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皇太極親征朝鮮,朝鮮國王向大清磕頭臣服

明崇禎八年, 1635年四月, 皇太極統一了漠南蒙古。 八月, 獲得我國帝王世代相傳的傳國玉璽。 皇太極因為得到傳國玉璽所以稱明朝為偽明, 認為自己才是華夏正統, 再加上大清國運昌隆, 皇太極認為改元稱帝的時機已經成熟。 同時, 皇太極想借稱帝之機, 採取外交手段, 確立大清與朝鮮之間的君臣關係, 使其與明朝斷絕關係, 解除大清的後顧之憂, 永遠臣服我大清國。 隨後在皇太極稱帝之前, 他事先通告了朝鮮, 朝鮮聞此訊後大嘩, 積累近10年的憎恨、羞辱情緒一併迸發, 朝鮮臣僚紛紛勸仁祖不要接見大清使團,

以表示朝鮮不承認皇太極的帝位, 拒絕與大清結盟。 皇太極聞訊後大怒, 認為這種行為是對大清國的侮辱。 對於這種叛逆行為怎麼能容忍??隨後皇太極召見了諸貝勒大臣商議對策, 指出朝鮮“決意斷絕”兩國盟約。 諸貝勒大臣認為可以以此興兵問罪, 一舉攻滅朝鮮王國 。

圖片來自網路

1636年12月2日, 皇太極率領十萬大軍入侵朝鮮, 當時朝鮮王國的國力太弱小, 所以皇太極很快攻佔了朝鮮。 朝鮮國王見大勢已去只好求和, 隨後開城受降, 皇太極降旨赦之。 雙方築壇盟誓, 朝鮮去除明朝的年號, 繳納明朝所賜誥命敕印, 奉清朝正朔, 定時貢獻, 並送質子二人。 此外, 朝鮮朝廷中主戰最堅決的洪翼漢、尹集、吳達濟三人被清軍索要, 在瀋陽就義, 號稱“三學士”。 至此朝鮮被迫斷絕了和明朝聯繫, 大清已經坐擁了半壁江山。

朝鮮國王下跪願臣服大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