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世家大族的興盛與衰落,其實都跟古代一項制度有關

先秦時期, 中國是貴族政治。

自商鞅變法開始, 獎勵耕戰, 有戰功即可封爵, 貴族的壟斷地位開始被打破。

漢朝建立後, 天下一統, 選官制度只用戰功就不合適了。

於是中國第一種選拔官吏的制度——察舉制誕生了。

1、漢武帝元光元年(西元前134年), 察舉制正式確立。

而察舉制中, 最重要的便是舉孝廉。 察舉孝廉為歲舉, 即郡國每一年都要向中央推薦一定數量的人才。 而被推舉之人, 大多為州郡屬吏或通曉經書的儒生。

舉孝廉開啟了平民入仕, 也為世家大族的形成提供了溫床。

舉孝廉

舉孝廉, 使地方上的望族成為向朝堂輸送“人才”的主力。 他們入仕之後, 便會對家族或者與之有關的家族做出回報。 時間久了, 這些家族便霸佔了進仕之途, 而這些家族就是後來的世家大族。

到了東漢時期, 世家大族成為士大夫階層的核心, 在與外戚宦官鬥爭的過程中, 世家們的聲望越來越高,

比如“四世太尉”的弘農楊氏, “五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2、黃初元年 (西元220年), 魏文帝曹丕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 建立九品中正制。

從此, 九品中正製成了整個魏晉南北朝的選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的最關鍵環節是中正。 所謂中正,

就是掌管對某一地區人物進行品評的負責人, 即中正官。 中正官通過對士人家世、品行的品評來確定品級。

九品中正制建立的初衷是為了打破察舉制的壟斷來選拔人才, 但後來對士人的品評之中只重家世, 不管品行, 至兩晉南北朝時期更是形成了“上品無寒門, 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世家大族在東晉開始被稱為門閥, 勢力比東漢更加強大。 比如壟斷東晉政壇的琅琊王氏、潁川庾氏、龍亢桓氏和陳郡謝氏。

烏衣巷

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世家大族的鼎盛時期。

《新唐書•柳芳氏族論》中分析了晉室東渡後的世家大族:

“(晉)過江則為僑姓, 王、謝、袁、蕭為大。 東南則為吳姓, 朱、張、顧、陸為大。 山東則為郡姓, 王、崔、盧、李、鄭為大。 關中亦號郡姓, 韋、柳、薛、楊、杜首之。 代北則為虜姓, 元、長孫、宇文、于、陸、源竇首之。 山東之人質, 故尚婚婭。 江左之人文, 故尚人物。 關中之人雄, 故尚冠冕。 代北之人武, 故尚貴戚。

3、隋朝建立後, 隋文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 開始創建科舉制。

科舉制在中國歷史上歷經1300餘年, 其創始于隋,

形成于唐, 完備于宋, 強化於明,至清趨向衰落。

開皇七年(西元587年), 隋文帝令每年各州薦舉貢士3人入京考試, 成績優異者稱秀才。 此時的科舉雛形還有察舉制的影子。

科舉制

隋煬帝即位後, 將考試擴大為包括文才、武藝、品德、治能等方面十科, 並規定有一藝可取便可以錄用, 且隨才升擢。同時設進士科,用詩賦、試策進行考試。而進士科的設立被認為是科舉制確立的重要標誌。

唐朝建立後,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都是完善科舉的關鍵人物。

明經、進士兩科是唐代科舉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此後唐朝的許多宰相都是進士出身。

至此,科舉制為寒門士子開闢了一條入仕的道路。從此貧寒的士子開始湧入朝堂,與世家大族展開競爭。

從唐憲宗時期開始長達四十餘年的“牛李黨爭”,便是進士出身的官吏與世家大族的鬥爭。其中牛黨代表進士出身的官僚,李黨代表北朝以來山東士族出身的官僚。他們之間的分歧不僅是政見不同,也包括對禮法、門風等文化傳統的態度。

牛李党爭以代表科舉的牛黨最終執政而告終,此後世家大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4、科舉在宋朝得以完備,世家大族在宋朝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自唐末五代開始,此前顯赫的大族逐漸消亡於戰亂之中,而宋朝取士均出於科舉,從此沒有了產生世家大族的土壤。

殿試

然而,福禍相依,沒有了世家大族,產生了黨爭,宋朝有圍繞“王安石變法”的党爭,明朝有“東林黨”,世家大族的爭鬥演變成了利用科舉同年、同鄉形成的“朋黨”之爭。

綜上,世家大族產生於察舉制,興盛於九品中正制,衰落於科舉制,與我國古代三項選官制度的演變相始終。

且隨才升擢。同時設進士科,用詩賦、試策進行考試。而進士科的設立被認為是科舉制確立的重要標誌。

唐朝建立後,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都是完善科舉的關鍵人物。

明經、進士兩科是唐代科舉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此後唐朝的許多宰相都是進士出身。

至此,科舉制為寒門士子開闢了一條入仕的道路。從此貧寒的士子開始湧入朝堂,與世家大族展開競爭。

從唐憲宗時期開始長達四十餘年的“牛李黨爭”,便是進士出身的官吏與世家大族的鬥爭。其中牛黨代表進士出身的官僚,李黨代表北朝以來山東士族出身的官僚。他們之間的分歧不僅是政見不同,也包括對禮法、門風等文化傳統的態度。

牛李党爭以代表科舉的牛黨最終執政而告終,此後世家大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4、科舉在宋朝得以完備,世家大族在宋朝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自唐末五代開始,此前顯赫的大族逐漸消亡於戰亂之中,而宋朝取士均出於科舉,從此沒有了產生世家大族的土壤。

殿試

然而,福禍相依,沒有了世家大族,產生了黨爭,宋朝有圍繞“王安石變法”的党爭,明朝有“東林黨”,世家大族的爭鬥演變成了利用科舉同年、同鄉形成的“朋黨”之爭。

綜上,世家大族產生於察舉制,興盛於九品中正制,衰落於科舉制,與我國古代三項選官制度的演變相始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