴令人肅然起敬。

墓前立著石牌坊,坊柱上刻著“扶帝燭曹奸,所見在荀或上;待吳親漢胄,此心與武侯同。墓前豎石碑一塊,文為“吳魯公肅墓”。這塊碑是光緒十五年巴陵知縣周主德立。

魯肅墓南、北兩面都有石階可以到達墓頂,在墓頂有紅色的小亭子,可以供上去祭拜的人休息。清朝詩人李調元為了紀念魯肅做事《魯肅墓》,詩中稱許道“借荊能落曹公筆,切勿輕看塚中人”。魯肅墓於1956年被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在1984年岳陽市按原貌重修了魯肅墓,可惜的是,由於魯肅墓有好幾處,岳陽這座陵墓是真是假無從考證。

魯肅墓地現在已經成為一處旅遊景點,來湖南岳陽樓的人,一般也會去魯肅墓憑弔一番,仿佛回到那個金戈鐵馬的年代,緬懷這位亂世豪傑。

於是與鎮守荊州的關羽發生軍事衝突,魯肅為了繼續維持孫劉聯盟,多方安撫,使得孫權心生不滿。

後來孫權派呂蒙率軍出兵荊州,為了能夠保持孫劉聯盟共抗曹操的大政方針,魯肅親自與關羽單刀相會,對劉備頗為不滿,關羽也被魯肅說的默然,後來孫劉兩家將荊州一分為二,各占一半。此事之後不久,西元217年,魯肅就病死了,時年只有46歲。

魯肅作為一個戰略家,看出了當時三國鼎立的必然,也看出了孫劉聯合的重要性,可以說其是非常有遠見的,但是很多人包括孫權在內都不能看那麼遠,大多數的人只是看到了眼前利益,所以對於魯肅借荊州給劉備頗有微詞,特別是在曹操的外患解除之後,孫劉兩家的矛盾立刻就浮上了水面,我想在很多人不能理解魯肅,包括孫權在內抱怨魯肅的情形下,魯肅是非常鬱悶的,所以很可能因此早逝,也不是不可能的。

建安二十二年,魯肅病故,當時魯肅只有四十五歲。孫權為魯肅致哀,當時諸葛亮遠在益州,也為魯肅的逝去感到哀悼,並親自去了他的安葬儀式。魯肅墓位於岳陽樓以東500米處,墳堆聳立遠遠看上去像一個小山丘,高8米,直徑大約32米,占地面積大約800平方,周圍豎立著石欄杆。看上去莊重威嚴令人肅然起敬。

墓前立著石牌坊,坊柱上刻著“扶帝燭曹奸,所見在荀或上;待吳親漢胄,此心與武侯同。墓前豎石碑一塊,文為“吳魯公肅墓”。這塊碑是光緒十五年巴陵知縣周主德立。

魯肅墓南、北兩面都有石階可以到達墓頂,在墓頂有紅色的小亭子,可以供上去祭拜的人休息。清朝詩人李調元為了紀念魯肅做事《魯肅墓》,詩中稱許道“借荊能落曹公筆,切勿輕看塚中人”。魯肅墓於1956年被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在1984年岳陽市按原貌重修了魯肅墓,可惜的是,由於魯肅墓有好幾處,岳陽這座陵墓是真是假無從考證。

魯肅墓地現在已經成為一處旅遊景點,來湖南岳陽樓的人,一般也會去魯肅墓憑弔一番,仿佛回到那個金戈鐵馬的年代,緬懷這位亂世豪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