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歷史東南亞的一小國,不僅滅過泰國,還屢勝我國?

緬甸東北靠我國, 東南接泰國與老撾。 作為我國和泰國兩國鄰國歷史曾屢屢兵戈相見。

歷史上和中、泰這兩大鄰國結下了不少矛盾,

也爆發了戰爭。 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 緬甸曾橫掃整個中南半島, 傲視群雄。 在緬泰戰爭中, 緬甸也曾三次攻陷泰國大城王朝的首都。 在中緬戰爭史上, 除元代蒙古騎兵曾戰勝過緬甸軍外, 在明清和民國時期, 中國與緬甸的邊境戰爭中, 中國屢次打敗。 泰國被其滅亡無可非議, 但我國最為一個大國居然被這麼一個小國屢次打敗, 實在有點想不通?

一:歷史上的中緬戰爭

唐代, 中國雲南的南詔勢力強大, 曾向周邊地區進行擴張。 南詔政權曾攻陷過緬甸的驟國。 元代, 蒙古軍隊滅掉大理國之後, 與當時的緬甸蒲甘王朝矛盾激化。 1277年, 中緬兩國爆發了著名的“牙嵩延”之戰。 十年後, 才攻陷當時的緬甸首都蒲甘。 蒲甘王朝滅亡。 當時元軍出動了1.2萬騎兵。 緬甸軍有6萬步兵、少量騎兵, 及二千頭戰象。 緬軍仍按傳統戰術作戰方式大象開路, 蒙古軍隊偷襲方式, 緬軍打敗。

明代的嘉靖末年至萬曆年間。 緬甸東籲王朝完成緬甸統一後, 進行反撲, 並入侵中國雲南, 經過數十年的邊境戰爭後, 明朝戰敗, 喪失了大片緬北土地。 清代, 緬甸雍籍牙王朝統治前期, 又開始入侵雲南。 緬甸和清朝進行了四年的“花馬禮戰爭”, 清朝戰敗。

二:歷史上的緬泰戰爭

緬甸蒲甘王朝末期, 泰國大城王朝入侵緬甸南部的孟族王國, 迫使孟族從馬都八遷都勃固。 東籲王時期, 緬甸長年對泰國大城王朝進行用兵。 曾分別於1565、1569兩次攻佔泰國大城王朝首都, 此後十五年, 泰國成為緬甸的附屬國。 緬甸軍採用當年元朝的蒙古人偷襲方式專射泰國人的大象。 1767年, 緬甸第三次攻佔泰國首都, 導致泰國大成王朝滅亡。

當時緬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一:採用的是先進的武器裝備, 清軍無法比;二:地上的優勢, 它們採用的是叢林戰;三:象戰, 象兵是緬甸陸地作戰最強有力的兵種。 四:在緬泰戰爭中採用了蒙古軍隊的偷襲方式, 活學活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