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獻帝被董卓劫持到長安,袁紹等人擁立劉虞稱帝,為何沒有成功?

劉虞是漢室宗親, 漢靈帝時期選派重臣出鎮地方, 劉虞被任命為幽州牧, 自此“牧”取代“刺史”, 權力很大。

在幽州刺史任上, 劉虞一是清廉, 《魏書》稱其“清淨簡約”, 漢靈帝明碼標價賣官, “以虞清貧, 特不使出錢”。 二是政績突出, 劉虞主要以禮義化民, 北地各族百姓都服其恩德, 少數民族也不騷擾邊境。

董卓亂國, 引來十八路諸侯。 當時諸侯們認為獻帝在長安, 不知死活, 而且是亂賊董卓所立, 也沒有玉璽, 合法性很成問題。 袁紹倡議, 劉虞是宗室重臣, 非常賢能, 不如立劉虞為帝, 不少諸侯回應。 對諸侯們來說, 另立新皇帝起碼可以號令天下, 而且各位的官職起碼有個說法。 當時的袁紹, 渤海太守是朝廷封的, 車騎將軍卻是自封的, 各路諸侯得罪了董卓, 自然得不到朝廷的官方認可, 其實也非常尷尬。

這一招當然沒能成功, 剛提出就胎死腹中了。

首先曹操反對。 曹操認為諸侯起兵之所以能得到百姓支持, 原因是正義。 如果另立皇帝相當於造反, 天下會更亂。 所以他放出狠話:你們如果支持劉虞稱帝, 我一人效忠朝廷!

第二是袁術反對。 袁術當時的實力不下於袁紹, 而且因各種原因, 終其一生看不起袁紹這位堂弟。

所以當袁紹徵求袁術意見時, 袁術毫不猶豫地反對。 再說, 袁術當時可能已經拿到玉璽, 已經在準備自己稱帝了。

最關鍵的是, 當袁紹派人去幽州告知劉虞時, 劉虞堅拒。 劉虞說, 我們深受國恩, 應該匡扶漢室, 哪能做出如此不忠不義之事!並且威脅說, 如果諸侯們堅持,

他寧願棄官北逃到胡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