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王國珍|蘆葦蕩裡的端午節(散文)

【題記】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

28日下午, 我們一行十人奔赴霍趙村,

由於挖白蒿、買甜瓜來過幾次, 司機李娜輕車熟路直達趙國峰家, 進了院子, 一串串花生米大的葡萄長勢正歡, 大大小小的盆花擺在葡萄架下, 生機盎然。 走進客廳, 大家一片驚歎, 哇, 這麼大!足足有七十平米, 小孩子們在房間撒歡地跑著、追著、鬧著, 大人們拿起茶几上的西瓜甜瓜吃著、說著、笑著……

吃飽喝足, 我們來到了粽子節現場, 舞臺上的表演已經開始, 歷屆“蒲鄉紅”的冠亞軍高手傾情獻藝, 不時贏得台下觀眾的熱烈掌聲;四周圍的經典美食、特色燒烤讓遊客們流連忘返;粽子攤前人聲喧嘩, 高手們在教大家如何包粽子, 包好的粽子可以自己帶回家, 大家躍躍欲試……

我們的興趣在千畝蘆葦蕩, 鹽湖區政府把粽子節的舉辦地點定在霍趙村,

是有道理的, 該村地處涑水河邊, 老天爺似乎十分眷顧這個地方, 在滄海桑田的歲月更替中, 在這裡留下了一塊上千畝大的鬱鬱蔥蔥的蘆葦地, 這種蘆葦葉片寬大、肥厚, 是上好的粽子葉, 這些粽子葉, 紛紛銷往全國各地。 說不定, 你在超市買的品牌粽子, 粽葉卻來自這裡。

不遠處一塊寫有“蘆葦迷宮”的大木牌吸引了我們, 我和兒媳婦帶著小孫女毫不猶豫地走了進去, 第一次見到包粽子的葦葉生長的蘆葦蕩, 感覺既新鮮又興奮, 一股清新的涼爽撲面而來, 讓人頓生清涼。 置身其中, 猶如身在白洋澱的感覺, 腦海中浮現出了抗戰期間, 雁翎隊員們利用蘆葦蕩的有利地形, 神出鬼沒把鬼子打得暈頭轉向的情景。

來到葦林, 每個人都會采上一把葦葉帶回去包粽子, 我也不例外, 看到我手忙腳亂的樣子, 旁邊的遊客笑了, 他熱情地給我做著示範, 原來, 打葦葉還真有技巧啊, 必須是用中指和食指緊緊夾住葦葉底部, 輕輕往下一抻, 就完整地采下了一片葉子, 要是用平時采其他葉子的方法滿手抓, 就會把葦葉拽成一縷一縷的。 我們得了真傳, 速度自然就快多了, 采葉、拍照、觀景……誰知只顧低頭玩耍, 忘了抬頭看路, 迷宮裡轉來轉去, 我們竟然又回到了入口的地方, 根本不知道出口在何方。

手捧著一大把自己采的葦葉, 我們離開了蘆葦蕩, 回望著夕陽下粽子節現場原生態的一種熱鬧, 回望著不遠處屹立的霍陽古鎮遺址, 心想著不久這裡將要開挖的河道,

默默祝願在黃河水的滋潤下, 這片千畝蘆葦蕩會更加茂盛, 更加美麗。

【作者簡介】王國珍, 山西萬榮人, 一個教育戰線上的無私奉獻者, 一個文學道路上的不懈追求者, 一生不求轟轟烈烈, 只願簡簡單單: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