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春分養生——良藥就藏在你身上

作者:武豔

春分, 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 而且在時間上白天黑夜平分, 各為12小時。 古人雲:“春分者, 陰陽相半也。 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因此這是陰陽平衡的一天。

春分, 在民間有豎蛋、放風箏、吃春菜的習俗, 在官家有祭日儀式, 明清時都在日壇舉行。 日壇坐落在北京朝陽門外, 又叫朝日壇, 它是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 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 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 皇帝親自祭祀, 其餘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古人皆知春分是日月均分、陰陽平衡的節氣, 順應天時, 此時也正是我們自身調節陰陽的最佳時節。 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產生是諸多致病因素導致的人體陰陽平衡失調所造成的, 治病的關鍵在於恢復人體陰陽之平衡, 所謂“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世界衛生組織曾有資料顯示, 個人的健康和壽命15%決定於遺傳, 10%決定於社會因素, 8%決定於醫療條件, 7%決定於氣候影響, 60%決定於自己。 那麼我們自己該怎麼做呢?

通常我們生了病, 常常會去醫院、藥房買藥。 有多少人知道, 實際上我們的身體裡就藏著個分類齊全的藥房?我們可以不吃藥, 也能通過自我調理達到治病養生的目的?

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身體裡都有經絡系統, 它就像全身的交通網一樣, 關聯著幾百個穴位, 每個穴位都有其不同的功效, 這種穴位治療時產生的功效類似於服用對症藥物的藥效。 著名國醫大師程莘農院士就提出了“藥穴同源的理論”, 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幾個與藥物相似功效的穴位。

極泉=複方丹參滴丸

取穴:曲肘, 手掌按於後枕, 在腋窩中部有動脈搏動處取穴。

功效:經常彈撥、揉按此穴位, 具有使氣血流通的作用, 可寬胸理氣, 養護心肺, 能治療各種心臟疾病導致的心悸、心痛等。

方法:按摩極泉穴時, 用力要均勻和緩。 開始時可適當輕緩, 後來再慢慢加大力量, 以手臂上產生酸麻感為佳。

氣海=人參

取穴:在下腹部, 前正中線上, 當臍中下1.5寸。

功效:大補元氣, 溫陽補虛。 可治中風脫證, 腹脹, 腹痛, 泄瀉, 便秘;小便不利, 遺尿;水腫, 遺精, 陽痿;月經不調, 痛經, 崩漏, 帶下等症。

方法:拇指點按、掌心揉擦、艾灸、扎針均可。

梁丘=胃康靈、斯達舒

取穴:伸展膝蓋用力時,筋肉凸出處的凹窪或從膝蓋骨外側端,約三個手指左右的上方。

功效:有調理脾胃之效,其為治療胃腸病痛的名穴。

方法:急性胃痛時,用拇指朝大腿方向按壓或揉按此穴1分鐘即可緩解。寒痛則點刺出血或補而灸之,熱痛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太溪=六味地黃丸

取穴: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功效:滋陰益腎,壯陽強腰。可治頭痛目眩,耳聾,耳鳴,消渴,月經不調,失眠,健忘,遺精,陽痿,小便頻數,腰脊痛,下肢厥冷,內踝腫痛等症。太溪為腎經原穴,腎為五臟之根本,故僅用太溪一穴就有六味地黃丸的功效。

方法:點揉、可針、可灸。

中皖=香砂和胃丸

取穴:身體中線,胸骨劍突至肚臍的正中。

功效: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中脘為胃之募,腑之會,用手反復擦摩此穴可治脾胃虛寒,胃中隱痛,消化不良,功同香砂和胃丸。

方法:點揉、擦摩,可針、可灸。

膻中+足三裡+肺俞=玉屏風散

取穴:膻中位於兩乳頭連線中點。肺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功效及方法:膻中居於兩乳之間,為上中焦之氣道,內應胸腺,針之擦之,功如補肺脾之氣的黃芪;足三裡健脾益氣,按之灸之,助膻中培土生金、固表止汗,功如白術;背部風門肺俞區域輕輕閃罐,取少佐防風驅散風邪之義。三穴相配,謂身體自備之玉屏風散。

春季是過敏性疾病的高發期,有過敏史的朋友要牢記這幾個穴位,經常揉一揉可以緩解過敏症狀,很有用哦!

太沖穴+足三裡=疏肝和胃丸、氣滯胃痛顆粒

取穴:太沖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足三裡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

功效:太沖為肝經輸穴、原穴,可疏利肝膽之氣;足三裡有調理脾胃之功,二者同用有疏肝和胃之效。這兩穴位是下肢的2個“消氣穴”,按摩太沖穴對愛發火和憂鬱的人都有舒緩作用,尤其對頭痛、乳房脹痛等症效果好,配合足三裡,在舒肝理氣的同時,還能改善便秘、腹瀉等胃腸不適。

方法:太沖穴要把手指立起來深度按揉效果好。可針、可灸。

內關+公孫=消食片

取穴:內關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公孫在足內側緣,當第1蹠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

功效:內關有行氣活血之功,可治情志失和、氣機阻滯而致肺氣上逆,胃氣上逆等病徵。食積所致胸中憋悶、胃脘脹滿,可按揉公孫穴+內關穴,以促進腸胃的蠕動,消食化積。

方法:按揉、可針。

氣海+足三裡+合谷+陰陵泉=四君子湯

取穴:合谷別名虎口,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陰陵泉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在脛骨後緣與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

功效:四君子,指的是人參、白術、茯苓和甘草,其中以人參幹溫益氣,健脾養胃為君藥,白術健脾為臣藥,茯苓健脾利濕為佐藥,甘草調和藥性為使藥,四藥合用共湊健脾益氣之功,治療氣短乏力,面色萎白,食少便溏等症。氣海功如人參,足三裡功如白術,陰陵泉功如茯苓,合谷開四關行氣活血功如甘草之調和,四穴同用,可謂人身自備之四君子湯。

方法:按揉、可針、可灸。

詩人長卿之《春分》寫道: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

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春分時節,草長鶯飛,柳醉花海,最適合外出踏青、郊遊。外出時若有不適,別忘了試試隨身攜帶的良藥。春天,放飛夢想,健康從這裡啟航!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別二維碼關注

喜歡的話就點贊吧!↙

梁丘=胃康靈、斯達舒

取穴:伸展膝蓋用力時,筋肉凸出處的凹窪或從膝蓋骨外側端,約三個手指左右的上方。

功效:有調理脾胃之效,其為治療胃腸病痛的名穴。

方法:急性胃痛時,用拇指朝大腿方向按壓或揉按此穴1分鐘即可緩解。寒痛則點刺出血或補而灸之,熱痛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太溪=六味地黃丸

取穴: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功效:滋陰益腎,壯陽強腰。可治頭痛目眩,耳聾,耳鳴,消渴,月經不調,失眠,健忘,遺精,陽痿,小便頻數,腰脊痛,下肢厥冷,內踝腫痛等症。太溪為腎經原穴,腎為五臟之根本,故僅用太溪一穴就有六味地黃丸的功效。

方法:點揉、可針、可灸。

中皖=香砂和胃丸

取穴:身體中線,胸骨劍突至肚臍的正中。

功效: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中脘為胃之募,腑之會,用手反復擦摩此穴可治脾胃虛寒,胃中隱痛,消化不良,功同香砂和胃丸。

方法:點揉、擦摩,可針、可灸。

膻中+足三裡+肺俞=玉屏風散

取穴:膻中位於兩乳頭連線中點。肺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功效及方法:膻中居於兩乳之間,為上中焦之氣道,內應胸腺,針之擦之,功如補肺脾之氣的黃芪;足三裡健脾益氣,按之灸之,助膻中培土生金、固表止汗,功如白術;背部風門肺俞區域輕輕閃罐,取少佐防風驅散風邪之義。三穴相配,謂身體自備之玉屏風散。

春季是過敏性疾病的高發期,有過敏史的朋友要牢記這幾個穴位,經常揉一揉可以緩解過敏症狀,很有用哦!

太沖穴+足三裡=疏肝和胃丸、氣滯胃痛顆粒

取穴:太沖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足三裡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

功效:太沖為肝經輸穴、原穴,可疏利肝膽之氣;足三裡有調理脾胃之功,二者同用有疏肝和胃之效。這兩穴位是下肢的2個“消氣穴”,按摩太沖穴對愛發火和憂鬱的人都有舒緩作用,尤其對頭痛、乳房脹痛等症效果好,配合足三裡,在舒肝理氣的同時,還能改善便秘、腹瀉等胃腸不適。

方法:太沖穴要把手指立起來深度按揉效果好。可針、可灸。

內關+公孫=消食片

取穴:內關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公孫在足內側緣,當第1蹠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

功效:內關有行氣活血之功,可治情志失和、氣機阻滯而致肺氣上逆,胃氣上逆等病徵。食積所致胸中憋悶、胃脘脹滿,可按揉公孫穴+內關穴,以促進腸胃的蠕動,消食化積。

方法:按揉、可針。

氣海+足三裡+合谷+陰陵泉=四君子湯

取穴:合谷別名虎口,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陰陵泉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在脛骨後緣與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

功效:四君子,指的是人參、白術、茯苓和甘草,其中以人參幹溫益氣,健脾養胃為君藥,白術健脾為臣藥,茯苓健脾利濕為佐藥,甘草調和藥性為使藥,四藥合用共湊健脾益氣之功,治療氣短乏力,面色萎白,食少便溏等症。氣海功如人參,足三裡功如白術,陰陵泉功如茯苓,合谷開四關行氣活血功如甘草之調和,四穴同用,可謂人身自備之四君子湯。

方法:按揉、可針、可灸。

詩人長卿之《春分》寫道: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

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春分時節,草長鶯飛,柳醉花海,最適合外出踏青、郊遊。外出時若有不適,別忘了試試隨身攜帶的良藥。春天,放飛夢想,健康從這裡啟航!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別二維碼關注

喜歡的話就點贊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