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桂林之戰:咸豐皇帝要求清軍務必于桂林城下一鼓作氣殲除太平軍

1852年4月3日, 太平軍從永安州城(今廣西蒙山)突圍北上。 4月6-8日, 太平軍和清軍在永安至昭平一帶的山澗峽谷間打破了清軍嚴密佈防的一道道“銅關鐵卡”, 並於4月9日開始, 陸續由小路北上荔浦, 出馬嶺, 過陽朔高田, 上臨桂六塘, 目標直指廣西省城桂林。

4月16日, 氣勢如虹的太平軍攻佔臨桂六塘, 廣西巡撫的鄒鳴鶴(1793—1853)派兵出援, 誰知清軍一觸即潰, 根本不是對手, 只好棄械丟戈, 連夜逃回桂林, 弄得全城“人聲鼎沸, 各門緊閉不開, 城外居民紛紛回竄”。

而此時的太平軍則因行軍疲勞, 在4月16日晚距桂林城60裡的臨桂六塘休整了一宿, 4月17日中午時分, 太平軍的前鋒兵馬才到達桂林城下。

此時, 58歲的清軍將領廣西提督向榮正心急如焚地帶著數十名親隨, 晝夜兼程, 抄小路趕在太平軍前到達了臨桂會仙圩, 並於17日清晨早於太平軍從西門來到了桂林城中。

太平軍由前鋒羅大綱率領, 在到達桂林城前, 羅大綱就讓太平軍撐著清軍旗幟, 穿著清軍號衣, 冒充向榮的殘兵敗將試圖從南門進城, 他不知道向榮已經早他們半天進了桂林城。

在城樓上, 面帶得意神色的向榮, 扯著嗓子朝城牆下的太平軍大叫道:“你們是長毛, 我老向早已回來了,

你們的詭計不靈啦!”

沒有辦法, 太平軍在4月18日開始強行攻城。 廣西桂林是太平軍揮師北上攻打的第一座省級城市。 在桂林象鼻山山麓的西南腳下有一座建于唐代的雲峰寺, 當時就成了洪秀全和他的太平軍攻打桂林城的前線指揮部。

太平軍將主力6000人紮營在麗澤門、西門、南門和文昌門外第一線, 後衛營設在將軍橋北端, 只留出了北門一條通路。 另有40餘艘船隻遍佈灕江鬥雞潭一帶, 傳聞洪秀全等人就在船上。 攻城大炮則架在東面的象鼻山和西面的牯牛山兩個制高點上。

當天一戰,

太平軍僅一炮就把正在麗澤門指揮抵抗的清軍參將長明炸轟得腦漿迸裂。 而此時桂林城內的守軍, 兵勇及衙役加起來也不足兩千人, 一看太平軍來勢洶洶, 廣西巡撫的鄒鳴鶴(1793—1853)頓時慌了手腳, 趕忙發通知, 要求各街道的團練和鋪戶居民晝夜上城協力防禦。

4月19日, 一路尾隨太平軍的廣州副都統烏蘭泰, 率軍來到桂林南郊的將軍橋。 看到烏都統的旗幟, 桂林城樓上的向榮心裡真高興, 暗想這下子有救了。 誰知剛剛過橋, 烏蘭泰就中了太平軍的埋伏, 一炮過去, 打傷了膝蓋, 幸虧千總李登朝竭力護衛, 總算撿回一條命, 被隨從救回了六塘, 最後終因傷勢過重, 19天后死於陽朔軍營。 而千總李登朝則當場就被太平軍擊斃。

將軍橋大捷極大鼓舞了太平軍的士氣,也讓龜縮在桂林城內的清軍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中。

從4月19日起,太平軍向桂林城發起了持續一個星期的強攻猛打。在陣陣硝煙掩護下,太平軍將士們架設雲梯,頭頂用濕棉花包紮好的方桌,奮勇攻城,就連婦女、兒童都在一旁呐喊助威。

4月21日,西門、南門、文昌門激戰不斷。22日,太平軍在象鼻山架起豬仔炮轟城,巡撫衙門中炮,嚇得鄒鳴鶴躲進了水東門附近的新安會館。當然,清軍的反擊也是強烈的,他們在城上迭施槍炮、火罐、滾木、擂石,還有潑開水、燙粥、滾油,一時間城內和城外炮聲隆隆。

4月22日,清軍總兵秦定三、王錦繡、松安、常祿、馬龍、李孟群、陳瑞芝等各率兵勇趕抵北門支援,此時,桂林城內的糧道方才通暢。同日賽尚阿才開始從永安移營荔浦,5天后又由荔浦移營陽朔,賽尚阿坐擁重兵2000人,賴在陽朔壽陽書院,距省城130多裡,不敢回省城指揮作戰,並一再以“身體多病”上奏來推卸責任。

鄒鳴鶴雖身為一介書生,但卻指使了安徽兵勇300人出麗澤門,妄圖偷襲太平軍的西線,結果被太平軍全殲于左中山,此事為向榮所不齒。

4月25日,太平軍開始分兵攻打桂林城西北郊的飛鸞橋,轉而又進攻北門王錦繡、松安營地。不過戰績不大,很快就撤下來。到了五月上旬,雙方力量發生懸殊變化。清軍幾次受挫後,已陸續從湘、黔、川、豫、滇、閩、粵、徽、蘇、桂等十省調來了三萬多援兵,妄圖將太平軍聚殲于桂林城下。

桂林攻防戰中,太平軍開始用挖地道放火藥炸毀城牆方法攻城,而清軍則利用瞎子伏在城牆聽,一聽到有挖地道的動靜馬上就報告。太平軍辛辛苦苦挖了一個多月,才猛然省悟桂林是喀斯特地貌,無法實施穴地攻城戰術。太平軍開挖地道,經常挖到地下河流或者地下湖泊,士兵淹死不少。好不容易挖到城牆根,卻絕望地發現桂林城牆下都是難挖的硬石頭,“桂林城根多堅石”,怎麼也挖不動,“掘之累旬不能入”,只得作罷。

5月4日這一天,太平軍在桃花江畔的佛山腳突襲了還沒來得及紮營的清軍張敬修部,殺死都司額勒和泰。另外,太平軍在西門外的回民的幫助下,一直在秘密研製大型攻城器具。5月6日,一種叫呂公車的大型攻城器具終於研製出來,並投入了當晚攻打南門和文昌門的戰鬥。

5月15日四更天,太平軍啟用呂公車來攻城,因清軍早有戒備,臨近文昌門時,清軍一個火藥包投進車內,引起車中火藥爆炸;進攻南門的呂公車,在靠近城牆二、三十步遠時,也被清軍大炮擊中,太平軍車毀人亡,仍然無法取勝。

5月16日,太平軍渡過灕江,進攻清軍秦定三、開隆河的新營,雙方在東江花園裡一帶又發生了激戰,17日,太平軍和秦定三部再戰于東江福隆橋、貓兒山。與此同時,清軍張釗水勇從下游偷襲鬥雞潭太平軍船隊,輜重及首腦所在備受威脅。

桂林形勢險要,東有灕江阻隔,西南有陽江環護,北為群峰屏障,加之“城池堅固”,城內又有宋建明擴的雙城兩壕,的確是易守難攻。5月19日,太平軍乘夜部署,分兩路撤圍北上。最終太平軍沒有攻下桂林城,而在桂林城內城外的清軍後來也陸續增加到了三萬以上,咸豐皇帝要求清軍務必于桂林城下“一鼓殲除”太平軍,但這個企圖並沒有得到實現。

5月26日賽尚阿才從陽朔來到到桂林,此時太平軍已撤離桂林一個星期。咸豐皇帝沒有辦法,只得令兩廣總督徐廣縉速帶兵勇趕赴桂林援戰。可徐廣縉力所難支,故意推遲啟程時間,直到太平軍撤離桂林,徐廣縉仍然尚未啟程。

清軍人多勢眾而士氣低迷,將帥不和又貪生怕死。太平軍圍攻桂林城,極大地震動了朝野,也導致咸豐皇帝下“罪己詔”,向他的臣民做自我檢討和自我批評,說:“挫師折將,皆予罪也”,都是我的罪過。

在太平天國這場風暴中,清政府不少官員紛紛落馬,輕者議處,重者革職。5月7日,向榮因桂林城被圍,革職留任。大學士、欽差大臣賽尚阿降四級留任,五個月後革職拿問,交刑部議罪。廣州副都統烏蘭泰革職留任,拔去花翎。廣西巡撫鄒鳴鶴於太平軍撤圍後的6月13日被革職回本籍籌辦沿江防務。至於兩廣總督徐廣縉,後來雖接替賽尚阿,官至欽差大臣,兼署湖廣總督,但最終也落得個革職拿問、交刑部議罪的下場。

如今,在雲峰寺裡設有一個名為太平天國在桂林的陳列館,館裡陳列著當年太平軍攻城時使用過的部分武器,有豬仔炮、松木炮、藤條盾牌、單刀、鉤鐮、三指鈀、火索槍等器械。

更多內容可點擊流覽:

1、靖港慘敗,左宗棠大罵曾國藩,把投湘江敗北自殺的曾國藩給罵醒了

2、湖口大捷:石達開最輝煌一戰,曾國藩被打得兩次差點投了鄱陽湖

3、湖口大捷:石達開最輝煌一戰,曾國藩被打得兩次差點投了鄱陽湖

4、太平軍北伐,到底有多少清軍和太平軍參與?雙方死亡人數有多少?

5、清政府採取什麼措施來處理太平天國北伐軍的戰俘問題

將軍橋大捷極大鼓舞了太平軍的士氣,也讓龜縮在桂林城內的清軍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中。

從4月19日起,太平軍向桂林城發起了持續一個星期的強攻猛打。在陣陣硝煙掩護下,太平軍將士們架設雲梯,頭頂用濕棉花包紮好的方桌,奮勇攻城,就連婦女、兒童都在一旁呐喊助威。

4月21日,西門、南門、文昌門激戰不斷。22日,太平軍在象鼻山架起豬仔炮轟城,巡撫衙門中炮,嚇得鄒鳴鶴躲進了水東門附近的新安會館。當然,清軍的反擊也是強烈的,他們在城上迭施槍炮、火罐、滾木、擂石,還有潑開水、燙粥、滾油,一時間城內和城外炮聲隆隆。

4月22日,清軍總兵秦定三、王錦繡、松安、常祿、馬龍、李孟群、陳瑞芝等各率兵勇趕抵北門支援,此時,桂林城內的糧道方才通暢。同日賽尚阿才開始從永安移營荔浦,5天后又由荔浦移營陽朔,賽尚阿坐擁重兵2000人,賴在陽朔壽陽書院,距省城130多裡,不敢回省城指揮作戰,並一再以“身體多病”上奏來推卸責任。

鄒鳴鶴雖身為一介書生,但卻指使了安徽兵勇300人出麗澤門,妄圖偷襲太平軍的西線,結果被太平軍全殲于左中山,此事為向榮所不齒。

4月25日,太平軍開始分兵攻打桂林城西北郊的飛鸞橋,轉而又進攻北門王錦繡、松安營地。不過戰績不大,很快就撤下來。到了五月上旬,雙方力量發生懸殊變化。清軍幾次受挫後,已陸續從湘、黔、川、豫、滇、閩、粵、徽、蘇、桂等十省調來了三萬多援兵,妄圖將太平軍聚殲于桂林城下。

桂林攻防戰中,太平軍開始用挖地道放火藥炸毀城牆方法攻城,而清軍則利用瞎子伏在城牆聽,一聽到有挖地道的動靜馬上就報告。太平軍辛辛苦苦挖了一個多月,才猛然省悟桂林是喀斯特地貌,無法實施穴地攻城戰術。太平軍開挖地道,經常挖到地下河流或者地下湖泊,士兵淹死不少。好不容易挖到城牆根,卻絕望地發現桂林城牆下都是難挖的硬石頭,“桂林城根多堅石”,怎麼也挖不動,“掘之累旬不能入”,只得作罷。

5月4日這一天,太平軍在桃花江畔的佛山腳突襲了還沒來得及紮營的清軍張敬修部,殺死都司額勒和泰。另外,太平軍在西門外的回民的幫助下,一直在秘密研製大型攻城器具。5月6日,一種叫呂公車的大型攻城器具終於研製出來,並投入了當晚攻打南門和文昌門的戰鬥。

5月15日四更天,太平軍啟用呂公車來攻城,因清軍早有戒備,臨近文昌門時,清軍一個火藥包投進車內,引起車中火藥爆炸;進攻南門的呂公車,在靠近城牆二、三十步遠時,也被清軍大炮擊中,太平軍車毀人亡,仍然無法取勝。

5月16日,太平軍渡過灕江,進攻清軍秦定三、開隆河的新營,雙方在東江花園裡一帶又發生了激戰,17日,太平軍和秦定三部再戰于東江福隆橋、貓兒山。與此同時,清軍張釗水勇從下游偷襲鬥雞潭太平軍船隊,輜重及首腦所在備受威脅。

桂林形勢險要,東有灕江阻隔,西南有陽江環護,北為群峰屏障,加之“城池堅固”,城內又有宋建明擴的雙城兩壕,的確是易守難攻。5月19日,太平軍乘夜部署,分兩路撤圍北上。最終太平軍沒有攻下桂林城,而在桂林城內城外的清軍後來也陸續增加到了三萬以上,咸豐皇帝要求清軍務必于桂林城下“一鼓殲除”太平軍,但這個企圖並沒有得到實現。

5月26日賽尚阿才從陽朔來到到桂林,此時太平軍已撤離桂林一個星期。咸豐皇帝沒有辦法,只得令兩廣總督徐廣縉速帶兵勇趕赴桂林援戰。可徐廣縉力所難支,故意推遲啟程時間,直到太平軍撤離桂林,徐廣縉仍然尚未啟程。

清軍人多勢眾而士氣低迷,將帥不和又貪生怕死。太平軍圍攻桂林城,極大地震動了朝野,也導致咸豐皇帝下“罪己詔”,向他的臣民做自我檢討和自我批評,說:“挫師折將,皆予罪也”,都是我的罪過。

在太平天國這場風暴中,清政府不少官員紛紛落馬,輕者議處,重者革職。5月7日,向榮因桂林城被圍,革職留任。大學士、欽差大臣賽尚阿降四級留任,五個月後革職拿問,交刑部議罪。廣州副都統烏蘭泰革職留任,拔去花翎。廣西巡撫鄒鳴鶴於太平軍撤圍後的6月13日被革職回本籍籌辦沿江防務。至於兩廣總督徐廣縉,後來雖接替賽尚阿,官至欽差大臣,兼署湖廣總督,但最終也落得個革職拿問、交刑部議罪的下場。

如今,在雲峰寺裡設有一個名為太平天國在桂林的陳列館,館裡陳列著當年太平軍攻城時使用過的部分武器,有豬仔炮、松木炮、藤條盾牌、單刀、鉤鐮、三指鈀、火索槍等器械。

更多內容可點擊流覽:

1、靖港慘敗,左宗棠大罵曾國藩,把投湘江敗北自殺的曾國藩給罵醒了

2、湖口大捷:石達開最輝煌一戰,曾國藩被打得兩次差點投了鄱陽湖

3、湖口大捷:石達開最輝煌一戰,曾國藩被打得兩次差點投了鄱陽湖

4、太平軍北伐,到底有多少清軍和太平軍參與?雙方死亡人數有多少?

5、清政府採取什麼措施來處理太平天國北伐軍的戰俘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