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感冒發燒找小兒推拿,靠譜嗎?

家住西湖區的李女士說自己一歲半的寶寶很挑食, 這個不喜歡, 那個不想吃。 每天喂寶寶吃飯, 成了她最大的難題, 總得追在寶寶後面時不時喂上一勺子。 後來聽朋友介紹, 帶寶寶做了小兒推拿。 醫生說, 孩子不愛吃飯是因為脾胃嬌嫩, 消化功能弱。 推拿了一段時間後, 寶寶真的胃口好了起來。

近來小兒推拿感覺還是挺火的吧, 寶寶感冒咳嗽、發燒、斜頸、消化不良、腹瀉等什麼問題都有說去小兒推拿的。 不過, 也有人疑惑, 推拿不就是按摩嘛, 哪有這麼厲害的效果?

首先, 什麼是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 又稱小兒按摩, 是建立在中醫兒科學和推拿學的基礎上, 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學說為理論指導, 運用各種手法刺激穴位, 使經絡通暢、氣血流通, 以達到調整臟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 中國古代就有用推拿治療小兒疾病的記載。 在明代, 小兒推拿形成了獨立的體系,

成為推拿療法中的重要分支。

小兒推拿是一種綠色療法, 不需要像西醫那樣打針吃藥, 也就不會造成寶寶體內藥物殘留或腎臟損傷。 一般來說, 小兒推拿對感冒、咳嗽、鼻炎、厭食、便秘、夜啼等小兒常見病症的輔助調理效果非常好。

媽媽又會問了。 那麼, 寶寶生病了我們是不是就不用去看西醫, 推拿一下病不就都好了?

小兒推拿不是推個一次兩次就能立即見效的, 它得有一個長期的過程, 慢慢調理, 成能有效。

如人們常說的“中醫治本, 西醫治標”, 西醫一針藥物下去, 通常病症就能立馬見效, 但同時, 對人體的損傷也就較大。 而中醫恰恰與之相反。

小兒推拿的本質也是中醫理論, 因此, 建議媽媽就醫前好好考慮一下, 自己希望得到什麼效果。

當然, 小編建議, 如果是比較急的病, 如高燒不退, 媽媽最好立馬去醫院就診。 小兒推拿更適合日常保健, 或治療一些稍微慢點治療也不耽誤的病, 譬如厭食、夜啼、感冒咳嗽等。

以下病症不可以小兒推拿:

皮膚發生燒傷、燙傷、擦傷、裂傷及生有疥瘡者, 局部不宜推拿

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 如蜂窩織炎、骨結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

各種惡性腫瘤、外傷、骨折、骨頭脫位等患者

某種急性傳染病, 如急性肝炎、肺結核病等患者

嚴重心臟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