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奶瓶齲如何一步步演變口腔問題

昨日, 市衛計委集結了市一、二、三、四醫院及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16名知名專家舉行義診, 吸引眾多家長帶著孩子諮詢。 現場多位元醫生向記者拋出病例:男孩近視1000度、1歲娃娃含奶瓶睡覺4顆牙齒爛完,

並對科學護牙護眼進行科普。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何曉玲告訴記者, 市婦兒醫院每月口腔門診量約3000人次, “爛牙齒”占了70%-80%。 令何醫生印象最深的一個病例是, 一位母親說自己一歲的孩子上面四顆門牙全部壞掉了。 何醫生檢查發現小孩的牙齒用手一碰就會掉落一些物質, 經過詢問才知道, 家長用奶瓶給孩子喂完奶以後, 小孩就會含著奶嘴睡覺, 嬰兒睡眠時不斷吸吮奶瓶, 牙齒被酸蝕, 牙釉質變軟,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醫學上所稱的“奶瓶齲”。

何醫生建議, 有些家長有讓嬰兒吃“夜奶”的習慣, 其實這是最傷牙齒的, 應儘量戒掉;如果必須吃,

吃完後應喂點白開水清潔口腔;安撫奶嘴也儘量少含, 等嬰兒睡了後最好拿掉。 學齡前的孩子, 零食要少吃, 吃完甜、酸食物後儘量用水漱口;自己刷牙可能會比較馬虎, 家長應監督孩子認真刷牙。

“一位家長去年帶著七歲兒子找到我, 孩子眼睛近視, 度數已達1100度。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劉京珍告訴記者, “原本孩子的家長就高度近視, 遺傳原因占大多數, 但如果後天不加以保護, 近視度數會越來越高。 ”

劉醫生介紹, 近視主要原因有三點:遺傳、外界、營養不均衡。 如果先天原因無法避免, 那麼後天一定要注意:看電視距離最好大於3.3米;兩歲以下每天最多看15分鐘電子產品就休息, 兩歲以上最多看一個小時。

打乒乓球、羽毛球有助於視力保護。 飲食方面多吃胡蘿蔔、西蘭花、菠菜、魚類、豬肝等, 少喝碳酸飲料少吃糖。

(原標題:“奶瓶齲”是咋回事 專家告訴你如何預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