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樓觀台寄情

那日, 打開微 信, 沒有好友打招呼, 感到孤寂、無聊, 此時一位叫“翠竹兒”的微 信號要求加我!經過聊天, 我得知叫“翠竹兒”的女大學生畢業後,

在西安一家旅遊公司當導遊, 主要負責曲江樓觀道文化展示區旅遊觀光業務。 提到樓觀台, 我的腦海裡浮現出昔時的情景, 歲月真的好快!我回當兵在西安時時, 部隊首長曾經組織戰士到樓觀台一帶軍訓。 那裡的古建築遺跡雖然歷經滄桑, 依舊融入我的記憶深處。 也許我曾經在那裡當過兵, 而她現今在那裡工作生活的緣故, 兩個人聊天有了話題。 提起樓觀台那裡的景區, 她如數家珍, 興奮地告訴我說, 經過資源整合, 著名的景點如說經台、樓觀台國家森林公園、曲江農業博覽園、趙公明財神文化區、道教文化區、宗聖宮、延生觀、化女泉、薰衣草莊園等景觀線路, 現在每年接待幾十萬遊客!我感到驚訝, 我當兵時,
樓觀台附近空寂、荒涼, 樹木茂盛, 現在那裡則成為西安重要的旅遊區了, 變化太大了!

我的腦海裡像老化的影片, 陳舊的樓觀台、古塔與林場的老印象始終揮之不去。 歲月真的很快, 昔日的年輕戰士已經是花甲老人, 而樓觀台等古代遺跡仿佛鳳凰涅槃, 得到浴火重生。

我感慨世間的變化, 更為當地政府挖掘樓觀台的旅遊資源、展現厚重的自然與人文內涵而感興趣。

樓觀台歷史久遠, 既有周秦時的遺跡、漢唐古跡, 又有山青水綠的自然風光:古跡有老子說經台、尹喜觀星樓、秦始皇清廟、漢武帝望仙宮、大秦寺塔以及煉丹爐、呂祖洞、上善池等歷史遺跡。 那些古代人文遺址, 流傳許多神奇而美麗的傳說。 “翠竹兒”告訴我, 由樓觀台國家森林公園為主的旅遊線路,

是最幽靜、最美的風景區。 山間翠竹兒簇擁、溪流淙淙、美景不斷;山上林木蔥郁、山石嵯峨、山谷縱橫;被稱之“秦嶺四寶”的朱鹮、大熊貓、金絲猴和羚牛, 隨處可見。 樓觀台景區書寫“樓觀台”三個大字的石雕, 字跡遒勁、老辣, 老子騎著青牛石雕牌樓古樸而典雅, 左右配以宗聖宮等道觀, 古樸深邃。 進入牌樓和宗聖宮內, 宮殿一座連著一座, 長廊相連, 古木參天, 別有洞天。 樓觀台號稱“天下第一吉祥地”, 古籍讚美曰:“關中河山百二, 以終南為最勝;終南千峰聳翠, 以樓觀為最名, ” 在這裡形成了“古、秀、幽、奇 ”的風景特色。

“翠竹兒”繼續說, 樓觀景區的開發, 抓住了“文化”、“民俗”和“觀光”三個核心, 樹立“保護優先、突出特色、生態融合、持續發展”的原則。

每年春夏之際, 遊覽區裡花團錦簇, 姹紫嫣紅, 四野飄香, 遊人臉上洋溢著幸福、滿足的笑容, 當之無愧的中國道教仙都、西安後花園、“大旅遊”摹本。

遊人在景區裡, 朦朧的遠山和近處的山谷, 籠罩一層輕紗, 影影綽綽的, 在飄渺的雲煙中忽遠忽近, 若即若離。 就像國畫家用淡墨, 抹在藍色的天際。 茂盛的森林裡偶然露出的道觀紅牆, 給景區帶來了靈動氣韻。 “翠竹兒”用近乎夢囈的語調說, 她與遊客在八月十五那夜, 在樓觀台賞月, 感受到“樓觀勝境”帶來的快樂。 她動情地寫道:我們倚在欄杆旁, 感知歲月滄桑帶來的巨變, 屏氣凝神, 眺望東方天際。 此時, 天空潔淨, 沒有一絲塵埃。 突然蒼穹間十分明亮, 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從天邊徐徐升起,

懸在道觀旁。 山谷彌漫薄霧, 四周寂靜無聲, 天空像染上湛藍的螢光粉般透明, 從道觀裡傳出古罄敲擊聲, 莊重的節奏讓人動容, 一群年輕人忘我般地跳起舞。

我說:“你在描繪仙山瓊閣吧?”

“翠竹兒”開心大笑, 她對在樓觀台景區當導遊有感恩之情, 說現在樓觀台是:“道教聖壇, 看華燈溢彩, 倚欄頻顧盼, 花好月圓皆畫卷;終南疊影, 喜油菜飄香, 山水任遊覽, 風光韻雅盡詩情。 ”

我岔開話題問, 過去當地污染嚴重、垃圾亂堆, 不知道現在怎麼樣?“翠竹兒”告訴我, 儘管遊人多, 由於政府悉心治理, 保護得力, 已經治理成水清潔淨、環境優美、風光秀麗的好地方了。

“翠竹兒”又對我說, 有機會一定來樓觀台景區, 看看農業科技博覽及休閒體驗園區。 我知道,在她說的中國道文化展示區東北角,地勢開闊平坦,是一望無垠的良田,湖泊透明,遠處道觀隱約可見,頗有詩情畫意。“翠竹兒”告訴我,在那裡建的農耕種植園集科學、高效、創新、現代等多元素的農業理念,展示新一代農業發展方向,種植各類特色植物,使遊客置身于綠色之中, 親近大自然,感恩道教聖地的美好未來。

幾天後,“翠竹兒”發來一份視頻,打開螢幕後果然是樓觀道文化展示區風光,只見園區裡廟宇紛呈、園內蒼松翠柏茂密,畫面上曲徑通幽,山中建有亭閣、古塔,可以觀賞到風景區的景致。山間的樓觀台莊重、肅穆,高大的聖壇建有老子雕像。除此之外,綠林濃郁的山岡間還建有財神文化區,財神趙公明的塑像栩栩如生。山間種植了各種珍貴樹木,從春天到深秋,花紅柳綠,蜂飛蝶來,別有情趣。從視頻中我還看到林間的甬道、附近的山巒和棧道,設計得頗具匠心,而且風光獨特,令人醉心其間,流連忘返。

看到她發的楹聯後,感受到樓觀台景區巨大的變化,只可惜我江郎才盡,沉吟好久也沒有好楹聯與她唱和。“翠竹兒”笑道:“詩朋詞友”,這是借用別人楹聯來形容樓觀台景觀的,您老可別有心理負擔啊!“翠竹兒”引用別人楹聯,形象概括了這裡的景觀與人文資源,足以見她的古典文學的功底。她一再慫恿我獻詩一首,藉以互相欣賞。看到她發的楹聯對仗嚴謹、詞句高雅,哪敢與之相提並論?我不免惶惑不安。

當然,她對我還是留些面子,又換了一個話題。幾天後她再次在微 信裡,聊起景區的山水景觀。她的語言功底扎實,用散文化語言聊到樓觀台景區。比如說森林公園、終南山、洞天之冠、煉丹遺址、響石、百竹園、系牛柏、化女泉等景點與傳說,這些景觀點綴在其間,美麗的傳說與遺跡互相佐證,讓人置身其間,恍如穿越到遠古,與古代聖賢對話,也見識了道家先人的智慧。

作者: 路春 筆名冷杉、蘆村。曾在某部當兵。中華詩詞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散文詩協會會員、省作家協會會員、省雜文協會會員、蕭紅研究會與將軍研究會會員,曾任《企業文化》編輯。

我知道,在她說的中國道文化展示區東北角,地勢開闊平坦,是一望無垠的良田,湖泊透明,遠處道觀隱約可見,頗有詩情畫意。“翠竹兒”告訴我,在那裡建的農耕種植園集科學、高效、創新、現代等多元素的農業理念,展示新一代農業發展方向,種植各類特色植物,使遊客置身于綠色之中, 親近大自然,感恩道教聖地的美好未來。

幾天後,“翠竹兒”發來一份視頻,打開螢幕後果然是樓觀道文化展示區風光,只見園區裡廟宇紛呈、園內蒼松翠柏茂密,畫面上曲徑通幽,山中建有亭閣、古塔,可以觀賞到風景區的景致。山間的樓觀台莊重、肅穆,高大的聖壇建有老子雕像。除此之外,綠林濃郁的山岡間還建有財神文化區,財神趙公明的塑像栩栩如生。山間種植了各種珍貴樹木,從春天到深秋,花紅柳綠,蜂飛蝶來,別有情趣。從視頻中我還看到林間的甬道、附近的山巒和棧道,設計得頗具匠心,而且風光獨特,令人醉心其間,流連忘返。

看到她發的楹聯後,感受到樓觀台景區巨大的變化,只可惜我江郎才盡,沉吟好久也沒有好楹聯與她唱和。“翠竹兒”笑道:“詩朋詞友”,這是借用別人楹聯來形容樓觀台景觀的,您老可別有心理負擔啊!“翠竹兒”引用別人楹聯,形象概括了這裡的景觀與人文資源,足以見她的古典文學的功底。她一再慫恿我獻詩一首,藉以互相欣賞。看到她發的楹聯對仗嚴謹、詞句高雅,哪敢與之相提並論?我不免惶惑不安。

當然,她對我還是留些面子,又換了一個話題。幾天後她再次在微 信裡,聊起景區的山水景觀。她的語言功底扎實,用散文化語言聊到樓觀台景區。比如說森林公園、終南山、洞天之冠、煉丹遺址、響石、百竹園、系牛柏、化女泉等景點與傳說,這些景觀點綴在其間,美麗的傳說與遺跡互相佐證,讓人置身其間,恍如穿越到遠古,與古代聖賢對話,也見識了道家先人的智慧。

作者: 路春 筆名冷杉、蘆村。曾在某部當兵。中華詩詞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散文詩協會會員、省作家協會會員、省雜文協會會員、蕭紅研究會與將軍研究會會員,曾任《企業文化》編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