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大眾輝昂GTE靜態解析 為何能成為品牌首款國產新能源車?

此前在上海車展上大眾首次亮相了輝昂插電式混動版--輝昂GTE, 並宣佈其將成為大眾品牌的首款國產新能源車型。 為什麼大眾會將首款國產新能源車型放在品牌的旗艦車型上呢?這款插電式混動車型又有什麼亮點呢?我們先從車輛本身的產品開始說起。

外觀:扛得起品牌旗艦轎車的大旗 中網 GTE 標識表明身份

輝昂目前取代原來的輝騰成為了大眾品牌新的旗艦轎車, 扛起了展現品牌實力的大旗, 從外觀設計來看, 完全沒問題。 前臉還是採用了大眾的家族式設計, 但從輝昂身上你能明天的感受到它和邁騰、帕薩特的區別, 通過各個細節的點綴散發出了與眾不同的氣場, 讓你一下就能知道這是一輛輝昂。

眼前的這輛輝昂 GTE(插電式混動版)在外觀上並沒有做太大的改動,

依然是延續了燃油版的設計。 中網左上角上的“ GTE ”標識表明了它插電式混動車的身份, 也是它和燃油版的最直觀區別。

雙圓形 LED 日間行車燈點亮後的視覺效果很不錯, 燃油版的輝昂全系標配了 LED 大燈以及自動頭燈,

作為輝昂這個級別的車型, 這樣的配置也毋庸置疑。 此外除了最低配車型外, 其餘版本車型也都標配了遠近光燈自動切換功能。 考慮到插電式混動版定位更高, 預計這三個配置(LED 大燈、自動大燈、遠近光自動切換)在輝昂GTE 身上會是全系標配。

車頭配備了 6 個雷達探頭, 預計這將是全系標配。 實拍的車輛配備了車道偏離預警和抬頭顯示, 在燃油版上這兩個配置僅在兩款頂配的行政旗艦版才配備, 其餘車型均需要選裝, 在輝昂 GTE 上預計也僅有頂配車型才會配備。

側面就是一副典型的行政座轎設計,沉穩、修長是最好的形容詞。橫貫整個車身的上腰線增加了一絲絲的動感。雖然車身長度超過5米、軸距也超過了 3 米,但側面看起來並不顯得龐大。

輪轂樣式和燃油版保持一致,採用的是米其林浩悅系列,尺寸為 245/45 R18,市場價格約為 1150 元左右。交流慢充口位於車身左側位置,具體充電時間目前暫時還不清楚。

車尾複雜的線條營造了一定的層次感,“ PHIDEON ”英文車名標識簡單直白的表明了它的身份,更進一步強調了它旗艦車型的地位。右下方的“ GTE ”標識並沒有像其它新能源車一樣採用藍色的配色,顯得有些低調,參考車頭以及側面的“ GTE ”標識,也可以看出輝昂GTE 在刻意弱化它新能源車的身份。

內飾:濃郁的大眾風格但並不顯得老氣 用料做工無可挑剔

進入輝昂GTE 車內,你能看到依然是濃濃的大眾風格設計,中控臺上直來直往的線條讓整個車內顯得很規整。大面積實木、真皮材質以及藍色氛圍燈的運用顯得非常有檔次感,並且做工方面也無可挑剔。唯一遺憾的是中控台採用的是搪塑材質。

真皮包裹的方向盤握感很細膩,實木的應用也符合它行政座轎的定位。方向盤左側是定速巡航以及音量控制按鍵,右側是多媒體和電話控制區。此外方向盤還提供了四向電動調節,調節按鍵位於方向盤左後方。

▲ 方向盤四向電動調節按鍵

儀錶盤採用了藍色的網底,並且非常簡潔,所有的資訊一目了然。但遺憾的是並沒有採用液晶儀錶盤,依然是傳統的指針式儀錶盤,並且針對插電式混動車的特點進行了小改。左側從原來的發動機轉速表變成功率表,右側則依然是轉速表。

中控臺上全系標配了時鐘,更多的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9.2 英寸的 MIB 多媒體交互系統功能很豐富,不過觸控操作體驗還有提升空間。螢幕下方是空調控制區域,全系標配了車內空氣淨化功能,並且前排座椅配備了 3 級可調的座椅通風和加熱功能。

▲ 能顯示機油油位元

▲ 全系標配胎壓監測

粗壯的擋杆能提供很不錯的厚實感,擋杆兩側是各種功能按鍵,包括一鍵啟動按鍵也設置在擋杆的左上方位置。左側分別的電子手刹、Autohold 自動駐車以及駕駛模式選擇按鍵;右側分別是方向盤加熱、後窗遮陽簾、倒車提醒、自動泊車以及電動駕駛模式選擇按鍵。

在其它舒適性配置方面,輝昂GTE 提供四窗一鍵升降、自動防眩目內後視鏡、電動全景天窗、後窗手動遮陽簾、電動後尾箱等等。此外後排還提供了 220V 電源插口。

▲ 自動防眩目後視鏡

▲ 大面積全景天窗

▲ 後排車窗配備遮陽簾

▲ 電動後尾箱

▲ 後排配備的 220V 電源、USB 和點煙器插口

▲ 後排車門上的煙灰缸

乘坐空間:Napa 打孔真皮座椅堪稱移動沙發 後排中間凸起較大

作為一輛行政座轎、輝昂在座椅和乘坐體驗方面也是下了很大力氣。座椅加熱、座椅通風、座椅按摩、8 向電動調節、4 向電動腰托、2 向坐墊長度調節、副駕駛位座椅“老闆鍵”、3 組座椅記憶等等,所有配置應有盡有。Napa 打孔真皮座椅非常柔軟,而且很有包裹性,在乘坐體驗上無可挑剔。

▲ 主駕駛位提供 3 組座椅記憶功能

儲物空間:說不上豐富但足夠用 該有的地方都有

在“寸土寸金”的車內,如何佈置合力的儲物空間一直是工程師們比較頭疼的事情,好在輝昂GTE 在這一方面沒有讓人失望。

▲ 前排側門儲物格

▲ 後排側門儲物格

▲ 前排中控杯架

▲ 前排中控扶手箱 能橫向放下蘋果 6 Plus

▲ 後排中間扶手兩個杯架

▲ 後排中間扶手儲物格

▲ 副駕前的手套箱

展車後排沒有配備車載冰箱(需選裝),所以後尾箱沒有嚴重的凸出,內部很平整,容積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後備箱下方由於佈置了電池,所以取消了備胎。打開隔板下方放置的是補胎液、三角牌等工具。

動力系統:與奧迪A6 L e-tron 同源 純電續航里程 50km

動力系統方面,輝昂GTE採用的是跟奧迪A6 L e-tron 一樣的混動系統,由一台 2.0T 渦輪增壓發動機和一台電機組成,系統總輸出功率為 180kW,輸出扭矩 500Nm。電池容量為 14.2kWh,可 2 小時完成充電,純電續航里程為 50km,油電混合續航長達 850 公里,綜合油耗百公里 2.3 升。

大眾首款國產新能源車為什麼鎖定在輝昂身上?

據此前有消息報導,輝昂GTE 有可能將在 8 月份投產,成為大眾品牌的首款國產新能源車型。暫時先不管是否 8 月份能夠投產,為什麼大眾會將首款國產新能源車型鎖定在輝昂這麼一款不親民的旗艦車型身上呢?在我看來原因有三點:

1、吸取奧迪 A6 L e-tron 成熟經驗 快速國產表明立場

輝昂GTE 採用的是和奧迪A6 L e-tron 一樣的動力總成,目前奧迪A6 L e-tron 已經實現了國產,只不過由於各種原因目前它還沒正式推出市場。輝昂GTE 能夠吸取奧迪A6 L e-tron 的成熟經驗,快速解決生產線佈線問題,快速實現國產並推出市場,從而表明大眾在新能源車市場領域的立場。

▲ 奧迪A6 L e-tron

2、拿旗艦車型開刀來展示自身在新能源車領域的技術實力

就像大眾當年推出輝騰一樣,它肩負的作用僅僅是為了展示大眾品牌在豪華車領域的實力。首款國產新能源車拿輝昂開刀,在我看來也有這樣的意思。

3、提高輝昂的曝光度

成本過高、銷量不佳再加上“排放門”的影響,大眾不得不將輝騰停產,但是品牌的旗艦車型不能丟啊。於是價格相對更親民但一樣主打豪華的新旗艦車型輝昂應運而生,然而每個月不足 200 輛的銷量也可謂是慘澹。如果借著新能源車的身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車的曝光度,並且借助新能源補貼以及新能源牌照增加一定的銷量,也不失是一個好舉措。

▲ 大眾輝昂燃油版

新出行點評:

輝昂GTE 在外觀內飾上和燃油版輝昂幾乎沒什麼區別,僅有的三個“ GTE ”標識也並不明顯,這也可以看出大眾是在有意弱化輝昂GTE 新能源車的身份。大眾選擇它成為首款國產新能源車則實在讓人有點不解,在我看來主要是想借助奧迪A6 L e-tron 的東風快速實現國產推出市場表明立場,同時展示品牌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實力,順帶也增加輝昂的曝光度。不知道您怎麼看?

側面就是一副典型的行政座轎設計,沉穩、修長是最好的形容詞。橫貫整個車身的上腰線增加了一絲絲的動感。雖然車身長度超過5米、軸距也超過了 3 米,但側面看起來並不顯得龐大。

輪轂樣式和燃油版保持一致,採用的是米其林浩悅系列,尺寸為 245/45 R18,市場價格約為 1150 元左右。交流慢充口位於車身左側位置,具體充電時間目前暫時還不清楚。

車尾複雜的線條營造了一定的層次感,“ PHIDEON ”英文車名標識簡單直白的表明了它的身份,更進一步強調了它旗艦車型的地位。右下方的“ GTE ”標識並沒有像其它新能源車一樣採用藍色的配色,顯得有些低調,參考車頭以及側面的“ GTE ”標識,也可以看出輝昂GTE 在刻意弱化它新能源車的身份。

內飾:濃郁的大眾風格但並不顯得老氣 用料做工無可挑剔

進入輝昂GTE 車內,你能看到依然是濃濃的大眾風格設計,中控臺上直來直往的線條讓整個車內顯得很規整。大面積實木、真皮材質以及藍色氛圍燈的運用顯得非常有檔次感,並且做工方面也無可挑剔。唯一遺憾的是中控台採用的是搪塑材質。

真皮包裹的方向盤握感很細膩,實木的應用也符合它行政座轎的定位。方向盤左側是定速巡航以及音量控制按鍵,右側是多媒體和電話控制區。此外方向盤還提供了四向電動調節,調節按鍵位於方向盤左後方。

▲ 方向盤四向電動調節按鍵

儀錶盤採用了藍色的網底,並且非常簡潔,所有的資訊一目了然。但遺憾的是並沒有採用液晶儀錶盤,依然是傳統的指針式儀錶盤,並且針對插電式混動車的特點進行了小改。左側從原來的發動機轉速表變成功率表,右側則依然是轉速表。

中控臺上全系標配了時鐘,更多的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9.2 英寸的 MIB 多媒體交互系統功能很豐富,不過觸控操作體驗還有提升空間。螢幕下方是空調控制區域,全系標配了車內空氣淨化功能,並且前排座椅配備了 3 級可調的座椅通風和加熱功能。

▲ 能顯示機油油位元

▲ 全系標配胎壓監測

粗壯的擋杆能提供很不錯的厚實感,擋杆兩側是各種功能按鍵,包括一鍵啟動按鍵也設置在擋杆的左上方位置。左側分別的電子手刹、Autohold 自動駐車以及駕駛模式選擇按鍵;右側分別是方向盤加熱、後窗遮陽簾、倒車提醒、自動泊車以及電動駕駛模式選擇按鍵。

在其它舒適性配置方面,輝昂GTE 提供四窗一鍵升降、自動防眩目內後視鏡、電動全景天窗、後窗手動遮陽簾、電動後尾箱等等。此外後排還提供了 220V 電源插口。

▲ 自動防眩目後視鏡

▲ 大面積全景天窗

▲ 後排車窗配備遮陽簾

▲ 電動後尾箱

▲ 後排配備的 220V 電源、USB 和點煙器插口

▲ 後排車門上的煙灰缸

乘坐空間:Napa 打孔真皮座椅堪稱移動沙發 後排中間凸起較大

作為一輛行政座轎、輝昂在座椅和乘坐體驗方面也是下了很大力氣。座椅加熱、座椅通風、座椅按摩、8 向電動調節、4 向電動腰托、2 向坐墊長度調節、副駕駛位座椅“老闆鍵”、3 組座椅記憶等等,所有配置應有盡有。Napa 打孔真皮座椅非常柔軟,而且很有包裹性,在乘坐體驗上無可挑剔。

▲ 主駕駛位提供 3 組座椅記憶功能

儲物空間:說不上豐富但足夠用 該有的地方都有

在“寸土寸金”的車內,如何佈置合力的儲物空間一直是工程師們比較頭疼的事情,好在輝昂GTE 在這一方面沒有讓人失望。

▲ 前排側門儲物格

▲ 後排側門儲物格

▲ 前排中控杯架

▲ 前排中控扶手箱 能橫向放下蘋果 6 Plus

▲ 後排中間扶手兩個杯架

▲ 後排中間扶手儲物格

▲ 副駕前的手套箱

展車後排沒有配備車載冰箱(需選裝),所以後尾箱沒有嚴重的凸出,內部很平整,容積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後備箱下方由於佈置了電池,所以取消了備胎。打開隔板下方放置的是補胎液、三角牌等工具。

動力系統:與奧迪A6 L e-tron 同源 純電續航里程 50km

動力系統方面,輝昂GTE採用的是跟奧迪A6 L e-tron 一樣的混動系統,由一台 2.0T 渦輪增壓發動機和一台電機組成,系統總輸出功率為 180kW,輸出扭矩 500Nm。電池容量為 14.2kWh,可 2 小時完成充電,純電續航里程為 50km,油電混合續航長達 850 公里,綜合油耗百公里 2.3 升。

大眾首款國產新能源車為什麼鎖定在輝昂身上?

據此前有消息報導,輝昂GTE 有可能將在 8 月份投產,成為大眾品牌的首款國產新能源車型。暫時先不管是否 8 月份能夠投產,為什麼大眾會將首款國產新能源車型鎖定在輝昂這麼一款不親民的旗艦車型身上呢?在我看來原因有三點:

1、吸取奧迪 A6 L e-tron 成熟經驗 快速國產表明立場

輝昂GTE 採用的是和奧迪A6 L e-tron 一樣的動力總成,目前奧迪A6 L e-tron 已經實現了國產,只不過由於各種原因目前它還沒正式推出市場。輝昂GTE 能夠吸取奧迪A6 L e-tron 的成熟經驗,快速解決生產線佈線問題,快速實現國產並推出市場,從而表明大眾在新能源車市場領域的立場。

▲ 奧迪A6 L e-tron

2、拿旗艦車型開刀來展示自身在新能源車領域的技術實力

就像大眾當年推出輝騰一樣,它肩負的作用僅僅是為了展示大眾品牌在豪華車領域的實力。首款國產新能源車拿輝昂開刀,在我看來也有這樣的意思。

3、提高輝昂的曝光度

成本過高、銷量不佳再加上“排放門”的影響,大眾不得不將輝騰停產,但是品牌的旗艦車型不能丟啊。於是價格相對更親民但一樣主打豪華的新旗艦車型輝昂應運而生,然而每個月不足 200 輛的銷量也可謂是慘澹。如果借著新能源車的身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車的曝光度,並且借助新能源補貼以及新能源牌照增加一定的銷量,也不失是一個好舉措。

▲ 大眾輝昂燃油版

新出行點評:

輝昂GTE 在外觀內飾上和燃油版輝昂幾乎沒什麼區別,僅有的三個“ GTE ”標識也並不明顯,這也可以看出大眾是在有意弱化輝昂GTE 新能源車的身份。大眾選擇它成為首款國產新能源車則實在讓人有點不解,在我看來主要是想借助奧迪A6 L e-tron 的東風快速實現國產推出市場表明立場,同時展示品牌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實力,順帶也增加輝昂的曝光度。不知道您怎麼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