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晚清威力最強的火槍,全長超過兩米重達30斤,抗日戰爭竟還在用

導語:眾所周知, 早期西方洋人的火槍隊都有列陣射擊的習慣, 也被我們戲稱為‘排隊槍斃’, 其實他們也並不是傻, 因為當時的槍命准度非常差, 列隊作戰不但有利於指揮官指揮也可以形成較密集的火力網。 而在17-19世紀的時候, 當時受到西方人影響的清朝火槍隊因為戰術考慮則出現了一種特有的超級大槍-抬槍。

圖為正在使用抬槍的清軍士兵

起源:其實早在鴉片戰爭之前清軍就大量裝備了這種巨型抬槍, 原因是因為清末農民起義軍常常在山陵地區給清軍造成大麻煩, 而清軍的新式重炮又寸步難行, 最重要的是這種槍在‘排隊槍斃’的年代殺傷力巨大, 所以才發明和設計了這一款大槍。 此種槍分有多種大小不同的型號, 但最短的全長都超過2米, 最大口徑達到了25毫米, 整槍重達近30斤, 如果沒有支架至少要需要兩個人才能開槍, 可以說是真正的巨槍。

老外正在使用的中型抬槍

威力極其用法:雖然這種抬槍看起來只是比鳥槍稍微大點, 但它的射程和殺傷力真的是鳥槍所不能比的, 當時設計的時候就是想著能一槍打穿數人, 雖然說造出來後威力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誇張, 但在當時也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火槍之一了。

一般這種槍在發射時需兩人操作, 一個用肩膀當槍架, 另一人瞄準發射, 不過最前面當槍架那位就很苦了, 常常開一槍就被震懵一次。

抗日戰場中的大抬槍

戰績和衰退:此槍設計出來後曾在兩次鴉片戰爭和對太平天國的戰爭中大放異彩,

也是當時清軍最主要使用的火器之一。 由於清末國力衰退太大, 根本無法研發能跟得上時代的新武器, 所以導致甚至在後來的抗日戰爭時還有軍隊在使用這種槍械, 到後來實在是因為其准度太差和不方便的原因, 這種槍才逐漸被淘汰出歷史舞臺, 從這一面也反應出了當時我國軍隊武器的缺乏。

結語:武器的落後就是戰術上的落後, 而落後就會挨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