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推廣(廣東)中心成立_南方快報_南方網

南方網訊戲劇事業的發展需要人才, 不僅是表演, 它更需要導演、舞臺、舞美、編劇等多個方面的專業人才的平衡發展, 而這恰恰是廣東戲曲事業的最大優勢之一。

近日, 廣東戲曲界多位“大咖”齊聚傳統文化傳承與推廣高峰論壇, 趙景勃、張關正、宋丹菊、姚志強、池浚、張一帆等各地戲劇專家、藝術家也來到廣州, 共同見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推廣(廣東)中心的誕生, 同時, 當日中國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巴圖也宣佈, 學院在北京外的首個校友分會——廣東分會成立。

如廣東分會會長、省藝術研究所所長、國家一級導演梅曉所言,

“在院長帶領下, 老師們一起到廣東來為我們這些從中國戲曲學院畢業的‘遊子’打氣撐腰, 就像找到了家的港灣。 作為戲曲人, 我們也會盡其所能, 將戲曲事業在南粵大地上發揚光大。 ”

現場, 原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巡視員李小魯說, 戲曲文化特有的高度程式化, 和現代生活存在一定距離, “從形式上來看, 緩慢的節奏和現實生活的快節奏之間存在矛盾, 青少年對戲曲程式的不熟悉和對文化的多樣需求之間存在矛盾, 傳統戲曲高度唯美化的裝扮和現代審美之間也存在一定差異;從內容上看, 戲曲內容以才子佳人居多, 表達的思想感情和現代人的思想較遠。 ”提倡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戲劇文化的時候,

如何認識和緩解這些矛盾帶來的衝突相當關鍵, 他建議, 發揮戲劇審美功能之外的現實教育功能是可行之法, “通過戲劇提高學生的志趣, 促進學生現代社會品格的提升。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