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朱元璋晚年嗜殺成性,心狠手辣到底為哪般

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 朱元璋在晚年變得嗜血成性, 一個個開國元勳被殺得沒剩幾個, 讓後人唏噓不已。

不過, 朱元璋為何變得如此嗜殺成性呢?

有一種說法是, 朱元璋深知, 自己之所以能坐擁天下, 靠的就是身邊那些南征北戰的功臣, 只可惜自己的太子皇孫並不爭氣, 一個個柔弱溫順, 他擔心萬一哪天自己駕鶴西去, 這群功臣勢必謀逆造反。

據史書記載, 太子朱標見朱元璋如此橫徵暴斂、嗜殺成性,

便多次勸誡父親。

然而, 有一天, 朱元璋故意根一根長滿尖刺的荊棘條仍在他面前, 讓他撿起來, 朱標見狀欲撿, 卻一時竟無從下手。

朱元璋笑道:“不好撿起來吧?假如我幫你把上面的荊棘削光磨平, 那不就很容易撿起來了嗎?我現在所殺的人, 都是以後會威脅你皇位的人, 我把他們都除盡了, 其實就是為你造福。 ”

可見, 朱元璋嗜殺功臣, 是有為確保自己皇子皇孫皇位, 穩固大明江山的考慮。

但也有一種說法是, 出身草莽的朱元璋本身就仇視權貴, 早年低賤的平民生活經歷, 讓他嘗遍了這個不公平世界的苦味, 他始終相信, 要想建立一個清明的天下, 只能用強硬的手段, 殺一儆百。

朱元璋曾說:“奈何胡元以寬而失, 朕收平中國, 非猛不可。 ”換言之, 濫殺只是表像, 以嚴治國才是根本, 王子犯法, 與庶民同罪。

例如, 在打拼天下時, 有一陣子糧食特別緊張, 朱元璋下達嚴厲的禁酒令, 違者當斬。 然而有一個人卻沒把這當回事, 竟公開飲酒作樂, 這個人就是大將胡大海的兒子。

要知道, 當時胡大海正領兵在前線作戰, 眾將士紛紛以此為由向朱元璋陳情, 饒其子一命。 但朱元璋根本就沒有猶豫, 大怒道:“寧可胡大海反了, 不可壞我號令!”親手持刀把胡大海之子砍了。

在歷史上, 開國功臣大抵有這樣的心理, 那就是天下是他們一起用血肉之軀打拼下來的,

皇帝是他們同患難共生死的戰友, 如今天下太平了, 榮華富貴就是理所應當的, 那些所謂的法令條文不過是管束小民的, 與自己毫不相干。

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 朱元璋根本就不這樣認為。

洪武六年, 朱元璋敕令工部專門鑄造了申戒公侯的鐵榜, 規定凡是公侯仗勢淩人,侵吞他人田產財物者,或者私托門下、隱蔽差徭者,一律當斬。

最後一種說法是,朱元璋晚年患有變態的被害妄想症,嗜殺功臣正是出於對被害心理的恐懼。

早年的朱元璋吃盡了世間百味,無論是低賤的出身、惡劣的生活環境,還是艱辛的戰鬥、慘烈的犧牲,這一切都給他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創傷,讓他久久不能忘卻。

我們都知道,但凡早年有所缺憾的人,一旦得勢後會瘋狂地彌補早年的缺失,例如因貪污受賄身陷牢獄的貪官們,很大一部分就出身貧苦的農村,他們做官的目的就是一享榮華富貴,似乎是窮怕了,貪婪成性,胃口怎樣都喂不飽。

朱元璋在黃袍加身之後,巨大的現實落差讓他恍若如夢,以至於他會常常質疑這種現實存在,唯恐美夢成為泡影,得而復失。於是,自卑、恐懼、各種危機意識一起佔據他的內心,長此以往,朱元璋便時常歇斯底里,舉止瘋狂。

於是,他開始到處安插耳目,遍佈特務網,但心裡依舊是惴惴不安,在這種日益加劇的恐懼感的壓迫之下,他開始想到了一種極端的方法,那就是從肉體上將假想敵消滅,一勞永逸。

梟示、淩遲、剝皮、抽筋,以及刷洗、抽腸、黥刺、剕、劓、閹割、挑膝蓋等名目繁多的酷刑折磨,顯然能夠看出,晚年的朱元璋已經淪落為以嗜殺為樂來填補精神空虛的虐待狂了。

規定凡是公侯仗勢淩人,侵吞他人田產財物者,或者私托門下、隱蔽差徭者,一律當斬。

最後一種說法是,朱元璋晚年患有變態的被害妄想症,嗜殺功臣正是出於對被害心理的恐懼。

早年的朱元璋吃盡了世間百味,無論是低賤的出身、惡劣的生活環境,還是艱辛的戰鬥、慘烈的犧牲,這一切都給他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創傷,讓他久久不能忘卻。

我們都知道,但凡早年有所缺憾的人,一旦得勢後會瘋狂地彌補早年的缺失,例如因貪污受賄身陷牢獄的貪官們,很大一部分就出身貧苦的農村,他們做官的目的就是一享榮華富貴,似乎是窮怕了,貪婪成性,胃口怎樣都喂不飽。

朱元璋在黃袍加身之後,巨大的現實落差讓他恍若如夢,以至於他會常常質疑這種現實存在,唯恐美夢成為泡影,得而復失。於是,自卑、恐懼、各種危機意識一起佔據他的內心,長此以往,朱元璋便時常歇斯底里,舉止瘋狂。

於是,他開始到處安插耳目,遍佈特務網,但心裡依舊是惴惴不安,在這種日益加劇的恐懼感的壓迫之下,他開始想到了一種極端的方法,那就是從肉體上將假想敵消滅,一勞永逸。

梟示、淩遲、剝皮、抽筋,以及刷洗、抽腸、黥刺、剕、劓、閹割、挑膝蓋等名目繁多的酷刑折磨,顯然能夠看出,晚年的朱元璋已經淪落為以嗜殺為樂來填補精神空虛的虐待狂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