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騙補追查 吉利閒置15560輛電動汽車牽出知豆康迪歷史問題

近日, 一份《關於報送2015年度新能源汽車閒置車輛情況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的名單流出, 通知中的統計資料顯示, 涉及“車輛閒置”情況的企業共有69家, 涉及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共有50942輛。 其中, 關聯方及經銷商閒置數量有29661輛;終端使用者閒置21281輛;未提車數量為6093輛、已提車數量為15188輛。

關聯方及經銷商閒置車輛最多的企業是吉利汽車, 閒置數量達到了15560台。 這與2016年9月財政部流傳出來的騙補謀補企業名單數量相符,

去年那份騙補謀補企業名單中, 吉利汽車除了這15560輛關聯方及經銷商閒置車輛外, 還有6225輛新能源汽車涉嫌有車缺電, 險些被劃入第二檔處理名單中(僅次於第一類惡意騙補的4家企業)。

與去年9月流傳出來的騙補謀補企業名單不同的是, 去年的名單是按照企業統計的資料, 此次《通知》則是下發給個地方財政、發改委等相關部門, 是落實到地方情況統計的資料。

吉利汽車這15560輛關聯方及經銷商閒置車輛都集中在寧波地區(從浙江地區獨立出來單列一項), 吉利電動汽車在寧波地區銷售的車型主要還是與知豆和康迪的電動汽車。

而這些車輛直接銷售給個人用戶的並不多, 大多數都以分時租賃的方式銷售給了當地的汽車租賃公司, 如寧波青年優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左中右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寧波市小時代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等。

吉利汽車這些車輛之所以主要銷售給這些汽車租賃, 是因為很少有個人消費者會為這樣的產品買單, 有人開玩笑說“老年代步車賣出了小轎車的錢”。 知豆和康迪的電動汽車, 大小與目前市面上的老年代步車相仿, 動力電池換成了鋰電池, 補貼前售價動輒10幾萬。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於是拼命衝量的知豆、康迪, 只能把目標鎖定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市場。

其實現在已經有不少的老年代步車有升級的鋰電版本, 沒有補貼的售價也基本就在3-5萬之間, 只有知豆、康迪電動汽車的1/3-1/4。 那麼知豆、康迪這樣的企業通過與吉利合資進入國家新能源汽車目錄, 然後再將車輛銷售給相關的汽車租賃公司, 從而賺取的補貼就相當可觀了。

事實上, 左中右、寧波小時代這樣的電動汽車分時租賃企業本來就與康迪系出同門, 通過企業公開的資訊可以查詢到, 左中右、寧波小時代公司的主要股東鄧煜、施妙國等人也同樣是康迪的大股東。 所以這些電動汽車租賃公司能夠將電動汽車低價(月租399元等)租給消費者使用, 至於消費者如何使用, 以及運營如何產生收益, 租賃公司其實並不用太過費心。

知豆、康迪這樣的操作模式吉利顯然也很清楚,但是為了完成新能源汽車快速衝量的目標,吉利汽車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不過吉利很快發現國家開始對騙補、謀補現象進行調查,於是在2016年7月25日,吉利汽車發表申明將康迪和知豆剝離出吉利汽車,甩給了母公司吉利控股,並且還直白是因為補貼政策不利。

當時四部委的騙補調查還沒有出結果,為何要把給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帶來快速增長的知豆、康定劃清界限,吉利當時的做法似乎還有點邏輯不通,未售出的資產,為何就要公然指出對方的問題呢?騙補謀補追查結果一出來,所有的邏輯都通了,吉利如果不早早和康迪、知豆撇清關係,很可能就在“騙補”事件裡“中槍”了。

為了不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勢頭,國家對這一次“騙補”事件的處理基本就停留在敲山震虎階段,涉事企業除了第一檔蘇州吉姆西客車、蘇州金龍、深圳五洲龍、河南少林客車、奇瑞萬達貴州客車等企業收到了懲罰外。吉利汽車、知豆汽車、康迪汽車等並沒有什麼實質性損失。

而在吉利汽車將知豆、康迪的合資專案當做不良資產剝離給母公司之後,今年3月1日,知豆汽車(包含蘭州知豆、寧海知豆)拿到了發改委的第11張純電動汽車生產牌照。5月陸地方舟又拿到了發改委的第14張純電動汽車生產牌照,如果康迪電動汽車未來再拿個電動汽車生產牌照,更隱蔽的左手倒右手交易還在繼續,那麼在補貼時代最掙錢的可能還是這些低速電動車的升級企業了。

租賃公司其實並不用太過費心。

知豆、康迪這樣的操作模式吉利顯然也很清楚,但是為了完成新能源汽車快速衝量的目標,吉利汽車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不過吉利很快發現國家開始對騙補、謀補現象進行調查,於是在2016年7月25日,吉利汽車發表申明將康迪和知豆剝離出吉利汽車,甩給了母公司吉利控股,並且還直白是因為補貼政策不利。

當時四部委的騙補調查還沒有出結果,為何要把給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帶來快速增長的知豆、康定劃清界限,吉利當時的做法似乎還有點邏輯不通,未售出的資產,為何就要公然指出對方的問題呢?騙補謀補追查結果一出來,所有的邏輯都通了,吉利如果不早早和康迪、知豆撇清關係,很可能就在“騙補”事件裡“中槍”了。

為了不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勢頭,國家對這一次“騙補”事件的處理基本就停留在敲山震虎階段,涉事企業除了第一檔蘇州吉姆西客車、蘇州金龍、深圳五洲龍、河南少林客車、奇瑞萬達貴州客車等企業收到了懲罰外。吉利汽車、知豆汽車、康迪汽車等並沒有什麼實質性損失。

而在吉利汽車將知豆、康迪的合資專案當做不良資產剝離給母公司之後,今年3月1日,知豆汽車(包含蘭州知豆、寧海知豆)拿到了發改委的第11張純電動汽車生產牌照。5月陸地方舟又拿到了發改委的第14張純電動汽車生產牌照,如果康迪電動汽車未來再拿個電動汽車生產牌照,更隱蔽的左手倒右手交易還在繼續,那麼在補貼時代最掙錢的可能還是這些低速電動車的升級企業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