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應該如何評價拿破崙?

有一個已經被問爛了的問題, 就是為什麼東方有著大量的大一統時間, 尤其從元之後, 這個龐大的東亞基本保證了鐵板一塊的大型帝國, 而歐洲明明有著和東方一樣的文化認同, 民族差異雖大也大不過漢蒙維藏等, 卻很難產生帝國形態。

所以在說拿破崙之前, 不得不說說歐洲的一個基本的地緣和民族情況。

因為主要說的是拿破崙, 所以只是簡單的說下, 其實如果單純說民族成分, 比起壓根就不是一個語系的東亞諸民族, 歐洲並不如我們想的那麼複雜, 整個大陸佔有絕對優勢的民族都可以看成是——印歐語系民族的分支,

這個在之前的文章也講過。

當年歐洲分佈最廣的印歐語系霸主, 其實是廣泛被稱為凱爾特人的族群, 沒想到兩個後起之秀逐漸占了優勢.

圖 從亞平寧半島(義大利半島)崛起的拉丁人統治的羅馬帝國, 在凱撒的帶領下一路向北,

而, 而北歐土著日爾曼人也因為寒潮向南擴張。

所以凱爾特人的地盤被北邊的野蠻人和南邊深受希臘影響的發達民族拉丁人在歐洲大陸瓜分, 而羅馬和日爾曼也就在這片新土地上基本以上圖的——南北向的萊茵河以及東西向的多瑙河為分界, 直到羅馬滅亡基本都是如此。 不過這個日爾曼本來就是個凱爾特人起的名字, 是個老外的概稱, 實際上其內部有著幾十個甚至更多的大大小小的部落。

而萊茵河以西的高盧地區, 也就是如今的法蘭西, 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的地區, 也就是後來的德意志了。 整個歐洲除了孤零零的凱爾特一支“布列吞”人的“不列顛尼亞”島之外, 基本沒有立足之地了。

後來羅馬滅亡,

日爾曼人全盤接手了曾經羅馬人的地盤, 可是我們知道在歷史上一個落後民族征服先進民族, 不被同化的可能性太低, 就包括我們總說阿拉伯帝國把內亞伊斯蘭化, 其實卻不知道伊斯蘭文明也是吸收了極多波斯文化內核而存在的。 所以佔領義大利的東哥特、西班牙的西哥特和高盧的法蘭克這三個日爾曼邦, 都是最早拉丁化並且改說了拉丁語的, 直到如今這三個國家所用的語言, 仍然是中古拉丁語的分支, 我們統稱為——羅曼語族, 這也就是提到拿破崙出生時候還是義大利領土的科西嘉島, 後來卻可以毫無懸念的爬到了法蘭西的頂峰。

而萊茵河以東的較老的日爾曼地區, 卻是相對保守的一批人,

他們本身內部就是部落林立, 本身自己就不停的搶山頭, 就更別說拉丁化了。 後來的事情就是高盧地區的法蘭克王國的崛起, 擁有羅馬文化、天主教、日爾曼人戰鬥力加持的法蘭克幾乎統治了西歐所有的區域, 只不過這法蘭克被同化了那麼多, 卻還是保留著日爾曼人兒子分家的政策, 查理大帝的國家成了東、中、西三個部分, 東法蘭克就是後來德意志的前身, 而西法蘭克也就是後來的法蘭西了, 而中法蘭克被瓜分, 南邊的一部分就成了後來的義大利商業城邦們。

不過人家法蘭西作為法蘭克的主體, 又是個比較統一的國家, 自然而然是個實際的歐洲霸主, 而法蘭西北邊那個孤零零的不列顛島, 也早就被以盎格魯人為首的丹麥一帶的日爾曼人入侵,

融合了當地凱爾特土著成為了“英格蘭”(和盎格魯同源)。 不過後來北歐那群沒咋開化的老家日爾曼也就是維京人開始騷擾這個島國, 搞得英國國王投奔了娘家人也就是法國的諾曼第公爵, 這一下就開啟了法國人跑到英國當國王的先河了, 曾經的盎格魯薩克森國王被法國的公爵伯爵們取而代之, 也正是因為這個過程, 英語成了個日爾曼不日爾曼拉丁不拉丁的語言。 不過這也就導致了個很奇怪的情況, 法蘭西國王說你們丫不是我的臣子麼, 你怎麼跑到英國吆五喝六當國王了, 你要當也可以能不能把法國的領土還給我啊?只不過英國這群法國國王又啥都想要, 這直接就導致了很有名的英法百年戰爭, 大家都知道的聖女貞德那場戰役之後,英國徹底丟失了大陸所有的領土,這也就導致了歐洲最大攪屎棍的產生,那就是——

你讓我英國不好,你法國永遠也別想當歐洲老大。這之後就是這個苦兮兮島國開始向西看去,和日爾曼小國荷蘭開始爭奪海權,並出現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的過程了。而日爾曼的那些邦國們雖然號稱什麼“神聖羅馬帝國“,但是實際上他們的地圖看起來都密恐。

圖 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

而所謂“德意志”的詞源一般認為來源於“人民”,還可能和古德意志的條頓聯盟有關,總之本來就是這群日爾曼人說“我們這幫人”的感覺,並沒有什麼民族的含義。

也就是說直到這個時候,西歐雖然仍然被分為日爾曼區和拉丁區,但是各個民族的民族認同感並沒有那麼強,心心念念的還有一種繼承“羅馬法統”的思想,就包括東邊新興起的斯拉夫人的羅斯,也號稱繼承了滅亡的東羅馬的法統。

拿破崙的出生地科西嘉島,正好是地中海上法蘭西和義大利半島的中間,他出生的時候也恰巧是法蘭西剛剛從義大利的熱那亞手裡搶走了科西嘉島,而拿破崙小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不要像他爹一樣沒本事,一定要把法國人從科西嘉趕走。

而隨後的拿破崙隨著法國大革命的浪潮上臺,用現在的話說,無論是封建的波旁王朝還是新興的資產階級(比如雅各賓派),都沒法讓一片混亂的法國安定,資產階級相對混亂,而工業水準已經落後於英國的法國迫切尋找自己在整個歐洲的立足點,就像當年凱撒壓制元老成為終身獨裁官一樣,皇帝恰巧往往是人民最好的朋友,拿破崙力挽狂瀾開始了一個封建君主式樣統治的絕唱。前兩天在故宮午門展廳我去了一個叫“尚之以瓊華——始於十八世紀的珍寶藝術展”的展覽,也是因為這個才想到了很多那個時候的事情,其中有一個1804年拿破崙加冕時的寶劍。寶劍的一個細節頗有內涵,上面那顆140克拉“攝政王”鑽石,原本是點綴在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的加冕王冠上的。為了借此賦予這柄寶劍更深層的政治意義,代表著舊制度王室權力的延續,從而更加名正言順地執掌法國大權,拿破崙要求他的御用珠寶匠尼鐸,也就是現在法國一個品牌CHAUMET的創始人把這顆鑽石鑲嵌在了這把寶劍上。

圖 這把法國的國寶級作品時隔兩百多年依然保持如此,也算是這個老大帝國那個時代的頂峰了。

拿破崙本人和其所處的時代有著很大的矛盾,其骨子裡本身還是一個專制君主,希望把三權全部收入手中,但是卻以自己的民法典為驕傲,並支援資本家發展工業化,也希望和歐洲各國積極展開貿易。而令一方面他想完成凱撒和亞歷山大都沒完成的亞歐霸業來擴大內需,維持法國的穩定統一,雖然英國領著歐洲眾多國家瘋狂的搞反法聯盟軍進行反撲,可是比起海戰英軍的陸地能力確實差不少,而反法聯軍早期確實烏合的很,拿破崙的軍事神話就是這時候造就的,歐洲除了俄羅斯以外基本都被征服。這裡穿插一段八卦,拿破崙其實還跟他的摯愛,第一任皇后約瑟芬造就了一段愛情傳奇,拿破崙與她一輩子頻頻鴻雁傳書,並贈送給她大量的首飾來表達愛意。但因為繼承人問題,拿破崙最終和自己的摯愛約瑟芬皇后離婚之後再聯姻奧地利,迎娶奧地利女大公瑪麗·路易士為妻。約瑟芬和瑪麗·路易士兩任皇后的珠寶,從麥穗冠冕到哥特風格腰帶,都跟拿破崙加冕之劍也是和之前說的那個一樣,出自CHAUMET創始人尼鐸之手,可見拿破崙也是很擅長利用這些精雕細琢的珠寶和裝飾品來表達愛意和鞏固政治婚姻了。

圖 麥穗冠和腰帶。

但拿破崙的高壓政策卻很難彌合長久分裂的歐洲的矛盾,尤其是日爾曼和拉丁系的矛盾,這種情況在東方是不存在的,而法國和征服區的關係往往也是一種附屬國的狀況,對於舊貴族也是打個巴掌給個蜜棗,這樣反倒加強了各個地區的族群認同,這種情況和各省平等服從中央的單一制東方也完全不同。

雖然拿破崙逐漸登頂戰神,做了前人沒做過的事情,但是英國卻明顯看到了希望,東邊混亂的德意志邦國中,一個從族源來講連德意志都算不上的邊緣小邦普魯士興起(有時間好好說下這個普魯士),在英國的大力支持下逐漸成為德意志的重要部分在反法聯軍中對抗拿破崙,實力逐漸可以和德意志裡最為強大的奧地利抗衡了,很可能一個嶄新的帝國就要出現了。

這之後的事情,大家就很清楚了,拿破崙遠征俄國大敗,反法聯軍擊潰拿破崙,雖然後來他又殺回來了個百日王朝,但是“滑鐵盧抹殺了這一切功績”,拿破崙的帝國結束後,普魯士很快的統一了除了奧地利之外的德意志地區,德意志邦國民族認同感空前加大,統一後為了內需和殖民地,那個發動了一戰的德意志帝國就這麼誕生了,義大利半島的城邦們也被薩丁島統一,成為現代義大利的前身。而反過來,拿破崙的征服導致了歐洲本來都算不上是民族的各個公國、邦國出現了極強的民族認同感,可以說現代歐洲的版圖狀態,都和拿破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作為一個老大帝國,終於還是像當年的亞歷山大一樣,懷著霸業的夢看著支離破碎的大陸,陸權在那個時代終於徹底讓步于海權強國的英國,而就當英國所謂“大陸均勢”的歐洲內鬥時,大洋的西邊,一個新的歐洲逐漸誕生了。

法國這種老牌帝國在歐洲時相對和中國官方交流最緊密的,也有著大量保守的成分存在。而洛可哥在法國的風靡,也和清末的繁雜的生活用具以及工藝品異曲同工,西方的瓷器印著中國的仕女,東方的屏風繪製著西洋畫,甚至大到圓明園的大水法。所以還是安利一下前面說的那個展覽,盧浮宮等16家歐洲博物館的藏品在“尚之以瓊華”展覽中,尚美巴黎的珠寶與造辦處的點翠鈿子百年前天各一方,如今在對比中訴說著“東海西海,其心攸同”的中法文化交融,從拿破崙時代延續至今的200多年來社會變革、藝術風潮的演變、生活方式演進也歷歷在目。或許到了如今,文化交融畢竟是要通過這種更富於人性的方式進行,而非賴於戰爭。

圖 總之任何事情,都不要搞出個大新聞,否則嘛——

:“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陸”;

:“吃人的魔鬼向格臘斯前進”;

:“篡位者進入格勒諾布爾”;

:“波拿巴佔領里昂”;

:“拿破崙接近楓丹白露”;

:“陛下將於今日抵達自己的忠實的巴黎”。

大家都知道的聖女貞德那場戰役之後,英國徹底丟失了大陸所有的領土,這也就導致了歐洲最大攪屎棍的產生,那就是——

你讓我英國不好,你法國永遠也別想當歐洲老大。這之後就是這個苦兮兮島國開始向西看去,和日爾曼小國荷蘭開始爭奪海權,並出現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的過程了。而日爾曼的那些邦國們雖然號稱什麼“神聖羅馬帝國“,但是實際上他們的地圖看起來都密恐。

圖 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

而所謂“德意志”的詞源一般認為來源於“人民”,還可能和古德意志的條頓聯盟有關,總之本來就是這群日爾曼人說“我們這幫人”的感覺,並沒有什麼民族的含義。

也就是說直到這個時候,西歐雖然仍然被分為日爾曼區和拉丁區,但是各個民族的民族認同感並沒有那麼強,心心念念的還有一種繼承“羅馬法統”的思想,就包括東邊新興起的斯拉夫人的羅斯,也號稱繼承了滅亡的東羅馬的法統。

拿破崙的出生地科西嘉島,正好是地中海上法蘭西和義大利半島的中間,他出生的時候也恰巧是法蘭西剛剛從義大利的熱那亞手裡搶走了科西嘉島,而拿破崙小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不要像他爹一樣沒本事,一定要把法國人從科西嘉趕走。

而隨後的拿破崙隨著法國大革命的浪潮上臺,用現在的話說,無論是封建的波旁王朝還是新興的資產階級(比如雅各賓派),都沒法讓一片混亂的法國安定,資產階級相對混亂,而工業水準已經落後於英國的法國迫切尋找自己在整個歐洲的立足點,就像當年凱撒壓制元老成為終身獨裁官一樣,皇帝恰巧往往是人民最好的朋友,拿破崙力挽狂瀾開始了一個封建君主式樣統治的絕唱。前兩天在故宮午門展廳我去了一個叫“尚之以瓊華——始於十八世紀的珍寶藝術展”的展覽,也是因為這個才想到了很多那個時候的事情,其中有一個1804年拿破崙加冕時的寶劍。寶劍的一個細節頗有內涵,上面那顆140克拉“攝政王”鑽石,原本是點綴在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的加冕王冠上的。為了借此賦予這柄寶劍更深層的政治意義,代表著舊制度王室權力的延續,從而更加名正言順地執掌法國大權,拿破崙要求他的御用珠寶匠尼鐸,也就是現在法國一個品牌CHAUMET的創始人把這顆鑽石鑲嵌在了這把寶劍上。

圖 這把法國的國寶級作品時隔兩百多年依然保持如此,也算是這個老大帝國那個時代的頂峰了。

拿破崙本人和其所處的時代有著很大的矛盾,其骨子裡本身還是一個專制君主,希望把三權全部收入手中,但是卻以自己的民法典為驕傲,並支援資本家發展工業化,也希望和歐洲各國積極展開貿易。而令一方面他想完成凱撒和亞歷山大都沒完成的亞歐霸業來擴大內需,維持法國的穩定統一,雖然英國領著歐洲眾多國家瘋狂的搞反法聯盟軍進行反撲,可是比起海戰英軍的陸地能力確實差不少,而反法聯軍早期確實烏合的很,拿破崙的軍事神話就是這時候造就的,歐洲除了俄羅斯以外基本都被征服。這裡穿插一段八卦,拿破崙其實還跟他的摯愛,第一任皇后約瑟芬造就了一段愛情傳奇,拿破崙與她一輩子頻頻鴻雁傳書,並贈送給她大量的首飾來表達愛意。但因為繼承人問題,拿破崙最終和自己的摯愛約瑟芬皇后離婚之後再聯姻奧地利,迎娶奧地利女大公瑪麗·路易士為妻。約瑟芬和瑪麗·路易士兩任皇后的珠寶,從麥穗冠冕到哥特風格腰帶,都跟拿破崙加冕之劍也是和之前說的那個一樣,出自CHAUMET創始人尼鐸之手,可見拿破崙也是很擅長利用這些精雕細琢的珠寶和裝飾品來表達愛意和鞏固政治婚姻了。

圖 麥穗冠和腰帶。

但拿破崙的高壓政策卻很難彌合長久分裂的歐洲的矛盾,尤其是日爾曼和拉丁系的矛盾,這種情況在東方是不存在的,而法國和征服區的關係往往也是一種附屬國的狀況,對於舊貴族也是打個巴掌給個蜜棗,這樣反倒加強了各個地區的族群認同,這種情況和各省平等服從中央的單一制東方也完全不同。

雖然拿破崙逐漸登頂戰神,做了前人沒做過的事情,但是英國卻明顯看到了希望,東邊混亂的德意志邦國中,一個從族源來講連德意志都算不上的邊緣小邦普魯士興起(有時間好好說下這個普魯士),在英國的大力支持下逐漸成為德意志的重要部分在反法聯軍中對抗拿破崙,實力逐漸可以和德意志裡最為強大的奧地利抗衡了,很可能一個嶄新的帝國就要出現了。

這之後的事情,大家就很清楚了,拿破崙遠征俄國大敗,反法聯軍擊潰拿破崙,雖然後來他又殺回來了個百日王朝,但是“滑鐵盧抹殺了這一切功績”,拿破崙的帝國結束後,普魯士很快的統一了除了奧地利之外的德意志地區,德意志邦國民族認同感空前加大,統一後為了內需和殖民地,那個發動了一戰的德意志帝國就這麼誕生了,義大利半島的城邦們也被薩丁島統一,成為現代義大利的前身。而反過來,拿破崙的征服導致了歐洲本來都算不上是民族的各個公國、邦國出現了極強的民族認同感,可以說現代歐洲的版圖狀態,都和拿破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作為一個老大帝國,終於還是像當年的亞歷山大一樣,懷著霸業的夢看著支離破碎的大陸,陸權在那個時代終於徹底讓步于海權強國的英國,而就當英國所謂“大陸均勢”的歐洲內鬥時,大洋的西邊,一個新的歐洲逐漸誕生了。

法國這種老牌帝國在歐洲時相對和中國官方交流最緊密的,也有著大量保守的成分存在。而洛可哥在法國的風靡,也和清末的繁雜的生活用具以及工藝品異曲同工,西方的瓷器印著中國的仕女,東方的屏風繪製著西洋畫,甚至大到圓明園的大水法。所以還是安利一下前面說的那個展覽,盧浮宮等16家歐洲博物館的藏品在“尚之以瓊華”展覽中,尚美巴黎的珠寶與造辦處的點翠鈿子百年前天各一方,如今在對比中訴說著“東海西海,其心攸同”的中法文化交融,從拿破崙時代延續至今的200多年來社會變革、藝術風潮的演變、生活方式演進也歷歷在目。或許到了如今,文化交融畢竟是要通過這種更富於人性的方式進行,而非賴於戰爭。

圖 總之任何事情,都不要搞出個大新聞,否則嘛——

:“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陸”;

:“吃人的魔鬼向格臘斯前進”;

:“篡位者進入格勒諾布爾”;

:“波拿巴佔領里昂”;

:“拿破崙接近楓丹白露”;

:“陛下將於今日抵達自己的忠實的巴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