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在以前鴿子為什麼被稱為“明賊”

鄰居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 見識挺廣, 見過我養的鴿子後, 他也挺稀罕。 夏天傍晚納涼時, 他給我講起了以前在我們農村養鴿子的那些事。

在以前那個貧困的年代, 幾乎每個村裡都有一兩戶養鴿子的人家, 不過養鴿子是很不受歡迎的, 那時的鴿子都是散養, 鴿子天天在外面打野食, 禍害莊稼是常有的事。 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 糧食金貴著哩, 那就是人們的命啊!可是大群的鴿子掃蕩過後, 糧食的收成受到影響, 老百姓們能不氣嗎?特別是秋後剛種上麥子, 鴿子飛到地裡把小麥種子從土裡扒拉出來吃掉, 等農民發現時, 已經過了播種的時節, 地裡稀稀拉拉的麥苗能不氣死人嗎?當然, 鴿子被稱為“明賊”, 不僅是鴿子糟蹋糧食, 主要是有些養鴿人的別有用心。 且聽我慢慢道來。

五六十年代, 村裡有個大我六七輩的人, 叫孫士保, 養了一群鴿子,

這群鴿子的待遇可不一般, 孫士保在家門口專門建了一座鴿子樓, 這鴿子樓類似於現在許多鄉村吃水用的水塔, 只不過比水塔小。 鴿子樓上面是窗戶, 鴿子可以自由出入, 又可防禦黃鼠狼、老鼠等天敵, 下面是小門, 人可以出入, 裡面是樓梯和專門壘的鴿子窩。 鴿子白天出去打野, 晚上回來休息, 這麼好的棲息條件, 鴿子自然是越繁殖越多。 有了這群鴿子, 孫士保一家人可就飽了口福了, 隔段時間殺對鴿子解解饞, 來了貴客, 殺幾隻待客也特有面子。

不過鴿子給他帶來的好處可不僅僅于此, 夏秋季節, 正是糧食成熟季節, 鴿子打野食回來滿滿一嗉子都是糧食, 於是孫士保早早準備好澄清石灰水, 鴿子喝了以後, 石灰水刺激鴿子把糧食吐出來,

然後把糧食收集起來。 就這樣利用鴿子光明正大地偷取糧食, 短短幾個月就能收穫全家人一年的口糧。 可這些不勞而獲的糧食是其他老百姓一個汗珠子摔八瓣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附近村子的村民對這群鴿子和他們背後的黑手能不恨之入骨嗎?因此人們把鴿子稱之為“明賊”, 意為光明正大的小偷。 深入地想想, 鴿子的命運是悲哀的, 它們的一生被人類利用, 辛辛苦苦覓來的食物, 卻被人類搶走。

八九十年代以後, 農藥化肥大量使用到農業上, 這些打野食的農村土鴿也因此糟了殃, 人們種小麥時拌上農藥, 鴿子一吃就死, 農作物上噴灑的農藥也大大威脅著鴿子們的性命。 現在的村裡, 已很難見到屋簷下成群的土鴿了。

喜歡鴿子的朋友們請點個關注, 小編在此謝過大家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