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山東三千多年古縣,孫臏曹植都出生在這裡,但名字你不一定認識

歷史追溯

鄄「juàn」城隸屬於山東省菏澤市, 西北兩面跨黃河與河南省毗鄰, 因境內有鄄邑、鄄城而得名。

關於鄄城的史學記載可以追溯到五帝時期。

《太平寰宇記》載:“濮州, 今治鄄城縣。 古昆吾舊壤, 顓頊遺墟。 ”

《呂氏春秋》載:“堯葬谷林, 舜耕於曆山, 陶於河濱, 漁于雷澤。 谷林、曆山、雷澤均在縣境。

《左傳》載:茫茫禹跡, 畫為九州。 夏商時天下分為九州。 鄄城屬古兗州之域。

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 為衛國鄄邑。

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 屬齊國甄邑「甄, 讀juàn, 鄄的異體字」。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 改甄邑為鄄城。

後來, 鄄城也逐漸定型。

歷史文化

鄄城歷史悠久, 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素有「古鄄」之稱。 人類遠古先祖華胥、伏羲、女媧、顓頊、堯、舜曾長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山海經》中記載:“雷澤有雷神, 龍首人頰, 鼓其腹則雷, 故曰“雷澤”, 《太平御覽》載:“大跡出雷澤, 華胥履之, 生伏羲”。 中國神話中的雷澤正處在鄄城縣境內,

因此鄄城是中國龍文化的發祥地。

《呂氏春秋》載:「堯葬谷林」, 自古就有「堯王虛葬八百墓, 唯有真身在谷林」之說;《史記》記載:「舜耕曆山, 漁雷澤、陶河濱」, 因此鄄城又是著名的堯舜之鄉。

在東漢末年, 曹操任兗州牧, 在鄄城屯兵四十萬, 並以鄄城為根據地完成了統一中原大業。 黃初二年, 封曹植為「鄄城王」, 因此鄄城又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悠久的歷史文化, 使其境內存在著大量的文物古跡: 華胥部落遺址、雷澤湖、帝堯陵、丹朱城、舜耕曆山遺址、孫臏故里、孫臏墓、億城寺、羊左全交合葬墓、莊子釣魚臺、城濮之戰古戰場、東漢亙古泉、陳王讀書台、葵丘會盟台、劉忠古墓群、蘇氏家祠、蘇禦史牌坊、舜王城等。

歷史人物

堯:中國上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

被後世尊為帝, 列入“五帝”。 堯陵位於鄄城縣富春鄉谷林寺。

孫臏:生卒年不詳, 齊國鄄邑人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 兵家代表人物。

孫臏畫像

汲黯:字長孺, 西漢濟陰郡鄄城縣人, 官至中大夫。 武帝稱讚其為“社稷之臣”。

吳隱之:東晉濮陽鄄城人, 官至度支尚書,

著名廉吏, 做官清正廉潔, 曾賦《貪泉》詩一首明志。

曹植:字子建, 沛國譙人。 生於山東鄄城(今舊城鎮), 一說生於莘縣朝城, 曹操第四子。 建安時期文壇鉅子。

曹植畫像

王仙之:唐濮州鄄城(今鄄城縣舊城)人。 唐末農民起義領袖。

李迪:字復古, 先祖為趙郡人,

後遷家至濮州。 真宗景德二年, 舉進士第一, 曆通判。 後來兩度官至宰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