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大明湖畔的巧克力也救不了的LG,還能堅持多久?

【PConline 雜談】時間進入2017年, 全面屏成為了又一個被推上神壇的設計。 在全面屏火爆全球的過程中, 自然有三星Galaxy S8的功勞。 對於國內消費者而言, 全面屏產品的印象, 始於小米MIX, 興於Galaxy S8。 然而, 全面屏產品中的另一座豐碑LG G6, 卻很少被國內消費者所提及。

是LG G6不夠優秀嗎?自然不是。 LG G6是一款很棒的產品, 是LG G5遭遇滑鐵盧後LG的復興之作。 要知道, LG G6發售後, LG的美國手機市場份額在2017年第一季度直接沖到了前三。 那麼, 為什麼LG G6在國內沒有掀起任何波瀾呢?

表面上看, LG G6沒有引起關注的原因是沒有在國內上架。 但是, 各位有沒有想過, LG手機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多久了呢?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線下賣場, 似乎我們已經好久沒有見過LG了。 綜合LG G6不登錄國內市場的消息來看, LG手機, 是否就這樣離開我們了呢?

好久不見的LG

雖然目前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 但在國內市場, LG手機的現狀的確不樂觀。

相較于老對手三星在國內的風生水起, LG的確是淒慘的多。 有報告指出, 2016年LG手機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甚至不到0.1%。 而這一數位, 進入2017年後只會降得更厲害。 因此, 即使LG在短期內退出中國市場, 也著實不必意外。

但是我們更想知道, LG究竟怎麼了?那個能創造出巧克力手機系列的LG,

那個擁有諸多創新的LG, 究竟做了什麼, 最終導致其在國內市場一敗塗地呢?

如果簡單的告訴各位, LG手機在國內市場的敗北, 是因為其不接地氣所致, 未免顯得過於籠統。 所謂不接地氣, 實質上是一個宏觀的詞。 每個消費者對不接地氣也一定有自己的看法。 有人認為LG的手機難用, 是因為系統不接地氣。 也有人認為不接地氣, 是LG手機的硬體沒有性價比。 更有人認為不接地氣, 是因為LG沒有參透國內手機市場的玩法。

LG Nexus 4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小編認為大家說的都有道理。 但是, 想要更深刻的理解不接地氣, 我們有必要看看LG手機在國內這些年的發展歷程, 或許, 這一趟“旅行”下來, 我們對LG手機, 還能收穫更深刻的認識。

你好, 巧克力

現在讓我們回到2006年。 這一年, 無論是關注手機的朋友, 想必都聽過這樣一句廣告詞“I chocolate you”。 鋪天蓋地的廣告投放, 一時間讓消費者感到疑惑, 這是哪家巧克力公司投放的廣告呢?

然而我們知道, 這是LG為巧克力系列產品所作出的推廣。

巧克力系列廣告

巧克力系列手機, 是LG在2005年推出的全新產品線。 其主打時尚輕薄的外觀, 簡約而不失優雅。 巧克力系列產品不僅獲得了包括iF在內的多項設計大獎, 還在短時間內全球銷量突破了500萬部。

2006年,LG巧克力手機正式進入中國。一年之內,先後推出了黑色、白色、粉紅色等多種配色來吸引消費者。並且,由金泰熙以及玄彬共同出演的巧克力手機廣告更是風靡全國,俘獲了萬千少女。一年之內,巧克力手機在國內的銷量達到了60萬台。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6年,消費者對手機價格仍較為敏感,當時的手機市場環境同現在相比更是有天壤之別。LG巧克力系列手機能夠在高端市場售出60萬部,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巧克力系列使得LG在國內高端市場打響了知名度,使消費者有了認同感。

這時的LG,有高顏值的產品,擁有高名氣明星代言,並且能夠大力投放廣告,開拓線下市場,取得成功自然在情理之中。另外,如此行銷策略,放在今天來看,你是否覺得眼熟呢?

在巧克力系列之後,LG又推出了閃耀品牌的新一代手機,同樣為業界矚目。最終,在2009年,LG成為了世界第三大手機公司,僅次於諾基亞與三星。

無奈的3G時代

2009年,中國通訊市場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這一年,3G牌照正式發放,標誌著國內進入3G時代。以現在的角度來看,3G時代的到來,宣告了功能機時代的死亡,也標誌著智慧機時代的開始。但是,LG在國內顯然不夠果斷,轉變不夠迅速。要知道,2009年,LG推出的40餘款新品中,智慧機只占數款,多數新品依舊是低端的功能機。

09年LG依舊堅持推出功能機

從2011年9月開始,LG中國手機部門開始曝出消息,大量員工被辭退或轉崗。當LG高居世界第三大手機公司的位置時,卻因為功能機利潤微薄,智慧機業務不佳而陷入連續五個季度的虧損。

手機業務的虧損,直接導致LG無心去維護早已建立的線下銷售管道。人才的流失,也使得智慧機的研發進度始終跟不上市場。在2012年下半年,LG的手機產品現已經近乎枯竭,大部分在其他市場上市的產品均沒有登陸中國市場,各個管道只有老機型在苦苦支撐。而到了2012年11月,LG正式開始裁員。

至此,LG手機在3G時代全線崩潰。不僅失去了人才,還失去了銷售管道。

不放棄,4G時代再見

全線崩潰並不是那麼可怕的事情,要知道國人最喜歡浴火重生的故事了。有失敗,那就再次奔跑。失去了3G時代,就在4G時代重新起航。

在2013年下半年,借著發放4G牌照的契機,LG手機重返中國市場。

2013年,LG將全新旗艦LG G2帶到了國內,並選擇京東作為獨家發售平臺。LG方面也是自信滿滿並制定了些許策略,一是主打高端市場,LG G2的價格為4299元,足以保證盈利。一是為了避免管道的虧損,不再堅持線下銷售,將重心放在電商管道上。

但結果我們都知道,LG G2並沒有取得成功。只能說,事情的成功,除了自我奮鬥之外,還要看歷史的進程。

2013年末,工信部才向三大運營商發放了4G牌照。與預期不同的是,工信部發放的是TD-LTE牌照。要知道,主打4G的LG G2,其國行版本是不支援TD-LTE的。

另外,2013年的國內手機市場也是風雲突變。2013年,正是互聯網手機蓬勃發展的黃金期。在那個性價比為王的時期,LG G2在性價比上打不過小米之流,在產品溢價上不如蘋果與三星有消費者願意買帳。如此,又談何翻身呢?

Nexus 5可能是進入中國市場最好的選擇

據悉,LG G2初期的市場銷量僅有六萬部。較高的價格以及不親民的使用體驗,最終導致LG在4G時代再次敗北。

隨後登場的LG G3,G4,V10等產品,一直在性價比手機的陰影下,雖然產品優秀,也未掀起太多波瀾。而富有創新的LG G5,雖然逃離了性價比時代,卻因為模組不實用,做工粗糙等原因,最終也沒能實現LG翻身的夢想。

LG的創新之路

LG的4G時代,大概是在錯誤的時間,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直至最終被市場淘汰。

但對消費者來說,LG給了我們不錯的產品,但沒有給我們合理的售價。在蘋果拿出iOS,三星拿出曲面屏,華為拿出徠卡雙攝的時候,LG給我們的卻是不成熟的模組化。當LG的產品對不起它的價格,而相應的價格有更好的選擇時,我們這一代被產品寵壞了的消費者,怎麼會選LG呢?

希望之作 LG G6

其實LG G6是有機會的,這是一部優秀的產品,是一部很符合市場風向的產品。LG G6有顏值,有亮點,如果能有一個不錯的價格,應當是可以幫助LG真正重返中國市場的。

總結

如今登陸LG的官網,只能在角落裡找到智慧手機。然而,LG G5顯示線下銷售管道所在地的電子地圖仍是空空如也。指向京東的線上連結,卻也是無貨狀態。還在銷售的,只有部分中低端產品了。

雖然想要說一句祝福,但話到嘴邊,卻不知如何開口。

2006年,LG巧克力手機正式進入中國。一年之內,先後推出了黑色、白色、粉紅色等多種配色來吸引消費者。並且,由金泰熙以及玄彬共同出演的巧克力手機廣告更是風靡全國,俘獲了萬千少女。一年之內,巧克力手機在國內的銷量達到了60萬台。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6年,消費者對手機價格仍較為敏感,當時的手機市場環境同現在相比更是有天壤之別。LG巧克力系列手機能夠在高端市場售出60萬部,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巧克力系列使得LG在國內高端市場打響了知名度,使消費者有了認同感。

這時的LG,有高顏值的產品,擁有高名氣明星代言,並且能夠大力投放廣告,開拓線下市場,取得成功自然在情理之中。另外,如此行銷策略,放在今天來看,你是否覺得眼熟呢?

在巧克力系列之後,LG又推出了閃耀品牌的新一代手機,同樣為業界矚目。最終,在2009年,LG成為了世界第三大手機公司,僅次於諾基亞與三星。

無奈的3G時代

2009年,中國通訊市場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這一年,3G牌照正式發放,標誌著國內進入3G時代。以現在的角度來看,3G時代的到來,宣告了功能機時代的死亡,也標誌著智慧機時代的開始。但是,LG在國內顯然不夠果斷,轉變不夠迅速。要知道,2009年,LG推出的40餘款新品中,智慧機只占數款,多數新品依舊是低端的功能機。

09年LG依舊堅持推出功能機

從2011年9月開始,LG中國手機部門開始曝出消息,大量員工被辭退或轉崗。當LG高居世界第三大手機公司的位置時,卻因為功能機利潤微薄,智慧機業務不佳而陷入連續五個季度的虧損。

手機業務的虧損,直接導致LG無心去維護早已建立的線下銷售管道。人才的流失,也使得智慧機的研發進度始終跟不上市場。在2012年下半年,LG的手機產品現已經近乎枯竭,大部分在其他市場上市的產品均沒有登陸中國市場,各個管道只有老機型在苦苦支撐。而到了2012年11月,LG正式開始裁員。

至此,LG手機在3G時代全線崩潰。不僅失去了人才,還失去了銷售管道。

不放棄,4G時代再見

全線崩潰並不是那麼可怕的事情,要知道國人最喜歡浴火重生的故事了。有失敗,那就再次奔跑。失去了3G時代,就在4G時代重新起航。

在2013年下半年,借著發放4G牌照的契機,LG手機重返中國市場。

2013年,LG將全新旗艦LG G2帶到了國內,並選擇京東作為獨家發售平臺。LG方面也是自信滿滿並制定了些許策略,一是主打高端市場,LG G2的價格為4299元,足以保證盈利。一是為了避免管道的虧損,不再堅持線下銷售,將重心放在電商管道上。

但結果我們都知道,LG G2並沒有取得成功。只能說,事情的成功,除了自我奮鬥之外,還要看歷史的進程。

2013年末,工信部才向三大運營商發放了4G牌照。與預期不同的是,工信部發放的是TD-LTE牌照。要知道,主打4G的LG G2,其國行版本是不支援TD-LTE的。

另外,2013年的國內手機市場也是風雲突變。2013年,正是互聯網手機蓬勃發展的黃金期。在那個性價比為王的時期,LG G2在性價比上打不過小米之流,在產品溢價上不如蘋果與三星有消費者願意買帳。如此,又談何翻身呢?

Nexus 5可能是進入中國市場最好的選擇

據悉,LG G2初期的市場銷量僅有六萬部。較高的價格以及不親民的使用體驗,最終導致LG在4G時代再次敗北。

隨後登場的LG G3,G4,V10等產品,一直在性價比手機的陰影下,雖然產品優秀,也未掀起太多波瀾。而富有創新的LG G5,雖然逃離了性價比時代,卻因為模組不實用,做工粗糙等原因,最終也沒能實現LG翻身的夢想。

LG的創新之路

LG的4G時代,大概是在錯誤的時間,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直至最終被市場淘汰。

但對消費者來說,LG給了我們不錯的產品,但沒有給我們合理的售價。在蘋果拿出iOS,三星拿出曲面屏,華為拿出徠卡雙攝的時候,LG給我們的卻是不成熟的模組化。當LG的產品對不起它的價格,而相應的價格有更好的選擇時,我們這一代被產品寵壞了的消費者,怎麼會選LG呢?

希望之作 LG G6

其實LG G6是有機會的,這是一部優秀的產品,是一部很符合市場風向的產品。LG G6有顏值,有亮點,如果能有一個不錯的價格,應當是可以幫助LG真正重返中國市場的。

總結

如今登陸LG的官網,只能在角落裡找到智慧手機。然而,LG G5顯示線下銷售管道所在地的電子地圖仍是空空如也。指向京東的線上連結,卻也是無貨狀態。還在銷售的,只有部分中低端產品了。

雖然想要說一句祝福,但話到嘴邊,卻不知如何開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