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想養出性格陽光孩子?那麼七歲前別錯過4個重要人格關鍵期

為什麼有些孩子活潑陽光?有些孩子卻內向羞澀?

為什麼有些孩子勤勞主動, 有些卻懶惰被動?

為什麼有些孩子想像力創意無限, 有些卻思維狹窄單調?

除了天性的一些原因外, 更大程度取決於孩子成長的環境和父母的養育方式。

孩子7歲前的4個人格關鍵期, 將影響他們往後幾十年的生命品格, 所以難怪人家說“7歲看老”了。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兒童心理成長)艾裡克森認為, 兒童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有特殊的社會心理任務, 順利搭建將有利於人格的健康發展。

所以, 孩子7歲前, 父母把握好這4個人格關鍵期,

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更好更陽光並不難。

0~2歲, 信任感的建立

錯誤的養育方式:

“哭鬧不抱、不哭鬧才抱”;

扶著孩子學步突然放手;

哄騙孩子, 比如當孩子不讓媽媽上班, 媽媽騙孩子說不走了, 當孩子玩得高興時媽媽偷偷溜走;

孩子不聽話大人進行各種威脅恐嚇,

最常見的是對孩子說“我不要你”、“外面有大灰狼”、“你是媽媽從垃圾桶撿來的”、“你再……我打你”;

過早給孩子講有恐怖色彩的童話, 比如《小紅帽》。

錯誤養育的後果:

孩子會過分黏人、有嚴重的分離焦慮、膽小、怯懦、畏縮、不喜歡嘗試和探索、過分拘謹。

如何建立孩子的信任感?

最好能母乳餵養, 多擁抱親吻孩子, 關注孩子的言行舉止, 對孩子的哭鬧給予及時的回應;

不論什麼時候, 都不應該威脅和恐嚇孩子, 更不要突然在孩子面前消失。

有些大人喜歡跟孩子在外玩時躲起來, 當孩子哇哇哭才出來;甚至有些大人為了不讓孩子攀爬, 當孩子爬在高處時抓著孩子猛地一推孩子被嚇得大哭, 這些行為都是非常無知的。

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和溫暖的成長環境,

一旦對孩子安全感造成傷害, 那麼在他們以後的生命歷程中, 無不處處有缺乏安全感的痕跡。

2~4歲, 自主感的建立

錯誤的養育方式:

保護過度, 不能做這不能做那、限制過嚴;

擔心孩子餓而餵飯、擔心孩子不懂而幫穿衣服鞋子、疼愛孩子而幫拿玩具等各種包辦;

怕孩子弄髒弄濕褲子而定時間把尿把屎;

過於溺愛縱容孩子, 電視一看半天、好吃的先給孩子吃或讓孩子獨食。

錯誤養育的後果:

孩子會沒主見、依賴性強, 獨立意識差, 不敢探索, 喜歡按部就班;自製力差、自私, 不懂顧及他人。

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主感?

鼓勵孩子探索嘗試, 只要保證安全, 沙子、石頭、草地、水坑……都是他們的快樂天地;

從孩子懂得抓取食物的第一天起,

就可以嘗試讓他們自己吃飯;

當孩子想自己穿衣穿鞋子時, 大人不要嫌麻煩, 要耐心等待孩子慢慢地從中獲得進步的成就;

不要幫孩子拿玩具, 孩子想玩什麼、想如何玩由他們自己決定;

不要強迫孩子定時拉尿, 也不要過早訓練如廁, 孩子的成長自有規律。

但是不要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主感而溺愛縱容孩子的各種放肆行為。

4~7歲, 主動感(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建立

錯誤的養育方式:

嘲笑孩子異想天開, 糾正孩子醜陋無厘頭的畫作;

擔憂孩子虛擬角色的扮演和虛擬遊戲的創造, 比如阻止孩子跟想像中的怪獸作戰、跟幻想中的小夥伴成為好朋友;

給孩子提供標準答案, 盲目否定孩子看似非正確的答案。

錯誤養育的後果:

孩子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 思維單一貧乏, 不愛思考, 熱衷標準答案、標準方法, 不愛探究不愛鑽研, 生活學習上喜歡生搬硬套、一成不變。

如何建立孩子的主動感?

經常稱讚孩子天馬騰空的想像力, 有時還可以參與到孩子的假想遊戲中, 不要糾正孩子各種“不像”的畫作;

面對孩子總是喜歡問“為什麼”的時候, 鼓勵他們先回答, 甚至還可以跟孩子一起尋找答案, 不要下意識地用標準答案回答他們, 說不定被大眾所接受的標準答案也並非最優的答案呢。 即使當孩子用他們稚嫩的小腦袋給出矛盾百出的答案時, 也不要輕易否決他們;

每天給他們閱讀書籍, 讓他們在童話的夢幻世界中翱翔。

7~12歲, 勤奮感的建立

錯誤的養育方式:

擔憂弄髒弄濕衣褲、擔心影響孩子的學習、擔心孩子“幫倒忙”……以潛意識的各種理由阻止孩子幫忙;

鼓勵孩子“走捷徑”,典型的例子是希望孩子提高寫作水準,不是通過積累閱讀,而是通過背誦各種作文範例;

把勤勞視為傻子愚笨的行為,主張投機取巧是人的智慧。

錯誤養育的後果:

孩子充滿自卑感、缺乏自信、不能完成任務、懶惰、熱衷投機取巧、走捷徑。

如何建立孩子的勤奮感?

凡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應該讓孩子完成,不催促不幫忙,大人要有萬般的耐心,鼓勵孩子的各種“幫倒忙”;

自己給孩子建立勤勞的榜樣,無論是勤勞工作還是勤勞做家務;

視勤勞為可貴的品格,建立只有勤勞才能獲取生活和事業的成功為正確的人生觀,以不勤勞懶惰為人生的羞恥。

最後,還要經常稱讚獨立完成各項工作的孩子,讓他們感受完成各種事情的成就感。

錯誤的養育方式:

擔憂弄髒弄濕衣褲、擔心影響孩子的學習、擔心孩子“幫倒忙”……以潛意識的各種理由阻止孩子幫忙;

鼓勵孩子“走捷徑”,典型的例子是希望孩子提高寫作水準,不是通過積累閱讀,而是通過背誦各種作文範例;

把勤勞視為傻子愚笨的行為,主張投機取巧是人的智慧。

錯誤養育的後果:

孩子充滿自卑感、缺乏自信、不能完成任務、懶惰、熱衷投機取巧、走捷徑。

如何建立孩子的勤奮感?

凡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應該讓孩子完成,不催促不幫忙,大人要有萬般的耐心,鼓勵孩子的各種“幫倒忙”;

自己給孩子建立勤勞的榜樣,無論是勤勞工作還是勤勞做家務;

視勤勞為可貴的品格,建立只有勤勞才能獲取生活和事業的成功為正確的人生觀,以不勤勞懶惰為人生的羞恥。

最後,還要經常稱讚獨立完成各項工作的孩子,讓他們感受完成各種事情的成就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