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最著名的六大草包將軍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 有著許多著名的將領, 他們在戰場上英姿颯爽。 但是, 也有許多有名的草包將軍, 下面讓我們一起探尋那些被稱作草包的將軍一生的經歷吧。

李廣利

叛國投敵被敵人殺

李廣利, 中山人, 西漢中期將領, 外戚, 漢武帝寵姬李夫人和寵臣李延年的長兄, 而李廣利則為貳師將軍征大宛, 後封海西侯。 李廣利數次出征大宛及匈奴等地, 戰績平庸。 征和三年(西元前90年), 李廣利出征匈奴前與丞相劉屈氂密謀推立李夫人之子劉髆為太子, 後事發, 劉屈氂被腰斬, 李廣利投降匈奴, 其家族滅。 征和四年李廣利投降匈奴一年後,

被殺。

鮮于仲通

打仗不行反拍馬屁的草包

名向, 字仲通。 漁陽縣人, 寄籍新政, 生於武周長壽二年 , 中年舉進士。 鮮于深得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賞識, 引為採訪支使, 委以心腹重事。 唐天寶初年, 鮮于向劍南節度使章仇推薦楊貴妃兄楊國忠。 楊借章仇之力, 得以覲見唐玄宗, 拜為朝廷參政命官。 天寶九載(750), 鮮於被推薦為劍南節度使。 天寶十載(751)唐朝在與南詔間的天寶戰爭中戰敗, 唐軍統帥鮮于仲通“僅以身免"。

王玄謨

失民心者失天下

王玄謨(388年-468年), 字彥德, 太原祁縣人, 南朝宋將領。 王玄謨早年投靠劉裕, 先後任從事史、武甯太守、汝陰太守、彭城太守, 但一直沒有出色表現, 聲名不顯。 450年, 劉宋北伐, 王玄謨擔任北伐先鋒,

但是所率部隊軍紀鬆弛, 任意殺戮搶掠, 大失民心;又固執拒諫, 致使軍士離心, 最終大敗而回。

李景隆

屢戰屢敗的將領

景隆(生卒年不詳), 小字九江, 盱眙人, 明朝將領, 曹國公李文忠之子。 李景隆早年襲爵曹國公, 常奉旨出京練軍, 後協助建文帝削藩。 靖難之役時, 李景隆被拜為大將軍, 率朝廷軍隊征討燕王朱棣, 結果先後在鄭村壩、白溝河被燕軍擊敗, 喪師數十萬, 以致攻守形勢逆轉, 最終被奪職召回。

袁應泰

荒唐指揮戰爭的將領

袁應泰(?-1621年), 字大來, 鳳翔人。 晚明官員, 東林黨人。 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 袁應泰下令打開閘門, 把太河水放入護城河, 壕溝的內側排列火炮, 嚴陣以待。 努爾哈赤水陸俱進, 攻下瀋陽, 再戰又下遼陽,

賀世賢、尤世功為亂箭射死, 童仲揆等赴援, 亦戰死。 袁應泰在遼陽城東北的鎮遠樓督戰, 城破之後, 舉火自焚死。

楊嗣昌

不堪忍受自殺身亡的將領

楊嗣昌字文弱, 一字子微, 自號肥翁、肥居士, 晚年號苦庵, 湖廣武陵人, 中國明朝後期大臣、詩人。 萬曆三十八年進士, 崇禎十年出任兵部尚書, 翌年入閣, 深受崇禎皇帝信任。 於崇禎十二年(1639年)以“督師輔臣”的身份前往湖廣圍剿農民軍。 他雖然在四川瑪瑙山大敗張獻忠, 但隨後被張獻忠致敵戰術牽制。 崇禎十四年張獻忠破襄陽, 楊嗣昌已患重病, 驚懼交加而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