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但它的好與競爭無關

童書媽媽全球教育新知專欄, 本篇聚焦芬蘭教育

成為童書媽媽讀書會一員之後, 讀書就成了每天的必修課。

當然, 並不是單純地讀那麼簡單。 以演講和寫作為主的輸出式的閱讀方式, 會逼著你在消化書目內容的基礎上, 發散出批判性思維, 長出自己的見解來。

5月份, 童書媽媽讀書會把關注視線轉向令世界側目的芬蘭教育, 北上廣三地讀書會同步閱讀了《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正式開讀之前, 我習慣性地先讀封面。 書名中間赫然寫著的四個大字“全球第一”, 副標題是“不讓孩子輸給世界”。

翻完封面,

一種焦慮感油然而生。 對芬蘭教育絲毫不瞭解的我猜想, 這一定是一本很雞血的書。

拼、贏、爭, 近有海澱, 遠有上海、香港, 再到韓國、美國, 我都能感受到。 拼贏爭, 似乎就是教育大環境的常態。 不爭, 哪來的競爭力嘛?

細細讀完這本書, 我競意外地發現, 芬蘭教育在世界舞臺上的確是一枝獨秀, 但它的好, 與競爭無關。

事實上, 有著全球競爭力的芬蘭教育, 恰恰是一個“不爭”的教育。 芬蘭教育的特別之處, 個個與競爭無關。

它是最均衡的教育

在英國, 以伊頓公學為代表的精英教育深入人心。 英國各大公學, 以占比僅1%的英國中學生, 獲取牛津50%、劍橋55%的名額。 牛津和劍橋也以高級官員、首相、科學家畢業生們星光熠熠。

在美國, 耶魯大學被比喻為總統的搖籃, 哈佛大學因幾十位諾貝爾獎得主、普利策獎得主、科學家和元首而成為莘莘學子心目中的聖地。

根據高等教育的公認標準, 適齡人口入學率在15%以下者稱為精英教育。

有人曾嘗試用著名的二八定律來解釋精英教育現象。 簡單概括,

就是把80%的社會和教育資源, 分給已經很優秀的20%的學生, 而剩下的80%的非資優生, 分得剩下的20%教育資源。

作為一個中國家長,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走一條精英式的道路, 考上一所以培養精英為特色的大學, 從事極為體面的代表精英的職業。

我們都想讓孩子當“學霸”, 而不想讓孩子當“學渣”。 每個孩子的成長, 都帶著父母長輩對他的萬千期待。

把目光轉向芬蘭, 這種被許多主流國家篤信的精英教育, 絲毫沒有影響到芬蘭。

作為一個人口小國, 芬蘭看到的不是那一小部分精英, 而是那更寶貴的值得關注的大多數。

芬蘭教育極為均衡。 政府將社會和教育資源傾注于廣大學生, 而非少數的資優生。

芬蘭教育的均衡, 首先體現在地域上。

在城外20公里的一所迷你小學裡, 全校只有15位孩子, 但學校應有的設施一樣都不缺。 這所學校不會因為地理位置的偏僻而少了任何資源。 一樣的工藝課設備, 一樣的編織、縫紉工具, 一樣可以乘坐計程車上下學, 享受免費的溫熱午餐、課本、教具。

在郊區的鄉鎮小學裡, 孩子一樣可以學習多種語言, 張口就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語與客人交流。

哪怕是偏到不能再偏的極地邊疆, 都有一樣優質的師資、圖書館和基礎設施。 北極圈的孩子享受到的資源和都市的孩子不相上下。

在芬蘭, 不論是天賦異稟的孩子, 還是智商平平的孩子, 他們都可以坐在同一個教室裡, 享受同樣優質的教育內容。

芬蘭教育主張“不讓一個人掉隊”。

他們相信, 眼睛裡不能只看到精英, 而應該重視每一個孩子。

它是最具生活價值的教育

一到教室, 就看到一位男生正在專注踩著縫紉機, 為外套繡名字、縫拉鍊。 他們專注的表情和認真態度, 絕不亞於打電動玩具的神情。

工藝課

在芬蘭小學基礎教育中, 工藝課程。

通 往 幸 福 的 家 庭 教 育

通過童書媽媽分享好東西

敬 請 聯 系

QQ 63330426

MAIL ts-mama@qq.com

分享 | 好書 | 好觀念 | 好夏令營 | 好親子行

好設計 | 好玩具 | 好文創 | 好製造

工藝課程。

通 往 幸 福 的 家 庭 教 育

通過童書媽媽分享好東西

敬 請 聯 系

QQ 63330426

MAIL ts-mama@qq.com

分享 | 好書 | 好觀念 | 好夏令營 | 好親子行

好設計 | 好玩具 | 好文創 | 好製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