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金浪隨風舞,夏收進行時》第一篇|以銷定產,三產反向融合讓小麥種植有效益

"聆聽三農, 感悟中國"

點擊上方"三農中國"可以訂閱哦!

當下正是夏收繁忙時節, 廣袤的鄉村大地上, 金色的麥浪正在隨風起舞, 勤勞的農民們正在收穫金色的希望。

中國鄉村之聲從今天開始推出專題報導, 《金浪隨風舞, 夏收進行時》, 為您說說夏收小麥那些事兒。

眼下, 全國小麥主產區的夏收正由南到北迅速展開, 截至目前, 全國已收穫小麥接近5000萬畝。 從農業部門統計預測, 以及央廣記者從各地採訪來的最新情況看, 今年小麥生產, 或又將迎來一個豐產年。 豐收高產的確令人喜悅, 但對廣大糧農們來說, 喜悅之餘更關心的是糧食能否賣個好價錢, 錢袋子能否也跟著鼓起來。

按照糧農們以往的經驗, 如果直接將小麥賣給走村串戶的糧食收購商或者糧食收購站, 價格肯定不會太高, 所以在當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 咱們今後賣糧、種糧也得有一些新思維、新舉措。

那麼, 有什麼號方法嗎?咱們先來關注一個有關小麥的會議。

近日, 中國農業科學院 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加工研究室舉辦了小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考察座談會。 會上專家建議, 小麥產業鏈應該嘗試由一二三產業向三二一產業反向融合轉變。

一二三和三二一, 咋聽起來是不是有些發懵。 其實理解起來並不難!這裡邊包含三根“鏈條”。 第一條小麥生產鏈, 小麥生產首先要滿足消費和小麥深加工需求, 大力推廣小麥高產優質品種和節本增效的栽培管理技術, 擴大種植規模, 提高單產水準;第二條小麥儲運鏈, 應實行優質專用、分儲分運;第三條小麥加工鏈, 應生產符合市場需求的高附加值終端產品, 開發全麥粉、高纖維麵粉、麥胚產品、飼料及工業等產品, 提高小麥綜合利用價值。 怎麼深入理解呢?

在新形勢下, 咱們種植小麥需要有一些新的思維, 比如說以銷定產、以品定質, 這樣可以讓我們種植小麥有更多的收益。

為什麼這樣做, 是因為我國小麥生產經歷了十幾年的連續豐收, 但是小麥“品種、品質、品牌”不能滿足加工業和消費者需求, 因此出現了咱農民種糧效益差、小麥市場競爭力弱等問題。 我們以前提一二三, 三產正向融合, 但是這一回小麥專家提出了三二一產業反向融合,

簡單說來就是因需來定產。

再舉個例子, 在山東梁山縣, 就有合作社運用這樣的方式實現了非常高的收益。 他們首先圍繞小麥加工企業需求調整優化種植結構, 主推優質小麥品種, 在種植環節實行統一供種、統一供肥、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銷售, 不僅確保了小麥品質, 還提高了合作社抵禦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小麥收穫後, 他們再與加工企業直接對接, 不僅優質優價增加了農民收入, 還減少了流通環節, 降低了採購成本, 實現了合作共贏, 當地糧農種植小麥的熱情也蔚然成風。

所以說, 當前是一個產業大融合的時代, 咱種糧農民除了要下力氣種好優質的符合市場消費需求的小麥之外, 還要擰成一股繩,比如以合作社牽頭,尋找合作融合的共贏管道。只有這樣,小麥如何賣高價?如何豐產又豐收?才不會成為長期困擾我們的問題,這也是進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新型農業經營方式的新體現。

記者:張磊

統稿編輯:劉瑜穎

還要擰成一股繩,比如以合作社牽頭,尋找合作融合的共贏管道。只有這樣,小麥如何賣高價?如何豐產又豐收?才不會成為長期困擾我們的問題,這也是進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新型農業經營方式的新體現。

記者:張磊

統稿編輯:劉瑜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