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化州香油雞的秘制流程,粵菜白切系列的又一名品!

雞是最普通的家禽, 圍繞它咱們美食大帝國有著無數種做法, 我倒是比較喜歡白斬雞, 非油炸簡單方便, 肉質杠杠好, 調和很美味。

後來我才知道白斬雞又叫白切雞, 嗯, 地方叫法不同罷了。 感興趣之下找了資料看了, 又知道屬於粵菜系, 還有好多分支。 現在就綜合下材料, 做其中一種的化州香油雞, 一些訣竅大家看看, 總體倒是不難做。

步驟不多, 核心過程就是5步, 詳細給大家講講:

一、選雞, 走地閹雞一隻。

閹雞類同閹豬。 閹豬是為了去腥臊, 減少能量消耗以育肥;閹雞是為了減少攻擊性降低能量消耗, 並使公雞肉質不老而鮮嫩。

閹雞有大小之分。 “大閹”即公雞養到4月齡, 130日左右才閹, 雞冠相對較大, 和成年公雞接近。 湛江安鋪地區大多是“大閹”雞, 其特點是肉質纖維較粗, 烹製後粘牙, 骨與肉結合比較緊密, 香味較濃。 “細閹”是公雞養到2月齡, 約60天左右閹割,

“半大小子”的雞, 雞冠較小。 化州就是以這樣的“細閹”雞為主, 其特點是肉質纖維細嫩, 烹製後不粘牙, 香中帶甜, 皮香脆。

說完閹雞, 再說走地。 因雞的成長環境不同, 分為“槽養”與“放養”。

“槽養”類圈養, 可理解為飼料雞或是快大雞, 肉質稀鬆, 拿澱粉腸和純肉腸比, 就知道這種雞雞味多不足了。 其實這還算好的, 西式大餐的一道鵝肝, 完全是固定鵝每日“灌養”, 養成脂肪肝上桌, 真不知道怎麼那麼多國人喜歡“溫文爾雅”地去吃, 哈~

“放養”即走地雞, 或稱農村雞、土雞。 以穀糠和玉米等粗糧助養, 放其自行活動, 尋覓昆蟲、植物、穀物啄食, 其肉質極其鮮美。 要想做香油雞的極品, 必選收自農村的“放養”走地雞。

二、熬香油, 化州獨有的香油, 據悉是“熬”出來的。

提起香油, 多數人第一時間想起的是“芝麻油”, 現在咱們弄一下化州獨有的香油, 當然每家的做法都不大一樣, 咱們試著做。

首先一碗花生油加熱到起泡, 再下丁香0.5克、桂皮1克、陳皮1克、川芎1克、白芷1克、八角2克、草果4克、桂皮4克、蒜蓉10克、芫茜頭10克、沙薑10克、香蔥10克(當然咱們無須那麼細,

手頭也不一定有砝碼天平, 就是看比例自己掌握就好), 之後等煎熬到濃郁香味後, 下適量生抽和麻油, 大火熬一分鐘下點鹽涼了備用即可, 要想更香醇可微火“熬”5小時以上。

據說化州各種香油配方有二十多種香料的, 有熬煮40小時以上的。 咱們做個家常, 淺嘗輒止吧, 否則太嚇人了, 做個菜要兩三天?本吃貨可能要餓死。

三、浸雞, 調控肉質的滑嫩。

這一步是製作中很重要的一環, 火候把握要好, 過了即肉老變柴, 不足就骨肉帶紅, 對經驗要求極高。

其實這一步有兩種, 一種是隔水清蒸, 肉質爽滑Q彈;一種是熱湯澆制, 比較甜美滑嫩。

這裡就是第二種, 注意水中放點鹽, 可使雞表面形成細微保護層, 有利於火候掌控;浸制時注意隔段時間提出來,

控腔中水, 直到紮入時透肉而入, 到雞骨時微血, 就是9成熟, 剛剛好。

四、掛雞, 控水放涼。

浸雞之後掛上, 慢慢散熱, 水分慢慢瀝幹, 就像打制鐵器講究淬火一樣, 這樣雞肉會脆香, 否即肉酸而不香。

五、淋油, 油要“淋”上去, 而不是“沾”上, “蘸”上。

說一下,湛江白切雞是讓客人沾蒜子醬油,而化州香油雞的香油是“淋”到雞面上的。

掛雞之後取下來,不刷油,直接剁開,拼盤整形,然後淋油,再撒上白芝麻和芫荽裝飾,賣相獨特,鮮美無比,佐酒下飯真真是極好的呢!

“蘸”上。

說一下,湛江白切雞是讓客人沾蒜子醬油,而化州香油雞的香油是“淋”到雞面上的。

掛雞之後取下來,不刷油,直接剁開,拼盤整形,然後淋油,再撒上白芝麻和芫荽裝飾,賣相獨特,鮮美無比,佐酒下飯真真是極好的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