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的白起,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前段時間相信大家都看過一部電視劇《羋月傳》, 裡邊有個狼孩大家應該都有印象, 羋月在義渠認下的一個幹弟弟, 取名白起。 最近又有一部電視劇叫《大秦帝國之崛起》, 裡邊也有個武安君白起, 攻無不勝戰無不克, 為後面秦國一統天下做出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可惜最終不得善終!當然電視劇肯定是經過了藝術的加工, 不可全信, 而歷史上的白起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白起, 又稱公孫起, 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 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 白起一生戰功赫赫殺人無數,

長平之戰共殺人四十五萬, 連同以前攻韓、魏于伊闕斬首二十四萬, 攻楚于鄢決水灌城淹死數十萬, 攻魏于華陽斬首十三萬, 與趙將賈偃戰沉卒二萬, 攻韓於陘城斬首五萬, 共一百余萬, 這是白起的一張極不完全的殺人帳單。 據梁啟超考證, 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 白起據二分之一。

伊闕之戰:

伊闕之戰, 是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 秦國為打開東進中原通道, 由大將白起率秦軍在伊闕(今河南省洛陽市龍門鎮)各個殲滅韓國、魏國、東周聯軍的作戰。 戰爭中, 秦將白起針對韓、魏兩軍互相觀望, 不願當先出擊的弱點, 以少量兵力鉗制聯軍的主力韓軍, 以主力猛攻較弱的魏軍。 魏軍無備, 倉促應戰, 迅即慘敗。 韓軍震懾, 且翼側暴露, 遭秦軍夾擊, 潰敗而逃。 白起乘勝揮師追擊, 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 攻佔伊闕, 奪取魏城數座及韓國安邑以東大部分地區。 魏、韓兩國割地求和。 戰後, 韓國精銳損失殆盡。 秦國則以不可抗禦之勢向中原擴展, 一統中原勢頭已經無法阻擋。

鄢郢之戰:

鄢郢之戰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 秦國名將白起率軍伐楚, 攻破楚國別都鄢(今湖北宜城東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重創楚軍主力的大規模作戰。

在戰爭中, 秦將白起選擇最佳出兵時機和進軍路線, 取得攻楚的戰略主動。 秦軍孤軍客戰楚境,

期於死地求生, 乘楚王城池不修, 邊備廢弛之機, 採取掏心戰術攻入楚國, 並採用了決水攻城的戰術攻克楚國別都鄢城, 然後沿長江東下深入楚境, 攻陷楚國國都郢, 取得最後的勝利。 此戰, 秦國獲得了楚國大量國土;楚國被迫遷都, 國力受到極大削弱。 剛剛過去的端午節大家都知道是為了紀念屈原才有了這樣一個節日,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 正是因為這場戰爭的失敗, 屈原才投汨羅江而死。

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中國戰國時代的一場大規模野戰。 戰役前後耗時3年, 以秦軍勝利, 趙軍失敗而告終。 是役秦軍前後殺死趙國軍人45萬, 被後人認為是戰國形勢的轉捩點。 自此戰後, 其他的諸侯國均不再有對抗秦軍的實力。 秦統一中國的戰爭從而只剩下時間問題。

西元元前260年夏, 趙括接管了長平前線40餘萬趙軍。 白起也秘密來到前線接管秦軍, 指揮這場戰爭, 趙括到達前線後,收縮了兵力, 準備主動進擊秦軍, 企圖一戰而殲滅秦軍, 收復上黨。 白起以丹河東岸的長平城為依託, 沿丹河東岸的天然髙崗構築起長達18公里的主陣地,右翼一直延伸到小東倉河北岸,以抵禦趙軍主力的進攻。另安排25000人在決戰開始後切斷從石長城出擊的趙軍退路;另5000騎兵遮絕留守石長城的趙軍與出擊的趙軍主力之間的聯繫。

趙括在對秦軍所知甚少的情況下,指揮主力出擊屯紮在故關前的秦軍部隊。秦軍按照白起的將令,接戰不久後便詐敗,沿著直通長平城的大道逃跑,把追擊的趙軍主力引誘到預設戰場。趙括渾然不知秦軍的詭計,指揮全軍猛攻秦軍陣地。秦軍頑強抵抗,趙軍無法攻破。此時,進擊秦軍的趙軍主力已經遠離故關12公里。預伏在小東倉河北岸的25000秦軍這時突然出擊切斷了趙軍的退路。5000騎兵也兵臨故關前,使留守故關的趙軍不敢出擊支援。這樣,趙軍被完全分為兩段。趙軍出擊的主力失去了後勤保障;留守的部隊空守著糧草輜重卻無法增援決戰。秦軍抓住有利的態勢,派出部隊從兩翼攻擊趙軍。趙軍分兵作戰,不能取勝,被秦軍壓縮在了一條狹長的地帶。面對險惡的戰局,趙括命令部隊原地築壘防禦,等待援兵。秦軍乘勢合圍趙軍於主陣地前。趙軍被秦軍圍於野外的消息報到邯鄲。趙孝成王意欲合縱抗秦,遣使求救于臨近的楚、魏等諸侯國。但是,由於之前趙國使者入咸陽和談得秦昭襄王厚遇,諸侯國均看在眼裡,所以都不願救趙。趙孝成王只得派出本國的部隊趕往長平前線救援。秦國方面,得到合圍住趙軍主力的消息後,秦昭襄王親自從咸陽趕到臨近前線的河內郡,給所有的郡民賜爵一級,命令郡內十五歲以上男丁悉數出征前往支援長平前線,阻擊趙國的援軍。於是,被圍的趙軍無法得到援助和補給。9月,在被困46天后,趙括在突圍時被秦軍射殺。

趙軍再無戰力,全體投降了秦軍。秦軍清點俘虜人數,竟有近40萬人。是役秦軍也傷亡過半,對人數眾多的俘虜心有餘悸。白起於是假意許諾說準備把降兵中身體強健的留下帶回秦國,而年老體弱傷殘幼小的會放歸趙國。趙人不疑。結果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近40萬身體虛弱的趙國俘虜全體遭到秦軍坑殺。唯有240名年紀幼小的趙人被秦軍放歸了趙國。長平之戰以趙軍的慘敗,秦軍的全面勝利結束。紙上談兵的趙括導致了這場戰爭的失利。

賜死杜郵:

長平之戰後秦又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正趕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動。二年正月,王陵攻邯鄲不大順利,秦王又增發重兵支援,結果王陵損失五校(一校約為8000人)秦軍。白起病癒,秦王欲以白起為將攻邯鄲,白起對秦昭襄王說:“邯鄲實非易攻,且諸侯若援救,發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趙軍于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我軍遠隔河山爭別人的國都,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秦軍。因此不可發兵攻趙。”秦昭襄王改派王齕替王陵為大將,八、九月圍攻邯鄲,久攻不下。楚國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傷亡慘重。白起聽到後說:“當初秦王不聽我的計謀,結果如何?”秦昭襄王聽後大怒,強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稱病重,經範雎請求,仍稱病不起。由於病體不便,白起並未立即啟程。三月後,秦軍戰敗消息不斷從邯鄲傳來,昭王更遷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動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帶病上路,行至杜郵(今陝西省咸陽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與範雎商議,以為白起遲遲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白起拿起劍自刎時,仰天長歎:“我對上天有什麼罪過,竟落得如此下場?”過了好一會兒,他又說:“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軍降卒幾十萬人,我用欺騙的手段把他們全部活埋了,這就足夠死罪了!”說完自殺。

歷史評價:

司馬遷:“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于應侯。”“南拔鄢郢,北摧長平,遂圍邯鄲,武安為率。”

諸葛亮:“白起長於攻取,不可以廣眾。”

李世民:“白起為秦平趙,乃被昭王所殺…乃君之過也,非臣之罪焉。”

毛澤東:“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

對於白起這個人,你有何評價,忠勇善戰?殺人的機器?歷史應由後人來評判!

沿丹河東岸的天然髙崗構築起長達18公里的主陣地,右翼一直延伸到小東倉河北岸,以抵禦趙軍主力的進攻。另安排25000人在決戰開始後切斷從石長城出擊的趙軍退路;另5000騎兵遮絕留守石長城的趙軍與出擊的趙軍主力之間的聯繫。

趙括在對秦軍所知甚少的情況下,指揮主力出擊屯紮在故關前的秦軍部隊。秦軍按照白起的將令,接戰不久後便詐敗,沿著直通長平城的大道逃跑,把追擊的趙軍主力引誘到預設戰場。趙括渾然不知秦軍的詭計,指揮全軍猛攻秦軍陣地。秦軍頑強抵抗,趙軍無法攻破。此時,進擊秦軍的趙軍主力已經遠離故關12公里。預伏在小東倉河北岸的25000秦軍這時突然出擊切斷了趙軍的退路。5000騎兵也兵臨故關前,使留守故關的趙軍不敢出擊支援。這樣,趙軍被完全分為兩段。趙軍出擊的主力失去了後勤保障;留守的部隊空守著糧草輜重卻無法增援決戰。秦軍抓住有利的態勢,派出部隊從兩翼攻擊趙軍。趙軍分兵作戰,不能取勝,被秦軍壓縮在了一條狹長的地帶。面對險惡的戰局,趙括命令部隊原地築壘防禦,等待援兵。秦軍乘勢合圍趙軍於主陣地前。趙軍被秦軍圍於野外的消息報到邯鄲。趙孝成王意欲合縱抗秦,遣使求救于臨近的楚、魏等諸侯國。但是,由於之前趙國使者入咸陽和談得秦昭襄王厚遇,諸侯國均看在眼裡,所以都不願救趙。趙孝成王只得派出本國的部隊趕往長平前線救援。秦國方面,得到合圍住趙軍主力的消息後,秦昭襄王親自從咸陽趕到臨近前線的河內郡,給所有的郡民賜爵一級,命令郡內十五歲以上男丁悉數出征前往支援長平前線,阻擊趙國的援軍。於是,被圍的趙軍無法得到援助和補給。9月,在被困46天后,趙括在突圍時被秦軍射殺。

趙軍再無戰力,全體投降了秦軍。秦軍清點俘虜人數,竟有近40萬人。是役秦軍也傷亡過半,對人數眾多的俘虜心有餘悸。白起於是假意許諾說準備把降兵中身體強健的留下帶回秦國,而年老體弱傷殘幼小的會放歸趙國。趙人不疑。結果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近40萬身體虛弱的趙國俘虜全體遭到秦軍坑殺。唯有240名年紀幼小的趙人被秦軍放歸了趙國。長平之戰以趙軍的慘敗,秦軍的全面勝利結束。紙上談兵的趙括導致了這場戰爭的失利。

賜死杜郵:

長平之戰後秦又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正趕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動。二年正月,王陵攻邯鄲不大順利,秦王又增發重兵支援,結果王陵損失五校(一校約為8000人)秦軍。白起病癒,秦王欲以白起為將攻邯鄲,白起對秦昭襄王說:“邯鄲實非易攻,且諸侯若援救,發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趙軍于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我軍遠隔河山爭別人的國都,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秦軍。因此不可發兵攻趙。”秦昭襄王改派王齕替王陵為大將,八、九月圍攻邯鄲,久攻不下。楚國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傷亡慘重。白起聽到後說:“當初秦王不聽我的計謀,結果如何?”秦昭襄王聽後大怒,強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稱病重,經範雎請求,仍稱病不起。由於病體不便,白起並未立即啟程。三月後,秦軍戰敗消息不斷從邯鄲傳來,昭王更遷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動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帶病上路,行至杜郵(今陝西省咸陽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與範雎商議,以為白起遲遲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白起拿起劍自刎時,仰天長歎:“我對上天有什麼罪過,竟落得如此下場?”過了好一會兒,他又說:“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軍降卒幾十萬人,我用欺騙的手段把他們全部活埋了,這就足夠死罪了!”說完自殺。

歷史評價:

司馬遷:“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于應侯。”“南拔鄢郢,北摧長平,遂圍邯鄲,武安為率。”

諸葛亮:“白起長於攻取,不可以廣眾。”

李世民:“白起為秦平趙,乃被昭王所殺…乃君之過也,非臣之罪焉。”

毛澤東:“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

對於白起這個人,你有何評價,忠勇善戰?殺人的機器?歷史應由後人來評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