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國這只殺了160萬人的軍隊到底是怎麼樣練成的

曾震動天下的秦國麾下, 有一支戰之能勝鐵血之師它的成立和歷史上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有關, 此人名叫商鞅。 原來, 秦國因地處西邊, 頗不為中原主流邦國待見, 將這個“西方國家”稱之為蠻夷之邦。

當時的秦王秦孝公, 倒是一個有理想的人, 胸懷著向發達“東方國家”叫板的志向。 於是就有了求賢令, 然後就來了商鞅。 來了商鞅, 就有了“商鞅變法”, 提了一系列富國強兵法案。 其中, 關於強軍的法案裡, 就有這麼一項:軍功授爵制度。 什麼意思?簡單來講就是只要打好仗, 就可以授爵。 這個爵位, 可不是像幼稚園老師給個大紅花那樣, 忽悠人的, 而是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 一授爵, 就有了相應等級的土地和房子。

那麼, 如何獲得爵位呢?當然和軍功相掛鉤了。 比如, 一個士兵在戰場上砍下敵人首級, 不僅獲得相應的軍功, 就連家裡老爹老媽如果偷了隔壁老王家的牛什麼的, 犯了罪, 也是可以抵消。 而且, 這個軍功可以累積, 如果老爹戰死沙場, 他的功勞可以記在兒子頭上。 也可以說, 一人有軍功, 全家都受益。 當積累到一定軍功的時候, 就可以置換爵位了, 這有點像當今的購物卡消費積分置換。 你看, 殺殺人就有大房子住,

而且殺的是別家人的腦袋, 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 秦國尚武之風盛行, 本來還是“一人參軍、全家光榮”, 到後來成了“全家參軍、全家光榮”, 但逢到了打仗, 大家都像打了雞血拼了命往前沖, 好像現在流行的“搶紅包”一樣。 當然, 這樣一搞, 周邊的國家就頭疼了,

此時, 不禁有人要問, 秦軍可以這樣搞, 其他國家為何不效仿, 複製一下“改革經驗”?剛才說了, 春秋戰國時期, 中原諸國相對秦國, 一直以發達國家著稱。 既然是發達國家, 精神文明當然得跟上, 不搞秦國那套流氓做派。 即便打仗, 也講究君子禮法, 兩軍陣前也得先鞠個躬、喝口茶, 問候一下你媽可好、你大姨媽可好, 再寒暄一下天氣, 然後敲個鑼, 開打。 於是, 就有了宋襄公的泓水禮讓、晉文公的退避三舍等。

諸國風氣如此, 秦國航母級別的巨型“敢死隊”, 當然就完全沒有對手了, 成了當時BUG一樣的存在。 根據史書上記載, 直到統一六國之時, 秦軍共殺死敵人約有一百六十萬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