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白衣飄飄的年代,宋朝的黃金周》

提起宋朝的節假日, 我說的是北宋時期, 他們居然也有七天的假期。 宋太宗(939年—997年)年始, 歷年元日既春節, 放假七天。 北宋有三個七天假:春節、冬至、寒食。 總體來說, 北宋的七天黃金周, 除宋仁宗和宋神宗時期的春節假期是五天外, 宋太宗、宋真宗、宋英宗、宋哲宗年間都是七天假期。

宋朝有54個“國定節日”, 但放假的只有18天, 每逢中秋、重陽、端午、七夕也放假, 一般是放假一天。

有趣的是, 為什麼宋仁宗年間將七天假期減為五天呢?緣由是勤勉的包拯大人上書皇上“每節假七天, 廢事頗多。 請令後, 只給假五日”。 可是其他官吏並非像包大人那麼日理萬機,

多數官員, 大抵覺得五天假少了些“楊柳岸, 曉風殘月”的美妙時分, 他們想法設法請假或出工不出力, 不得已, 宋哲宗繼位後就恢復了七天假日。

當然, 在很大程度上講, 假期的長短是與經濟發展水準相關的。 當時的北宋年財政收入最高曾達到16000萬貫文, 其中後期也在8000到9000萬貫文。 在1078年到1085年神宗年間, 城市化率就已達到30%, 而後來的所謂“康乾盛世”不過9%。

除了經濟基礎的支撐, 另一個非常重要因素就是社會穩定, 人民安居樂業。 和平的環境, 殷實的收入, 無疑促進了北宋休閒業繁榮, 尤其是在都市, 酒綠燈紅, 輕歌曼舞。 長假, 人們當然去遊冶有時間去酒肆歌樓消費;有了閒暇時間, 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們,

坐而論道且又起而行之, 去行吟於山水間, 游遍芳叢把酒問東風作詩賦詞, 進而在浩瀚的中國文學星空裡才有了宋詞這顆璀璨的明珠。

後來大宋南遷, 1142年, 宋金議和的翌年, 南宋天下太平, 宋高宗大赦天下, 春節放假, 但是只有五天了, 不過這也不錯了, 沒有了戰火, 不多久, 臨安城、十裡秦淮又複昔日汴京花團錦簇繁華景。

不過, 若穿越千年回宋朝, 我寧願留在北宋。

畢竟那裡有佳期七天呢。

注:資料參閱《元豐九域志》《續資治通鑒長編》《宋史》;宋代主要貨幣為銅錢, 銅錢的基本單位為“文“, 和“貫(緡)“, 一貫合1000文。 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