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軍500人被全殲,竟派山地戰專家怒懟八路軍,結果吃了大虧

在1939年11月7日, 一名日軍中將阿部規秀在太行山黃土嶺戰鬥中被一名年僅18歲的八路軍迫擊炮手兩發炮彈擊中當場身亡。 據此日本的《朝日新聞》不禁發出了“名將之花, 凋謝在太行山上”的哀歎。 而我們這名年輕的八路軍迫擊炮手, 名叫李二喜。

1939年11月3日, 八路軍部隊在河北淶源縣雁宿崖全殲了日軍500餘人。 這讓剛剛升任只有1個月的中將的日軍“蒙疆駐屯軍”司令官兼第2混成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暴跳如雷, 於第二天親自率領其旅團主力向晉察冀1分區迅猛撲來, 想找到八路軍主力進行決一死戰。 阿部規秀很有名氣在日軍中被稱為“山地戰專家“素有“名將之花”的美譽。

當時察冀軍區司令員見日軍來的匆忙, 準備利用日軍急躁的心理打一場圍殲戰。 戰鬥埋伏地點還是設置在太行山黃土嶺, 黃土嶺地勢險要, 易守難攻, 中間只有一條峽谷僅有數百米深。

我軍打算要讓日軍在此連栽兩個跟頭, 有來無回。 11月7日下午3時, 日軍急行軍到達黃土嶺峽谷, 八路軍迅速將敵寇包圍在上莊子和黃土嶺之間的兩公里地段。

戰鬥打響後之後, 迎接日軍阻擊任務的1團團長陳正湘通過望遠鏡觀察到在一個叫教場的小村子附近,

有一群腰挎戰刀的日軍指揮官在一座獨立小院進進出出, 而小院100米左右的一個小山包上, 有一群身穿黃呢大衣的日軍也舉著望遠鏡在觀察戰況形式。

陳正湘將軍

陳正湘做出準確判斷, 小院是敵指揮所所在, 小山包是敵觀察哨。

他命令軍分區炮兵連連長楊九秤率部快速上山, 在團部指揮所的左側進行隱蔽構築炮兵陣地。

在炮兵進入戰鬥火線後, 楊九秤領著迫擊炮手李二喜到陳正湘所在的指揮所領受戰鬥任務, 陳正湘指著觀察到兩處目標詢問迫擊炮能否直接打掉,

楊九秤眯著眼睛目測了距離後, 拍著胸脯說:“直線距離大約800米, 在有效射程之內, 保證能幹掉”。 回到炮兵陣地後, 楊九秤讓李二喜迅速就位, 以最快速度調校炮位, 測距定向。 陳正湘一聲令下, 李二喜手起彈出——“哐、哐”, 兩發炮彈帶著呼嘯聲, 如同飛鳥一樣鑽進了小院子內, 隨後他熟練地調轉炮口, 沖著小山包上的日軍指揮官又是“哐、哐”兩聲打出兩發炮彈。 等炮火硝煙散開後, 陳正湘通過望遠鏡看到小院子日軍亂成了一鍋粥, 而小山包上的敵人拖起屍體和傷患狼狽撤離。

小院指揮所遭受到炮彈攻擊,讓日軍顯得異常憤怒,他們集結優勢兵力向黃土嶺發起突圍行動,卻遭到我八路軍的迎頭痛擊。事後,八路軍並不知道炸死的是什麼人,直到幾天後從日軍廣播和報紙上才知曉,在黃土嶺被擊斃的是日軍阿部規秀中將。

而作為操炮的李二喜卻不知道,他已經創造了一個抗日傳奇,倒在自己炮口下的是抗戰期間八路軍打死的日軍最高級別將領。而當年他用來擊斃阿部規秀的那門迫擊炮,如今成為了國家一級文物,陳列在北京軍事博物館中供人參觀。

小院指揮所遭受到炮彈攻擊,讓日軍顯得異常憤怒,他們集結優勢兵力向黃土嶺發起突圍行動,卻遭到我八路軍的迎頭痛擊。事後,八路軍並不知道炸死的是什麼人,直到幾天後從日軍廣播和報紙上才知曉,在黃土嶺被擊斃的是日軍阿部規秀中將。

而作為操炮的李二喜卻不知道,他已經創造了一個抗日傳奇,倒在自己炮口下的是抗戰期間八路軍打死的日軍最高級別將領。而當年他用來擊斃阿部規秀的那門迫擊炮,如今成為了國家一級文物,陳列在北京軍事博物館中供人參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