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平衡,不僅僅是你我之間,更是內心中漣漪後歸於平靜——《推手》

自從來到了新的工作崗位, 一直忙於工作, 從去年10月份開始, 一直滯墨至今。 想想, 大半年都過去了。 時間真快。 隨著同樣關注的英超聯賽進入了夏季的休息期, 自然就想繼續拿起筆來繼續影評的撰寫。 雖寫的有些拙劣, 但也還是希望秉承著自己的想法, 記錄下來, 自己想記錄的每一部電影。 就用著草草的幾千字來吧。

最近暫且不談熱映的影片, 還是談談我這禮拜每天晚上看的電影——李安的“父親三部曲”。 三部曲終了結束。 就從這三部曲當中的首部曲——《推手》說起吧。

《推手》是李安在1992年指導的一部電影, 是李安的首個作品。 但當李安推出它的時候, 李安已經37歲了。 而《推手》就是李安就地取材, 編寫的一部趨向於如何表達“平衡”的電影。 而這部不足30天拍攝週期的電影一經推出, 便博得滿堂彩, 收穫了臺灣金馬獎。 而這, 究竟是如何表達“平衡”的一部電影呢?

影片講述了在美國的朱曉生(王野同飾演)在美國與妻子瑪莎(Deb Snyder飾演)二人是夫婦。 而朱曉生的父親老朱(郎雄飾演)因在國內退休賦閑在家, 朱曉生為讓老朱能夠享受幾年天倫之樂, 特意從國內將老朱接到美國同住。

但是老朱無論你是生活習慣還是日常起居,

都與這位國外的媳婦瑪莎無法協調。 並且連個人無法用言語交流。 在日復一日的生活當中, 中國習慣與美國方法相互的衝突讓朱曉生瀕臨崩潰。 而老朱用自己的太極工夫教授學生的時候結識了和自己有同樣情況的陳太太(王萊飾演)之後, 兩位老人彼此安慰。 之後, 老朱一次意外的走失讓朱曉生徹底崩潰。 而這最後的平衡也被打破。 而最終, 如何掌握人與人之間的平衡。 推手, 這個太極的招式是最為恰當描述這種感覺的形容詞。

推手, 太極當中十分經典的招式。 意在對方使力時借用對方的力道將力道轉化。 即在自身保持平衡的情況下借用對方的力道將對方“推”出去。 而電影借用“推手”的含義個人認為更多的則是意在推手的“手”字, 而當平衡無法保持的時候, 不得已才會使用“推”。

回到影片當中, 影片開始階段就是老朱與瑪莎在一起的畫面。 瑪莎是一名作家, 對著電腦不停地敲擊文字, 來將自己腦海中的思路用文字描述出來。 而老朱則是一名退休的太極大師,

注重中國的傳統。 在屋內打太極, 之後就靜坐。 但這一切, 都讓瑪莎十分不適應。 當然, 作為老朱自己也是不很自在。 而兩個人的矛盾實際上就是在這將近6分鐘的“默片”當中“油然而生”的。

忙碌了一天的朱曉生, 下班回來後將自己的兒子一同接回家。 而在飯桌上,不僅僅有筷子,也會有刀叉。而在飯桌上一會兒用英語與瑪莎交流著,而馬上又切換為中文模式和自己的父親老朱進行解釋。剛剛拿起筷子吃兩口排骨,一塊煎好的魚排又放在了盤子裡面,筷子放下,拿起刀叉。中國與西方對待食物,就在飯桌上簡單的幾道飯菜當作體現的淋漓盡致。而平衡的天枰已經開始動搖。當然,全片當中對於中國文化的宣揚可以說無處不在——

老朱喜歡太極,並且精通太極,太極結束後如何靜下心來,打坐是個絕佳的方法。而哼唱著國粹京劇讓老朱難得樂在其中。對於自己一身好功夫的老朱來說,武俠片當中的招式不值一提。而當遇到自己聊得來的朋友,老朱送出的見面禮,就是親手寫下的一副毛筆字。而老朱還有推拿就診的能力。而這一切,在快節奏的美國人看來,都是那麼的格格不入,那麼的有些讓人無法忍受。而這一切,所要描述的,正是中國東方特有的舒緩與緩慢、沉穩。

朱曉生在瑪莎與老朱之間不停地推手,或者說被推手。而瑪莎與老朱之間也在不停地推手與被推手。但是年輕人終究與年輕人的思路是一樣的,兒子養大了,不可能隨著自己的想法走。而當自己走失之後,瘋狂的尋找之後幾近癲狂的朱曉生在父親回家後的沉思了一夜之後最終得出必須讓父親遠離的想法。而當得知一切之後的老朱,內心是如何的想法,恐怕對於觀影的觀眾來說能明白的只有難受。而真正究竟是如何的感受,似乎只有到了那個年歲,並且經歷了那樣事情之後的老者,才能感受到吧。最終,老朱選擇成全。而堂堂太極大師,最終屈居在唐人街不知名的餐館洗涮盤子讓人覺得老無所依。而當老朱登上電視,並且在警察局的拘留所與自己的兒子朱曉生面對面的時候。朱曉生明白了,自己為什麼要讓父親來美國呢?來美國是想過上好日子,但是事實呢?只能說,事與願違。但是有些問題,暴露出來了,就是無法修復的。因為,沒有人願意犯同樣的錯誤。而且,老朱,是個並不糊塗的人。

人與人之間的平衡被打破,但有些事情並未說破。雖然朱曉生搬進了更大的新家,但老朱並不想打擾。用自己的畢生絕學讓自己活的有滋有味兒。而此時此刻,唯獨缺少一些。。。缺少一些什麼呢?你,向前看。對,老外的手指指向前方的時候,你順著手指看到了那位讓自己能夠欣慰的那個人。

此時此刻,我忽然想到,編劇的巧妙就在於如何將十分恰當的兩個人使用一種十分恰當的方式來表現出來。太極,推手,是中國獨有的。但是,在美國這個快節奏的社會當中什麼才能與太極,與推手融為一體呢?沒錯,就是——麵食。你看包子、畫卷,在你製作這些麵食的時候,你的手指與手腕一樣要用力,與太極、推手略有幾分通曉。而太極(推手)與麵食(包子),則代表了中國。在美國,中國的內容只有遇到了中國的內容,才能如此親切。

陳太太離開了老朱的太極訓練課,美國刺眼的陽光讓陳太太發呆了。而老朱心有靈犀的推門而出。兩個人原來相隔的就只有一條街的距離——您,下午有事兒嗎?沒,沒事兒。一絲心中的漣漪道破了在這個年齡男女之間那心靈當中的默契。而這一次,沒有躲閃,沒有推手。因為,這一次沒有任何人的強行介入,是兩位老者內心的交互。而這一次,推手,就更加在於“手”。而這二位老者的手,已經在心靈當中經過漣漪,終於,平靜的腕在一起。

而在飯桌上,不僅僅有筷子,也會有刀叉。而在飯桌上一會兒用英語與瑪莎交流著,而馬上又切換為中文模式和自己的父親老朱進行解釋。剛剛拿起筷子吃兩口排骨,一塊煎好的魚排又放在了盤子裡面,筷子放下,拿起刀叉。中國與西方對待食物,就在飯桌上簡單的幾道飯菜當作體現的淋漓盡致。而平衡的天枰已經開始動搖。當然,全片當中對於中國文化的宣揚可以說無處不在——

老朱喜歡太極,並且精通太極,太極結束後如何靜下心來,打坐是個絕佳的方法。而哼唱著國粹京劇讓老朱難得樂在其中。對於自己一身好功夫的老朱來說,武俠片當中的招式不值一提。而當遇到自己聊得來的朋友,老朱送出的見面禮,就是親手寫下的一副毛筆字。而老朱還有推拿就診的能力。而這一切,在快節奏的美國人看來,都是那麼的格格不入,那麼的有些讓人無法忍受。而這一切,所要描述的,正是中國東方特有的舒緩與緩慢、沉穩。

朱曉生在瑪莎與老朱之間不停地推手,或者說被推手。而瑪莎與老朱之間也在不停地推手與被推手。但是年輕人終究與年輕人的思路是一樣的,兒子養大了,不可能隨著自己的想法走。而當自己走失之後,瘋狂的尋找之後幾近癲狂的朱曉生在父親回家後的沉思了一夜之後最終得出必須讓父親遠離的想法。而當得知一切之後的老朱,內心是如何的想法,恐怕對於觀影的觀眾來說能明白的只有難受。而真正究竟是如何的感受,似乎只有到了那個年歲,並且經歷了那樣事情之後的老者,才能感受到吧。最終,老朱選擇成全。而堂堂太極大師,最終屈居在唐人街不知名的餐館洗涮盤子讓人覺得老無所依。而當老朱登上電視,並且在警察局的拘留所與自己的兒子朱曉生面對面的時候。朱曉生明白了,自己為什麼要讓父親來美國呢?來美國是想過上好日子,但是事實呢?只能說,事與願違。但是有些問題,暴露出來了,就是無法修復的。因為,沒有人願意犯同樣的錯誤。而且,老朱,是個並不糊塗的人。

人與人之間的平衡被打破,但有些事情並未說破。雖然朱曉生搬進了更大的新家,但老朱並不想打擾。用自己的畢生絕學讓自己活的有滋有味兒。而此時此刻,唯獨缺少一些。。。缺少一些什麼呢?你,向前看。對,老外的手指指向前方的時候,你順著手指看到了那位讓自己能夠欣慰的那個人。

此時此刻,我忽然想到,編劇的巧妙就在於如何將十分恰當的兩個人使用一種十分恰當的方式來表現出來。太極,推手,是中國獨有的。但是,在美國這個快節奏的社會當中什麼才能與太極,與推手融為一體呢?沒錯,就是——麵食。你看包子、畫卷,在你製作這些麵食的時候,你的手指與手腕一樣要用力,與太極、推手略有幾分通曉。而太極(推手)與麵食(包子),則代表了中國。在美國,中國的內容只有遇到了中國的內容,才能如此親切。

陳太太離開了老朱的太極訓練課,美國刺眼的陽光讓陳太太發呆了。而老朱心有靈犀的推門而出。兩個人原來相隔的就只有一條街的距離——您,下午有事兒嗎?沒,沒事兒。一絲心中的漣漪道破了在這個年齡男女之間那心靈當中的默契。而這一次,沒有躲閃,沒有推手。因為,這一次沒有任何人的強行介入,是兩位老者內心的交互。而這一次,推手,就更加在於“手”。而這二位老者的手,已經在心靈當中經過漣漪,終於,平靜的腕在一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