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大眾汽車在華建立第三家合資企業

6月1日,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于德國柏林正式簽署合資企業協定。 根據該協定,

合作雙方將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資企業, 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提供相關移動出行服務。

這意味著, 一家外資車企在中國不能超過兩家合資企業的限制被打破。

目前大眾在國內已經擁有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 按此前的合資政策, 大眾的合資名額已滿, 如果與江淮合資, 誕生第三家合資企業是不被允許的。

知情人士透露, 正是因為合作過程面臨政策障礙, 實際上, 從江淮和大眾在去年廣州車展的第一次接觸開始, 工信部就已獲得資訊。

“當時政策的制定, 更多是保護中國的汽車產業, 而從真正的市場經濟角度來看, 這些政策必然要放開。 ”知情人士透露, 江淮大眾成功牽手的背後, 是中國汽車產業從保護走向真正全面競爭的開始,

未來, 企業不是以保護而生存, 而是完全憑藉能力去生存。

當然, 政策的放開並非無限制, 其主要的原因之一, 江淮大眾瞄準的是新能源領域。 江淮大眾合資公司投資總額60億元。 合資公司成立後, 將立即著手準備規劃全新新能源汽車工廠的建設, 根據測算, 目標是年產量36萬輛規模產能。

根據計畫, 雙方將基於同意利用各自在傳統內燃機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和商務優勢, 在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的框架下, 深入探討合作模式, 成立一家研產銷一體的合資公司。 合資公司將設立一個新品牌, 且該品牌由合資公司擁有, 相關商標也將由合資公司註冊, 雙方將共同建立全新的合資工廠與研發中心。

合資公司的註冊資本共計20億元, 雙方各自出資10億元人民幣, 股比對等各占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總額的50%。 未來, 公司將以新能源汽車產品為基礎並在新能源整車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出行方案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 該協議還包括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研發與生產、互聯技術、大資料服務、二手車服務平臺服務及所有相關業務活動。

實際上, 在新能源領域, 此前就已經有繞道而行的情況。 如比亞迪和戴姆勒的合資公司模式, 雙方成立合資的是技術公司, 而不建立生產工廠。 這是符合此前的產業政策的。

戴姆勒提供整車設計和安全技術, 比亞迪則貢獻的是電池、電機與電控等技術,

雙方合資成立——深圳比亞迪新技術有限公司, 公司生產全新的合資品牌 “DENZA騰勢”。

業內人士認為, 大眾第三家合資公司獲批, 由此將推翻一家外資企業在華只能有兩個合資公司的限制, 而大眾和江淮的合資模式也將被業內拷貝, 進而可能推動政策的調整。

不過, 該業內人士同時認為, 汽車合資限制的產業政策, 初衷是保護本土產業, 此時放開, 也意味著, 中國車企已經有能力面對更多的挑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