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吃過這幾家餐廳,你才具備三裡屯網紅的基本姿勢!

三裡屯吸納了北京最潮的俊男靚女, 包攬全世界各地的美食, 也有著北京最多的網紅餐廳。 網紅餐廳的一個重要標誌是火遍朋友圈。 在網紅餐廳, 坐下來的少女們第一反應是拿起手機和閨蜜自拍, 併發個朋友圈:時光不老, 我們不散。 瞬間朋友圈收穫送贊幹部們的無數點贊。

小編在北27號吃蘭州菜的時候, 一起拼桌的一對陌生人在討論三裡屯麵館的面好不好吃, 這不是小編杜撰, 這是網紅店才有的待遇。

三裡屯“髒街”

樂三裡屯麵館:無法解釋的火爆

三裡屯麵館是三裡屯地區最早的網紅店, 早年雄霸各種美食排行榜, 撞星率最高的蒼蠅小館。 麵館原來在三裡屯髒街的民宅裡, 無時無刻不在排隊, 後來民宅改造, 搬到對面3.3大廈裡, 三裡屯麵館可能無法注冊商標, 名字改成了樂三裡屯麵館, 小小的空間擠了四十幾個人, 依舊不改排隊的風格。

小黃圈去吃過之後覺得太神奇了, 麵條沒有麥香和麩質的筋道, 爆炒的澆頭沒有鑊氣, 味道平庸, 為什麼會這麼火爆呢?

如果真的要去, 小黃圈有兩個不排隊的小貼士, 一是懷孕, 二是帶小孩。

桃園眷村:老油條也有春天①

去年3月, 一家主打24H的豆漿油條店在三裡屯太古裡開業了。 據說這個區域每平米每天租金大概40多塊錢, 在這個地方開豆漿油條店, 確實有點兒清新脫俗呢。 有人遠道而來, 經歷了人潮擁擠, 就為了嘗一口豆漿油條。

油條飽滿, 炸得焦香酥脆, 一碗鹹豆漿濃稠得像化不開的鄉愁, 如此得“妖豔”。

牆上一句“舉頭忘明月, 低頭思古鄉”, 就是一斤可以用來發朋友圈的情懷。 一首《詠豆漿》足以秒殺多少文藝小店:

何以身消磨

不為相思稠

但求韶華後

濃情仍如舊

三裡屯北27號

北27號:蘭州姥姥的手藝

“一家小館,館小一家”,北27號在三裡屯北區27號,將一個大房間一分為二,逼仄擁擠,只有20個餐位,轉身困難,門口為等位的吃貨們準備了幾排椅子,常常門外等位的比裡面吃飯的人還要多,非常喜感。

菜單裡8款前菜、3款主食、3款甜品、8款飲品,可選擇的菜品並不多,東西份量都偏小,所以每一桌都可以把能點的都點了,而且每一桌吃得東西都差不多,基本都是釀皮、秘制排骨、臊子面、甜醅子、杏皮水、牛奶雞蛋醪糟之類。好在每一款都地道好吃,多少蘭州人在這裡找到了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湊湊火鍋(三裡屯店):為呷哺呷哺的麻醬沸騰

湊湊火鍋還未正式對外營業,很多人已經提前聽其名、聞其聲,據說最初試營業的時候,開幾天,以內部調整的名義關門幾天,再開幾天,再關門幾天,如此反復,走的是網紅的路線,吊足我等吃貨的胃口。湊湊開業期間,等位一兩個小時才能吃到也不算稀奇事兒,隊伍綿延至今。

湊湊火鍋是呷哺呷哺開的一家定位中高端的臺式火鍋,網路資料人均是呷哺呷哺的2倍以上,小編去的那次人均吃到了呷哺呷哺的4倍+。湊湊的臺式麻辣鍋底在餐廳最有代表性,名為麻辣,實際辣度很溫和,重口味的吃貨肯定要失望了。玫瑰花瓣形狀的松板肉、棒棒糖形狀的海鮮丸,能看出來店家從食材品質到造型都花了心思,此外還提供呷哺呷哺店裡最受歡迎的那款麻醬。

最後小編給出虹磨房對湊湊火鍋的總結:不如去呷哺。

隆小寶:無法撫慰湖南人胃口的高逼格米粉店

2016年上半年大家被一家餐廳刷屏了,號稱全球設計排前多少名的餐廳,賣北京最高逼格的一碗湖南米粉,這家店就是隆小寶。經過一年的火爆排隊之後,熱度慢慢降下來,起碼現在飯點去吃有位置可坐了。

小吃和飲品還不錯,骨湯米粉系列並不能撫慰湖南人思鄉的胃口,湯底不夠鮮濃,澆頭不是現炒的,全部是複熱品,沒有鑊氣,米粉雖爽滑,但沒有米的香氣。小黃圈建議不如移步到SOHO 6號樓,吃百年老字型大小楊裕興的米粉。

美醉堂:無論人或食物,都是北京最嫩的燒鳥店!

開在通盈中心的一家很潮的燒鳥店,店內裝修像威士忌酒吧多過像燒鳥,90後老闆巨像林依輪,開業時找來日本師傅坐鎮,以備長炭燒烤作招牌。

試營業的時候小黃圈去探店,主打套餐的形式,燒鳥烤得極嫩,比漂亮可愛的服務員美眉還鮮嫩多汁!最近取消了套餐的形式,全部單點,種類不多,但依舊保持水準,無論人或食物,都是北京最嫩的燒鳥店。

雪崴:繼承了天婦羅之神的手藝與暴脾氣

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最有名的一個哏,NHK電視臺安排二十來歲的漂亮女孩跟早乙女學藝,兩星期之後考試,女孩炸了幾下天婦羅,結果早乙女在攝像機面前勃然大怒。早乙女說:你知道一條魚在所有的風浪裡成長,不被天敵吃掉,有多麼艱辛,最終才能長成一條這樣的魚;你知道一個漁民要多少年的經驗,才能好好地把一條魚捕撈上來;又有多少人拼了命,用最快的速度將這條魚送到餐廳裡;要有多少人的配合,才能做成一道美味的料理;你炸壞了這個東西,你對不起多少人的努力,就是因為你,把一條魚浪費了,堅決不能忍。

雪崴作為早乙女的徒弟,很好地繼承了天婦羅之神的手藝與脾氣,他的天婦羅炸漿薄,突出了食材的鮮味,讓人吃出天婦羅並不只是炸,還有蒸和煮的境界在裡面。雪崴的暴脾氣在製作的時候也顯現出來,不斷催促後廚出菜,朝後廚大罵東北髒話,這點讓食客比較分心。

三裡屯34號院

康二姐串串香:成都最牛串串香

康二姐串串香最早是成都的一家野攤兒,成都蒼蠅館子的代表,號稱成都串串香第一名,還有人稱之為“成都最牛串串香”,再加上登錄湖南衛視《天天向上》,這樣的串串店不火也難。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中午,小黃圈來到三裡屯34號院,抬頭就是康二姐串串香的招牌,簡單粗暴,不乏低調的霸氣。

串串麻辣入味,每簽6毛,往往一塊排骨四五根簽兒——有人說性價比高,其實並不是,兩個人輕輕鬆松幹掉130簽。除了煮得不夠軟的豆湯飯,康二姐串串香的小吃相比串串更值得推薦,比如嫩綿的腦花、韌勁兒十足的鹵鴨掌,最驚豔的還是雜醬面,有一種讓人吃過不忘的氣質,集合了義大利面的勁道、熱乾麵的乾爽。

貓西施甜品店:正人君子也忍不住吃的豆腐

在三裡屯南甲34號院內,還有美食大咖潘潘貓開的杏仁豆腐主題甜品店,裝修風格簡潔,純白的色調,便是最近流行的性冷淡風。

杏仁豆腐香濃嫩滑,如親芳澤,連小黃圈這樣從來不吃豆腐的正人君子,也忍不住點了好幾款甜品。

鰻步:哪裡來的自信讓人辦卡?

開業半年,火爆朋友圈的鰻魚專門店,網上大量水軍帖子,到底有多好吃?小黃圈去一探究竟。點了大碗活鰻魚飯,鰻魚瘦,切得太細,吃起來沒有滿足感,更吃不出是活鰻現烤的,米飯太濕太爛沒有香味,失敗!醬燒牛肉調的沙拉醬汁還算有新意,但是牛肉太老,失敗!

吃完結帳,服務員推銷辦卡,小黃圈說:“你們做得這麼難吃怎麼還好意思讓人辦卡?哪裡來的自信?”

領宴:浮於表面,欺負我們不懂吃粵菜咩!

專門做啫啫煲的領宴,是通盈中心最早火起來的店之一,各種公號寫文章推廣。

小黃圈去吃過後覺得完全不對路,好多啫啫是假啫,比如招牌的榴槤啫雞,這道菜和啫沒半點關係,雞肉煎熟再裹上一層榴槤肉,味道不融合。啫啫用的材料也不對,應該用紅蔥頭爆香鍋底的,換成了廉價的普通洋蔥,一點都不講究,欺負我們不懂吃粵菜咩!

雲竺私作:只求逼格,不求味道!

三裡屯北區26、27號樓成了文藝青年探店的新熱點,位於26號樓客從何處來旁邊的雲竺私作,名字似乎陌生,這是雲竺設計和私人做法合作的甜品店,甜品櫃下層是私人做法招牌的拿破崙,上層是私人做法專門為這家店定制的慕斯類甜品,連私人做法本店都沒有得賣。

小黃圈吃了抹茶拿破崙、蒙布朗和黃方(榴槤慕斯),拿破崙可能時間長了,酥皮已經被浸潤,變得不酥脆,說是抹茶,其實抹茶的味道被拖肥糖的味道掩蓋,一點都吃不出來,可惜。蒙布朗如果閉著眼睛吃,根本吃不出是蒙布朗,因為栗蓉連一點栗子的香甜味道都沒有。唯有黃方還可以,起碼有濃烈的榴槤香氣。

Bao house:每年只營業一個月的的任性釘子戶

Bao house位於瑜舍酒店與太古裡北區交接的廣場上,Bao house的售貨車如釘子戶般矗立在那裡,可售賣的東西不多,只有面、飯、麵包、甜品和飲品各幾樣,熟悉的朋友一看功能表就知道是食之陸柒的出品。

據說每年只營業一個月,小黃圈去年10月底去吃過一次,點了款懷舊潮州菜——龍穿虎肚飯,米飯比較一般,但菜真精彩,大腸包翻轉的鰻魚段,中間還有肉餡。吃完被告知是最後一天營業,再想吃,只能等今年10月份了。

①眷村是六十多年前國民黨遷台隨軍家屬在臺灣各地安居的村落,臺灣有上千個眷村,而桃園安置的數量最多,因而桃園眷村幾乎成為一種象徵。眷村的人來自大陸的東西南北,他們操著故土的口音,炊煙嫋嫋升起,是他們故鄉的美食。眷村美食是大陸隨軍家眷赴台之後,用六十多年的時間,留給這個世界的一部味覺歷史。

(本文由小黃圈APP內容團隊原創出品,如無授權,請勿轉載)

三裡屯北27號

北27號:蘭州姥姥的手藝

“一家小館,館小一家”,北27號在三裡屯北區27號,將一個大房間一分為二,逼仄擁擠,只有20個餐位,轉身困難,門口為等位的吃貨們準備了幾排椅子,常常門外等位的比裡面吃飯的人還要多,非常喜感。

菜單裡8款前菜、3款主食、3款甜品、8款飲品,可選擇的菜品並不多,東西份量都偏小,所以每一桌都可以把能點的都點了,而且每一桌吃得東西都差不多,基本都是釀皮、秘制排骨、臊子面、甜醅子、杏皮水、牛奶雞蛋醪糟之類。好在每一款都地道好吃,多少蘭州人在這裡找到了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湊湊火鍋(三裡屯店):為呷哺呷哺的麻醬沸騰

湊湊火鍋還未正式對外營業,很多人已經提前聽其名、聞其聲,據說最初試營業的時候,開幾天,以內部調整的名義關門幾天,再開幾天,再關門幾天,如此反復,走的是網紅的路線,吊足我等吃貨的胃口。湊湊開業期間,等位一兩個小時才能吃到也不算稀奇事兒,隊伍綿延至今。

湊湊火鍋是呷哺呷哺開的一家定位中高端的臺式火鍋,網路資料人均是呷哺呷哺的2倍以上,小編去的那次人均吃到了呷哺呷哺的4倍+。湊湊的臺式麻辣鍋底在餐廳最有代表性,名為麻辣,實際辣度很溫和,重口味的吃貨肯定要失望了。玫瑰花瓣形狀的松板肉、棒棒糖形狀的海鮮丸,能看出來店家從食材品質到造型都花了心思,此外還提供呷哺呷哺店裡最受歡迎的那款麻醬。

最後小編給出虹磨房對湊湊火鍋的總結:不如去呷哺。

隆小寶:無法撫慰湖南人胃口的高逼格米粉店

2016年上半年大家被一家餐廳刷屏了,號稱全球設計排前多少名的餐廳,賣北京最高逼格的一碗湖南米粉,這家店就是隆小寶。經過一年的火爆排隊之後,熱度慢慢降下來,起碼現在飯點去吃有位置可坐了。

小吃和飲品還不錯,骨湯米粉系列並不能撫慰湖南人思鄉的胃口,湯底不夠鮮濃,澆頭不是現炒的,全部是複熱品,沒有鑊氣,米粉雖爽滑,但沒有米的香氣。小黃圈建議不如移步到SOHO 6號樓,吃百年老字型大小楊裕興的米粉。

美醉堂:無論人或食物,都是北京最嫩的燒鳥店!

開在通盈中心的一家很潮的燒鳥店,店內裝修像威士忌酒吧多過像燒鳥,90後老闆巨像林依輪,開業時找來日本師傅坐鎮,以備長炭燒烤作招牌。

試營業的時候小黃圈去探店,主打套餐的形式,燒鳥烤得極嫩,比漂亮可愛的服務員美眉還鮮嫩多汁!最近取消了套餐的形式,全部單點,種類不多,但依舊保持水準,無論人或食物,都是北京最嫩的燒鳥店。

雪崴:繼承了天婦羅之神的手藝與暴脾氣

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最有名的一個哏,NHK電視臺安排二十來歲的漂亮女孩跟早乙女學藝,兩星期之後考試,女孩炸了幾下天婦羅,結果早乙女在攝像機面前勃然大怒。早乙女說:你知道一條魚在所有的風浪裡成長,不被天敵吃掉,有多麼艱辛,最終才能長成一條這樣的魚;你知道一個漁民要多少年的經驗,才能好好地把一條魚捕撈上來;又有多少人拼了命,用最快的速度將這條魚送到餐廳裡;要有多少人的配合,才能做成一道美味的料理;你炸壞了這個東西,你對不起多少人的努力,就是因為你,把一條魚浪費了,堅決不能忍。

雪崴作為早乙女的徒弟,很好地繼承了天婦羅之神的手藝與脾氣,他的天婦羅炸漿薄,突出了食材的鮮味,讓人吃出天婦羅並不只是炸,還有蒸和煮的境界在裡面。雪崴的暴脾氣在製作的時候也顯現出來,不斷催促後廚出菜,朝後廚大罵東北髒話,這點讓食客比較分心。

三裡屯34號院

康二姐串串香:成都最牛串串香

康二姐串串香最早是成都的一家野攤兒,成都蒼蠅館子的代表,號稱成都串串香第一名,還有人稱之為“成都最牛串串香”,再加上登錄湖南衛視《天天向上》,這樣的串串店不火也難。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中午,小黃圈來到三裡屯34號院,抬頭就是康二姐串串香的招牌,簡單粗暴,不乏低調的霸氣。

串串麻辣入味,每簽6毛,往往一塊排骨四五根簽兒——有人說性價比高,其實並不是,兩個人輕輕鬆松幹掉130簽。除了煮得不夠軟的豆湯飯,康二姐串串香的小吃相比串串更值得推薦,比如嫩綿的腦花、韌勁兒十足的鹵鴨掌,最驚豔的還是雜醬面,有一種讓人吃過不忘的氣質,集合了義大利面的勁道、熱乾麵的乾爽。

貓西施甜品店:正人君子也忍不住吃的豆腐

在三裡屯南甲34號院內,還有美食大咖潘潘貓開的杏仁豆腐主題甜品店,裝修風格簡潔,純白的色調,便是最近流行的性冷淡風。

杏仁豆腐香濃嫩滑,如親芳澤,連小黃圈這樣從來不吃豆腐的正人君子,也忍不住點了好幾款甜品。

鰻步:哪裡來的自信讓人辦卡?

開業半年,火爆朋友圈的鰻魚專門店,網上大量水軍帖子,到底有多好吃?小黃圈去一探究竟。點了大碗活鰻魚飯,鰻魚瘦,切得太細,吃起來沒有滿足感,更吃不出是活鰻現烤的,米飯太濕太爛沒有香味,失敗!醬燒牛肉調的沙拉醬汁還算有新意,但是牛肉太老,失敗!

吃完結帳,服務員推銷辦卡,小黃圈說:“你們做得這麼難吃怎麼還好意思讓人辦卡?哪裡來的自信?”

領宴:浮於表面,欺負我們不懂吃粵菜咩!

專門做啫啫煲的領宴,是通盈中心最早火起來的店之一,各種公號寫文章推廣。

小黃圈去吃過後覺得完全不對路,好多啫啫是假啫,比如招牌的榴槤啫雞,這道菜和啫沒半點關係,雞肉煎熟再裹上一層榴槤肉,味道不融合。啫啫用的材料也不對,應該用紅蔥頭爆香鍋底的,換成了廉價的普通洋蔥,一點都不講究,欺負我們不懂吃粵菜咩!

雲竺私作:只求逼格,不求味道!

三裡屯北區26、27號樓成了文藝青年探店的新熱點,位於26號樓客從何處來旁邊的雲竺私作,名字似乎陌生,這是雲竺設計和私人做法合作的甜品店,甜品櫃下層是私人做法招牌的拿破崙,上層是私人做法專門為這家店定制的慕斯類甜品,連私人做法本店都沒有得賣。

小黃圈吃了抹茶拿破崙、蒙布朗和黃方(榴槤慕斯),拿破崙可能時間長了,酥皮已經被浸潤,變得不酥脆,說是抹茶,其實抹茶的味道被拖肥糖的味道掩蓋,一點都吃不出來,可惜。蒙布朗如果閉著眼睛吃,根本吃不出是蒙布朗,因為栗蓉連一點栗子的香甜味道都沒有。唯有黃方還可以,起碼有濃烈的榴槤香氣。

Bao house:每年只營業一個月的的任性釘子戶

Bao house位於瑜舍酒店與太古裡北區交接的廣場上,Bao house的售貨車如釘子戶般矗立在那裡,可售賣的東西不多,只有面、飯、麵包、甜品和飲品各幾樣,熟悉的朋友一看功能表就知道是食之陸柒的出品。

據說每年只營業一個月,小黃圈去年10月底去吃過一次,點了款懷舊潮州菜——龍穿虎肚飯,米飯比較一般,但菜真精彩,大腸包翻轉的鰻魚段,中間還有肉餡。吃完被告知是最後一天營業,再想吃,只能等今年10月份了。

①眷村是六十多年前國民黨遷台隨軍家屬在臺灣各地安居的村落,臺灣有上千個眷村,而桃園安置的數量最多,因而桃園眷村幾乎成為一種象徵。眷村的人來自大陸的東西南北,他們操著故土的口音,炊煙嫋嫋升起,是他們故鄉的美食。眷村美食是大陸隨軍家眷赴台之後,用六十多年的時間,留給這個世界的一部味覺歷史。

(本文由小黃圈APP內容團隊原創出品,如無授權,請勿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