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代明帝漢武帝的功與過

漢武帝大一統的主要措施:

一、政治方面:
1、採納主父偃的建議, 頒佈“推恩令”解決諸侯國問題, 加強中央權威。
2、破格錄用有真才實學的人如董仲舒、桑弘羊等, 輔佐朝政。
3、任用“酷吏”, 嚴厲打擊地方豪強。

二、經濟方面:
1、將煮鹽鑄鐵造錢權利收歸於國家, 統一鑄造五銖錢, 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
2、打擊大商人和高利貸者, 增加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

三、思想文化方面:
1、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儒家思想從此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2、在長安興辦太學, 在地方興辦學校, 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四、在軍事方面:
1、派衛青、霍去病率領大軍,

進擊匈奴, 奪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西元前119年派衛青、霍去病率領漢軍主力在“漠北戰役”, 取得戰略決定性的勝利, 解除了匈奴對於北方長期的威脅。
2、進軍西南, 平定閩粵。 設立郡縣加強與內地的聯繫;
3、派張騫出使西域, 打通與西域各國交往通道。 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

漢武帝的過失:
1、漢武帝好大喜功, 連年征戰, 耗得國庫空虛;
2、漢武帝迷信神仙方術屢屢受騙, 封禪求仙揮霍無度;
3、“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的文化專制不利於文化多樣性的發展。
4、漢武帝外儒內法, 權力欲望極強, 迷信自我意志;他聽信讒言、妄用奸佞, 使可憐的衛皇后和皇太子死在奸臣小人之手, 成為千古冤案。
5、開疆拓土, 征伐匈奴致使稅賦徭役繁重,

農民大量破產流亡。 各地爆發了農民起義。

由於其皇帝的身份, 只要其有所涉及, 都會產生比普通人大得多的功過影響。 漢武帝晚年社會動盪, 幾乎成為危局。 面對自己造成的危局, 他深刻反省。 頒發《輪台罪己詔》以檢討承認過失,

並且停止征伐, 實行休養生息的寬民政策。

雖然在統治的後期犯了一過錯,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 漢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總體而言是功大於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