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兩性 · 觀點 ▏狗日的中年,別為難狗

01

我相當無聊地翻了評論, 大部分人保持隊形, 把自己的人設掐在1字頭和2字頭之間。 還有少部分人別出心裁, 覺得人生過起來忒麻煩, 直接跳到了80歲, 退休。

唯獨30、40這個段位, 沒有人選。

看來大家沒吃過豬肉, 也看過我們這群中年豬苦逼奔跑。 科學研究表明:人生的幸福指數曲線圖就是呈U字形的。 青年和晚年都高高興興嘚嘚瑟瑟, 唯獨中年墜入穀底, 寂寞空虛冷, 孤獨壯烈生。

前段時間我好基友就遭遇了中年三大件的集體暴擊:父母、孩子、老公。

母親重病, 父親照顧。 兒子太小, 嗷嗷待哺, 倆小時哼哼唧唧要吃奶。

於是她只能帶著兒子跑醫院, 遭到了歪果仁老公的斥責:你應該先顧及孩子的健康!

然後兩個人為陳芝麻爛穀子的“你爸媽老是在我家不走、你總是對我爸媽不客氣”, 上升到中西文化孰優孰劣的上綱上線爭吵中。

你倆碰撞出的花火啊, 說不定可以攢出一篇國際高度的文化論文來。

我笑著補刀。

她歎一口氣說, 狗日的中年。

別為難狗。

02

剛開公號時, 我做過一次關於“怕老”的互動。 留言裡的肺腑之言和我這位朋友一樣, 覺得三大件壓身, 喘不過氣來。 而女人對於容顏易老, 美人遲暮又另生出一番緊迫危機感。

我本著“大家都怕, 我也就安心了”這樣的不正當心理發起互動, 結果看完更慌了。

別看我們公號狗每天神氣活現說那些“優雅的女人從不怕老, 心態年輕就好”等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其實當我們面對眼角的皺紋, 孩子的擇校, 父母的衰老時,

一樣力不從心, 扼腕喟歎。

但你如果讓我去做那道題, 我會選172, 31, 公號狗, 選我的現在。

我27歲時, 處於焦慮高級戒備狀態, 除了怕即將來臨的3字頭, 還有主動失業的迷茫、遠嫁高飛的無措。

我對自己的選擇感到懵圈, 讀了那麼多年書, 漂過那麼多職場, 最終落入煙火, 專業生孩子。

我焦灼了一年多, 逐漸釋然。 我豁然開朗的思路是這樣的:我父母健康平安、老公寸步不離、孩子活潑可愛。 我這一生最周全齊整的時光就在此刻。 我把朋友圈簽名改成了“最好的時光”。

幾年後我又添了一個女兒, 出了自己的書, 有了自己的愛馬仕和一櫃子的首飾。 我變得更老了一點, 但好像擁有的更多了。

不僅僅是這些年輕時覺得遙不可及的櫥窗聖物,

還有面對生活, 我可以以一部分的氣定神閑, 一部分的果敢決斷, 做出正確的選擇。

03

前兩天去優衣庫, 買大兒子耶誕節舞會要求的白T恤, 看到一對年輕男女拿著兩份內衣袋細細比對。

女孩說:這件品質好, 但是貴一點哦。

男孩說:沒那麼大差別, 總比內地便宜一點, 喜歡哪件就拿哪件啦。

像是留港的大學生,又像是內地過來旅遊的小情侶。我在身後聽他們充滿生活氣息的對話,吃他們隨地撒的狗糧,心生一份羡慕和釋然。

羡慕的是,年輕真好,拖著手四處逛,然後去買對甜筒吃,就是立竿見影的幸福。而我,只想早點買完,在熊孩子起床前緊鑼密鼓地寫一會兒稿。

釋然的是,如今的我逛起優衣庫就像逛超市,不看標價只看需求。不僅僅是財富積累的差別,還有人生經驗:當價格懸殊不大,當然買品質好的那件,買自己喜歡的那件。

你不再糾纏於身外之物的定奪中,看見琳琅滿目的時裝店和口紅櫃檯,不再眼花繚亂,小鹿亂撞,你知道你適合什麼,所以出手快准狠。

你把剩餘的時間,用於瞭解自己,認識自己,與自己和解。

04

前段時間,我的一個女友,終於和多年不聯絡的父親關係破冰。她主動去探望了父親。

她看到同父異母的妹妹,眼角眉梢與她同出一轍,眼淚直打轉。她伸出手擁抱了妹妹,像是擁抱了當年的自己。

我問她如何爆破多年執念,她說:可能是我自己生了孩子吧。我看到老公那麼疼女兒,突然想起小時候我爸把我舉過頭頂的那些片段。

父母的感情破裂,並不代表我爸不愛我,我在想,這麼多年他有多想我多心痛?

想來我們都是如此,看著MINI版的自己,仿佛又經歷了一次童年,叛逆不羈,忤逆不孝,林林總總浮上水面,心裡生出恐懼:如果我的孩子像我當年那樣,我會有多心痛?

你也開始明白父母板起臉是怕你恃寵而驕;送去寄宿他們更加不舍,可你現在多麼獨立強大;棒打鴛鴦寧願和你翻臉,也不忍你去跳火坑。

而年輕時,是不屑於去懂一切與自我、夢想、愛情相悖的阻礙與嘮叨的。

當那些年永遠年輕力壯的頂樑柱,也開始猶豫著和你商量重大事宜。你知道,你終於有一份機會去照顧去反哺,It’s your turn。

亦舒在《她比煙花寂寞》中說:

挨足大半輩子才挨過那該死的以及一無所有的青春期,又叫我再回去,我情願生癌。

師太說得太兇猛,其實青春並不是一無所有,它擁有最寶貴的時間,我們可以肆無忌憚地揮霍和試錯,然後再把這份沉澱交接給中年。

我們老了一點,才知道父母也脆弱也有盲點。

我們老了一點,才知道婚姻比愛情更需要打點。

我們老了一點,才知道朋友只是一個月臺,人來人往。

我們老了一點,才知道面膜和內衣要最好,素顏和平底鞋也很美。

我們老了一點,才知道笑起來要溫和,哭起來要體面。

我們老了一點,才知道生活逐漸不易,是因為擁有得太多,而你哪一部分都不舍丟棄。負重前行,是因為背上都是重要的人啊。

你說,你真的不是因為韶華已逝,而強行自我安慰嗎?

其實我依然懼怕老帶來的副作用:那是實打實的皺紋,鬆弛,髮際線。

驅趕不掉這份“不成熟”,我索性坦然接受了這份焦灼,因為對於容貌的執念,其實和怕老沒有關係,那是愛美。

結果導向是讓我們更珍愛自己的身體髮膚。也並不妨礙我們在即時年紀裡活色生香。

因為老不老這件事,並不遵從外相。

北野武在《虛偽的真心話》裡說:

人生並不像一年四季那樣分明,40歲的相撲選手就算老,但50多歲的政客會被稱之為菜鳥,很難確切區分多少算是老人,我們必須自己決定自己老了沒有。

所以我決定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對世界永葆好奇和善意、有承擔有血性的已婚育少女,目標定位是成為一個睥睨眾生的“老娘”。

老了才能做老娘啊,才能對腥風血雨翻個略帶細紋的白眼說:老娘什麼沒見過。

作者簡介:

喜歡哪件就拿哪件啦。

像是留港的大學生,又像是內地過來旅遊的小情侶。我在身後聽他們充滿生活氣息的對話,吃他們隨地撒的狗糧,心生一份羡慕和釋然。

羡慕的是,年輕真好,拖著手四處逛,然後去買對甜筒吃,就是立竿見影的幸福。而我,只想早點買完,在熊孩子起床前緊鑼密鼓地寫一會兒稿。

釋然的是,如今的我逛起優衣庫就像逛超市,不看標價只看需求。不僅僅是財富積累的差別,還有人生經驗:當價格懸殊不大,當然買品質好的那件,買自己喜歡的那件。

你不再糾纏於身外之物的定奪中,看見琳琅滿目的時裝店和口紅櫃檯,不再眼花繚亂,小鹿亂撞,你知道你適合什麼,所以出手快准狠。

你把剩餘的時間,用於瞭解自己,認識自己,與自己和解。

04

前段時間,我的一個女友,終於和多年不聯絡的父親關係破冰。她主動去探望了父親。

她看到同父異母的妹妹,眼角眉梢與她同出一轍,眼淚直打轉。她伸出手擁抱了妹妹,像是擁抱了當年的自己。

我問她如何爆破多年執念,她說:可能是我自己生了孩子吧。我看到老公那麼疼女兒,突然想起小時候我爸把我舉過頭頂的那些片段。

父母的感情破裂,並不代表我爸不愛我,我在想,這麼多年他有多想我多心痛?

想來我們都是如此,看著MINI版的自己,仿佛又經歷了一次童年,叛逆不羈,忤逆不孝,林林總總浮上水面,心裡生出恐懼:如果我的孩子像我當年那樣,我會有多心痛?

你也開始明白父母板起臉是怕你恃寵而驕;送去寄宿他們更加不舍,可你現在多麼獨立強大;棒打鴛鴦寧願和你翻臉,也不忍你去跳火坑。

而年輕時,是不屑於去懂一切與自我、夢想、愛情相悖的阻礙與嘮叨的。

當那些年永遠年輕力壯的頂樑柱,也開始猶豫著和你商量重大事宜。你知道,你終於有一份機會去照顧去反哺,It’s your turn。

亦舒在《她比煙花寂寞》中說:

挨足大半輩子才挨過那該死的以及一無所有的青春期,又叫我再回去,我情願生癌。

師太說得太兇猛,其實青春並不是一無所有,它擁有最寶貴的時間,我們可以肆無忌憚地揮霍和試錯,然後再把這份沉澱交接給中年。

我們老了一點,才知道父母也脆弱也有盲點。

我們老了一點,才知道婚姻比愛情更需要打點。

我們老了一點,才知道朋友只是一個月臺,人來人往。

我們老了一點,才知道面膜和內衣要最好,素顏和平底鞋也很美。

我們老了一點,才知道笑起來要溫和,哭起來要體面。

我們老了一點,才知道生活逐漸不易,是因為擁有得太多,而你哪一部分都不舍丟棄。負重前行,是因為背上都是重要的人啊。

你說,你真的不是因為韶華已逝,而強行自我安慰嗎?

其實我依然懼怕老帶來的副作用:那是實打實的皺紋,鬆弛,髮際線。

驅趕不掉這份“不成熟”,我索性坦然接受了這份焦灼,因為對於容貌的執念,其實和怕老沒有關係,那是愛美。

結果導向是讓我們更珍愛自己的身體髮膚。也並不妨礙我們在即時年紀裡活色生香。

因為老不老這件事,並不遵從外相。

北野武在《虛偽的真心話》裡說:

人生並不像一年四季那樣分明,40歲的相撲選手就算老,但50多歲的政客會被稱之為菜鳥,很難確切區分多少算是老人,我們必須自己決定自己老了沒有。

所以我決定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對世界永葆好奇和善意、有承擔有血性的已婚育少女,目標定位是成為一個睥睨眾生的“老娘”。

老了才能做老娘啊,才能對腥風血雨翻個略帶細紋的白眼說:老娘什麼沒見過。

作者簡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