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昕薇FM」日本人端午節為什麼要掛鯉魚旗?

傾聽昕薇, 心心相印

主播簡介

馬延

四川新聞頻率FM106.1主播;80後海歸派;神秘而有野心的天蠍座。

短短的三日端午節小長假, 大家過得好嗎?

端午節,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 因仲夏登高, 順陽在上, 五月是仲夏, 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 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後來在戰國時期偉大的屈原在這一天抱石跳江自盡, 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的標籤將端午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依照傳統, 咱們中國人在端午這天家家戶戶門前都要掛上艾草菖蒲, 要吃粽子、賽龍舟。 這樣的傳統傳到了周邊的國家, 各個國家在端午這天也逐漸出現了各自的習俗與儀式。

今天的這期節目我們就來聊聊各個國家是如何過端午節的。

日本

每年的五月初五, 除了是端午節, 在日本, 這一天也是男孩節。

端午節咱們要掛菖蒲, 日本人要喝菖蒲酒。 而在日語中“菖蒲”和“尚武”諧音, 崇尚武力的自然是男孩子, 因此這一天也逐漸演變成男孩節了。 而為了讓男孩們茁壯健康的成長, 將來事業有成, 父母們會在家門口豎起鯉魚旗, 擺上武士偶像、盔甲和戰帽, 有望子成龍的意思。

掛鯉魚旗其實是源自於我國已經淡化了的端午節放鯉魚型風箏的習俗, 起源於"鯉魚跳龍門"的傳說。 鯉魚每年三、四月都要聚集在黃河中游的龍門處, 如果能逆流而上, 越過北山的瀑布, 就能出人頭地成為龍。 同時日本人也認為鯉魚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徵, 表達了父母期望子孫成為勇敢堅強的武士的願望。

為了祈禱上天照看好自己的孩子, 所以立起鯉魚旗以引起上天的注意。

鯉魚旗用布料按著鯉魚形狀做成中空式, 再在中空的鯉魚型上畫上嘴、眼、鱗及尾巴。 風吹來, 順著魚嘴穿過魚體, 把鯉魚旗吹得起起落落、鼓鼓脹脹,

讓鯉魚在空中搖來擺去。 每年的這個時候, 如果仰望日本的天空, 天空就像一泓碧水, 那無數的鯉魚旗就如無數條鮮活的鯉魚在水中自由遨遊。 風吹得鯉魚旗嘩嘩啦啦的作響, 好像是魚兒遊動時攪起的水聲。 魚兒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 迎著風吹來的方向不停地擺動著身軀, 不住地甩動著尾巴, 真像是已經遊到了瀑布跟前, 憋住了氣就要一跳了。

鯉魚旗分為黑、紅和青藍三種顏色,黑色代表父親、紅色代表母親、青藍代表男孩,家裡有幾個男孩就掛幾面青藍色鯉魚旗。不過如今的日本父母也會為女兒掛上鯉魚旗,因此每年這個時候走在日本街頭,看一家人院子裡掛了幾面鯉魚旗,就知道他家有幾個孩子了。

越南

越南人也是在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過端午節,他們在這一天的習俗是吃粽子、端午驅蟲。父母會給孩子們準備很多水果、身上戴五彩線編織的吉祥符,大人們會飲雄黃酒,並在小孩身上塗雄黃酒驅蟲。和我們吃粽子是為了不讓河裡的魚蝦咬食屈原大人的身體不同,越南人認為,吃粽子可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在越南,端午采藥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人們認為“端午草藥”最為靈驗,許多集市上有此藥專賣攤。

水果是越南端午的主角:他們認為吃水果是吃素,是對祖先的尊敬,而且可以幫助去除邪氣。父母會給孩子們準備很多水果。

此外,在端午節,越南父母會為子女準備糯米酒釀、黃薑糯米飯及桃、李、檸檬等幾種酸味食品和水果。南方一些地區讓子女食西瓜、芒果、煮雞蛋和飲椰汁,大人飲雄黃酒,並將雄黃塗在小孩頭、額、胸、臍各處以逐蟲。

許多地區的孩子用指甲草塗染手指和腳趾,佩戴由巫師用五色線繩編制的吉祥符以辟邪。節日清晨,越南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韓國

過端午的習俗從中國傳到韓國之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說到韓國的端午節,最具特色的要數他們的“江陵端午祭”了。這是由一連串的慶祝活動組成的慶典,其盛大的程度,非一般的節日可比。日程若從迎神祭算起,是連續五個晝夜(農曆五月初三到初七);若從山神祭開始到送神祭結束,則長達二十一天;若從釀神酒開始,更是長達月餘(四月初五到五月初七)。而對於一般的江陵市民而言,最熱鬧的還是從迎神祭到送神祭的這一個星期,整個市區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在巫祭和民俗活動之外,最吸引本地市民的端午祭活動是“亂場”。所謂“亂場”,是紛亂的市場,類似於中國的廟會。設在端午節前後十天的“亂場”,從餐飲到各類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可謂包羅萬象。江陵人喜歡到亂場購物,因為亂場是端午祭的一部分,這裡的物品也被認為具有某種神性。而正規活動結束後的商品集市,也正是購買廉價物品的好機會。對於在端午祭期間前來觀光的外國遊客而言,“亂場”上的商品雖然價格不菲,甚至較非節日期間昂貴一些,但因這裡雲集了來自韓國各地的特色產品,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裡將它們一網打盡,也未嘗不是一件樂事。

韓國端午並不吃粽子,更沒有龍舟比賽。過節期間,韓國家庭會吃艾葉糕等點心。

韓國端午節的特色食品是一種叫“車輪餅”的食物,是用蒸好的艾葉放在秈米面裡揉,一直到揉到面變成草綠色,然後做成車軲轆模樣。

今早在朋友圈裡聽到了一首老歌,節目最後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這首張懸的《模樣》。

掃描二維碼

關注喜馬拉雅昕薇FM

鯉魚旗分為黑、紅和青藍三種顏色,黑色代表父親、紅色代表母親、青藍代表男孩,家裡有幾個男孩就掛幾面青藍色鯉魚旗。不過如今的日本父母也會為女兒掛上鯉魚旗,因此每年這個時候走在日本街頭,看一家人院子裡掛了幾面鯉魚旗,就知道他家有幾個孩子了。

越南

越南人也是在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過端午節,他們在這一天的習俗是吃粽子、端午驅蟲。父母會給孩子們準備很多水果、身上戴五彩線編織的吉祥符,大人們會飲雄黃酒,並在小孩身上塗雄黃酒驅蟲。和我們吃粽子是為了不讓河裡的魚蝦咬食屈原大人的身體不同,越南人認為,吃粽子可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在越南,端午采藥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人們認為“端午草藥”最為靈驗,許多集市上有此藥專賣攤。

水果是越南端午的主角:他們認為吃水果是吃素,是對祖先的尊敬,而且可以幫助去除邪氣。父母會給孩子們準備很多水果。

此外,在端午節,越南父母會為子女準備糯米酒釀、黃薑糯米飯及桃、李、檸檬等幾種酸味食品和水果。南方一些地區讓子女食西瓜、芒果、煮雞蛋和飲椰汁,大人飲雄黃酒,並將雄黃塗在小孩頭、額、胸、臍各處以逐蟲。

許多地區的孩子用指甲草塗染手指和腳趾,佩戴由巫師用五色線繩編制的吉祥符以辟邪。節日清晨,越南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韓國

過端午的習俗從中國傳到韓國之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說到韓國的端午節,最具特色的要數他們的“江陵端午祭”了。這是由一連串的慶祝活動組成的慶典,其盛大的程度,非一般的節日可比。日程若從迎神祭算起,是連續五個晝夜(農曆五月初三到初七);若從山神祭開始到送神祭結束,則長達二十一天;若從釀神酒開始,更是長達月餘(四月初五到五月初七)。而對於一般的江陵市民而言,最熱鬧的還是從迎神祭到送神祭的這一個星期,整個市區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在巫祭和民俗活動之外,最吸引本地市民的端午祭活動是“亂場”。所謂“亂場”,是紛亂的市場,類似於中國的廟會。設在端午節前後十天的“亂場”,從餐飲到各類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可謂包羅萬象。江陵人喜歡到亂場購物,因為亂場是端午祭的一部分,這裡的物品也被認為具有某種神性。而正規活動結束後的商品集市,也正是購買廉價物品的好機會。對於在端午祭期間前來觀光的外國遊客而言,“亂場”上的商品雖然價格不菲,甚至較非節日期間昂貴一些,但因這裡雲集了來自韓國各地的特色產品,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裡將它們一網打盡,也未嘗不是一件樂事。

韓國端午並不吃粽子,更沒有龍舟比賽。過節期間,韓國家庭會吃艾葉糕等點心。

韓國端午節的特色食品是一種叫“車輪餅”的食物,是用蒸好的艾葉放在秈米面裡揉,一直到揉到面變成草綠色,然後做成車軲轆模樣。

今早在朋友圈裡聽到了一首老歌,節目最後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這首張懸的《模樣》。

掃描二維碼

關注喜馬拉雅昕薇F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