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端午節如何養生呢?

端午節如何養生呢?中醫告訴你端午節養生保健要做8件事。

1.吃粽子

端午節粽子主料:糯米, 為禾本科草本植物糯稻的種子。 味甘、性溫, 入脾、胃、肺經;具有益肺氣、補中益氣, 健脾養胃, 止虛汗之功效。

糯米有收澀作用, 對尿頻, 盜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

主治:脾胃虛弱, 體倦乏力, 少食, 腹瀉;氣虛自汗。

竹葉甘, 淡, 寒。

主治:熱病心煩口渴, 咽喉炎, 口腔炎, 牙齦腫痛, 心火織盛引起的口舌生瘡, 尿少赤黃色。 還可以清熱除煩;用於熱瘍煩熱, 心煩不寐, 小兒夜啼。

另配料可以隨意選用, 有大棗、榛子、苡米、花生、蓮子、芡實......也都有滋補保健。

2.掛香囊

我國很多地方有端午節掛香囊的習俗, 也是一種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自製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藥有蒼術、藿香、吳茱萸、艾葉、肉桂、砂仁、白芷, 每味各兩克, 另外再加1克丁香。 將這幾味中藥研細, 然後放在緻密的布袋中, 縫合好。 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際或肚臍處,

也可以把香囊掛在門口、室內或車內。

這幾味中藥, 中醫認為有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通九竅的功能, 從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3.懸倉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 在端午節, 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家家都灑掃庭除, 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 懸於堂中。 中醫學上以艾入藥, 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 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4.喝雄黃酒

酒醫史淵源《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 屑蒲根, 和酒飲之, 謂之雄黃酒。 我國民間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說, 認為辰屬龍, 辰時正是群龍行雨之時, 在端午節早晨擺雄黃酒宴, 是百姓企盼出現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好年景。 ”

製備雄黃酒的方法很簡單, 用於成人飲用的, 則取微量經過水飛處理的雄黃細粉, 現行藥典規定內服用量為0.05克~0.1克放入一隻小碗或小杯中, 再加入15毫升~20毫升白酒, 用筷子將其攪溶, 再將上層帶有微紅黃色的酒液倒入定量白酒中, 碗底或杯底的沉澱物則棄之不用, 飲用量約15毫升左右。

5.煮大蒜, 能殺毒滅菌, 熟食能清腸胃毒素, 疏通血脈。 端陽節早晨, 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煮食新蒜頭, 以疏通血脈, 消毒滅菌。

6.滾吃雞鴨鵝蛋

全國各地均為流行。 端午早晨, 東北一帶是由長者將煮熟的雞鴨鵝蛋放在兒童的肚皮上滾動, 然後剝皮讓兒童吃下, 據說這樣做可免去兒童的肚子疼, 實則為節日的一種嬉兒遊戲。 中醫認為, 雞、鴨、鵝蛋藥性不同, 人們最好根據自身體質選擇。 雞蛋性平, 適合大多數人吃, 尤其是營養不良時吃雞蛋可恢復體力。 但蛋白不易消化,老年人和腸胃不好的要少吃。鴨蛋性涼,長痘、上火時吃可以清熱解毒。體質寒涼、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鵝蛋性溫,中醫認為可補中益氣,老年人、體虛的人可吃鵝蛋補身。

7.吃五黃

端午節裡為何要吃“五黃”?專家說,這是江南一帶的習俗,黃色在中國文化中是一種尊貴的顏色,五月麥熟,也是豐收景象,帶有吉祥意味;雄黃之黃,克殺邪毒,也有驅除五月氣候中邪氣的作用。所以說,吃“五黃”的目的是驅邪毒、求吉祥。

一拍靈拍痧板養生經絡拍莎掌矽膠腿部錘子捶背器敲背敲打錘按摩棒 ¥199 購買

端午節最大的風俗就是吃,古代南京和蘇州、常州、杭州都吃‘五黃’,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這就是‘五黃’。在端午節的中午,最適宜吃五黃餐,就是把五種黃色食物混在一起吃。因為中醫理論認為,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可利用端午節節氣的力量,抑制黴運、提升自己的精力。

8.賽龍舟

洗龍湫水 龍湫水也就是龍舟競渡過的水,人們認為那是好水、活水,故常有喜喝龍湫水、洗龍湫水浴的習俗,民間也就有“五月節洗龍湫水”的俗語流傳。

除了“五黃”以外,南京還有“五毒”的說法,專家說:“端午節是5月5日,5月是獨月,5日是獨日,在獨月獨日那是‘毒氣’沖天,所以端午這天要注意防五毒,‘五毒’是毒蛇、蜈蚣、蜘蛛、壁虎、癩蛤蟆,所以南京還有一道菜叫‘炒五毒’,哪五樣菜呢?是銀魚、蝦米、茭菜、韭菜和黑豆腐乾放在一起炒,是端午節要吃的”。

端午節,傳統習俗有吃粽子、懸艾草、掛香囊、戴五彩線……細細品味,幾乎每個習俗都可以找到健康的根源。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閱歷的豐富,我們會越來越感慨古人的睿智,他們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寶貴的傳統習俗。

但蛋白不易消化,老年人和腸胃不好的要少吃。鴨蛋性涼,長痘、上火時吃可以清熱解毒。體質寒涼、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鵝蛋性溫,中醫認為可補中益氣,老年人、體虛的人可吃鵝蛋補身。

7.吃五黃

端午節裡為何要吃“五黃”?專家說,這是江南一帶的習俗,黃色在中國文化中是一種尊貴的顏色,五月麥熟,也是豐收景象,帶有吉祥意味;雄黃之黃,克殺邪毒,也有驅除五月氣候中邪氣的作用。所以說,吃“五黃”的目的是驅邪毒、求吉祥。

一拍靈拍痧板養生經絡拍莎掌矽膠腿部錘子捶背器敲背敲打錘按摩棒 ¥199 購買

端午節最大的風俗就是吃,古代南京和蘇州、常州、杭州都吃‘五黃’,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這就是‘五黃’。在端午節的中午,最適宜吃五黃餐,就是把五種黃色食物混在一起吃。因為中醫理論認為,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可利用端午節節氣的力量,抑制黴運、提升自己的精力。

8.賽龍舟

洗龍湫水 龍湫水也就是龍舟競渡過的水,人們認為那是好水、活水,故常有喜喝龍湫水、洗龍湫水浴的習俗,民間也就有“五月節洗龍湫水”的俗語流傳。

除了“五黃”以外,南京還有“五毒”的說法,專家說:“端午節是5月5日,5月是獨月,5日是獨日,在獨月獨日那是‘毒氣’沖天,所以端午這天要注意防五毒,‘五毒’是毒蛇、蜈蚣、蜘蛛、壁虎、癩蛤蟆,所以南京還有一道菜叫‘炒五毒’,哪五樣菜呢?是銀魚、蝦米、茭菜、韭菜和黑豆腐乾放在一起炒,是端午節要吃的”。

端午節,傳統習俗有吃粽子、懸艾草、掛香囊、戴五彩線……細細品味,幾乎每個習俗都可以找到健康的根源。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閱歷的豐富,我們會越來越感慨古人的睿智,他們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寶貴的傳統習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