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的時候,東吳為何沒有回應

雖然在歷史上, 東吳和蜀漢聯合起來都沒曹魏強, 但是他們可以聯合起來一起去北伐, 來削弱魏國的實力, 想必那時候東吳和蜀漢的人才並沒那麼少。 只要糧食能供應的上, 兵力夠和一些像諸葛亮、趙雲這些文將和武將前去助陣, 想必魏國即使沒有損失多少領土, 也會元氣大傷, 甚至是十幾年都無法興起戰事。

三國鼎立

那麼為什麼東吳在諸葛亮北伐期間, 沒有起到更好的回應作用?

撇開《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不講, 很多學者、軍事家都贊同諸葛亮北伐並不明智這一觀點。 我也是這麼想的。

三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是魏國, 相形之下, 吳蜀二國本來就國力弱, 地盤兒小, 打起仗來一方面發展停滯, 又會消耗民力, 傻子才主動會找魏國打。 蜀國後期很大程度上就是被諸葛亮“六出祁山”拖垮的, 何況乎相較諸葛投入的那許多物力人力財力心力, “六出”那原本就和小的一丁點兒功績只是一句“得不償失”罷了。

諸葛亮

在諸葛出兵前, 就有很多謀臣將士反對, 但諸葛力排眾議, 依舊成行。 雖說此事上, 諸葛建樹寥寥, 但其赤誠一片的臣心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先帝托孤, 後主無能, 他又知自己時日不多, 綜合以上因素考慮,

也可體諒諸葛北伐一舉。

諸葛亮北伐

其實吳國也有北伐舉措。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利益關係是很複雜的, 況吳蜀並非無交惡, 先主又是怎麼死的呢?北伐是主動出擊進攻魏國, 並不干係到吳蜀之存亡。 夷陵之戰後東吳也數次對曹魏進行軍事行動,

但只能說是並無建樹、也沒有用更多的力量去支援蜀國, 原因很簡單:

第一, 東吳是三國中最弱的一個, 內憂外患就他最嚴重, 內部因為各個家族利益得不到均衡, 而孫權又只能患難不能同富貴, 造成人才的流逝。 而地處的位置在當時可不是一豐收能天下足的現今南方, 當時真是個荒地沒人開採, 糧食也少人也少。

第二, 如果蜀國戰勝魏國吳國的境地會好到那裡去?也好不到哪裡去。 還不如魏國呢, 畢竟先帝劉備就是栽在吳國人手裡的。

孫權

其實東吳從孫策開始到後來孫權, 都知道自己雖然錢糧不是問題, 但是兵力確實打不過魏國, 如果聯合蜀國又怕魏國有朝一日滅了蜀漢回過來收拾自己, 所以一直不敢貿然過江, 憑著長江天塹偏居一隅, 等著魏蜀兩家對掐, 自己好漁翁得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