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榮威ERX5純電版車型靜態解析:續航里程與平臺架構是亮點

在去年上市的中國品牌緊湊型SUV車型中, 榮威RX5無疑算得上是最成功的產品之一, 截止今年一月, 已是連續四個月銷量突破兩萬台。

但上汽的野心似乎並不止於此,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 上汽先是于去年底廣州車展正式推出了eRX5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參見:榮威eRX5實拍補充及混動技術淺析】, 一個冬天以後, RX5車系的第三篇章也就要拉開序幕。

接下來, 我們就帶大家靜態體驗一番上汽新能源SUV車型的第二款產品——ERX5純電版車型(車輛命名尚未最終確定)。

外觀設計只有一點改變

隨著RX5、e950、i6車型的相繼發佈, 榮威品牌“律動設計”語言已然深入人心, 從藝術美學的維度來品讀, 這無疑是一套成熟、成功, 符合主流審美的設計。

眼看著RX5一炮而紅, 上汽顯然沒有理由針對細分車型做大的改動,

在此前插電版車型的實拍中, 我已經總結了其與普通汽油版本在外觀方面的主要兩點不同——格柵造型與輪圈樣式。

而與插電版車型相比, 同為新能源的純電版本, 差別更是只有一處。 這種更大尺寸的倒梯形格柵已經成為榮威新能源車型的標準設計,

但純電車型由於沒有了進氣需求, 所以只是“徒有其表”, 全封閉式的設計對降低行駛風阻有一定的幫助。

說外形是“徒有其表”, 說功能, 那就是“內有乾坤”了, 同很多純電車型一樣, 格柵後面隱藏著充電介面。

圖中左側為直流介面, 右側為交流介面。 據悉, 使用慢充交流電(功率7kW)充滿時間為7小時, 而功率更大的快充直流介面只需40分鐘就可以充入80%電量。

打開前艙蓋, 在常規車型的發動機位置, 騰出了一個帶蓋的儲物格, 容積足夠容納一個20寸的行李箱, 放置一些私密的個人物品非常合適。

內飾細節更為突出科技感

與外觀類似,內飾部分同樣繼承了RX5車型的基礎設計,變化只是在一兩點細節之處。

最明顯的差別是排擋區域,ERX5純電版車型採用了全新的旋鈕式電控換擋機構,科技感、時尚感、精緻感都有顯著的提升。

不僅是視覺效果,電控機構先天的拓展性優勢也有體現,我們在換擋旋鈕的後方看到了自動泊車功能按鍵(我們拍攝的試裝車輛並未實際搭載),這是此前RX5車系中從未出現的配置。

據悉,泊車過程中,駕駛者只需控制刹車,而擋位元的切換全部由電控換擋機構自行完成,操作起來更為簡單便利。

換擋旋鈕的前方還增加了三個撥杆式按鍵,有如金屬一般的質感同樣非常出色,而對應的功能分別是MODE駕駛模式選擇(包含運動、舒適、ECO三種模式)、KERS刹車能量回收系統(回收效率三級可調)、BATTERY電池管理系統(具體功能暫時未知),這些配置都有著鮮明的新能源車型特色。

內後視鏡區域的變化就不那麼起眼了,除了插電版車型已經配備的前方防碰撞預警和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純電版本進一步新增了170度廣角行車記錄儀。對於這項實用的配置,原廠自帶更加美觀、品質也更有保證。

除了以上兩點變化,還想再提一次RX5新能源版本車型上配備的這塊12.3寸全液晶儀錶,論介面設計的美觀程度、畫面顯示的細膩程度、功能資訊的豐富程度,都不亞於大眾/奧迪車型上的“虛擬駕駛艙”系統,真的是顯著提升了車內的檔次感,大大的好評!

隨著時間的推移,ERX5純電版車型上的阿裡雲OS系統也升級到了最新的2.0版本,除了基於後臺大資料的資訊處理能力更強以外,支付寶線上支付功能也正式打通(此前RX5車型也可以免費線上升級)。此外,這次我們還第一次簡單體驗到了ERX5的全景影像功能,畫面的清晰度、圖像的拼接演算法在同級車型中都算是做的非常不錯。

模組化平臺優勢的體現

講完了外觀內飾的變化,再來說說平臺架構,而這,是我以為ERX5純電版車型相比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電動汽車最大的先天優勢。

過去,我們講模組化平臺的優勢,更多是說共用資源帶來的成本降低,是說低定位車型可以享受到更多的高端配置;但從RX5汽油版、插電版、純電版一路體驗過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感受到了平臺化帶來的拓展性、多樣性優勢。

榮威RX5車系基於上汽SSA+平臺打造,不同於大眾MQB平臺對轎車、SUV、MPV的全覆蓋,SSA平臺專門針對SUV車型,它最大的亮點在於對不同動力系統的良好適裝性。

目前市面上的絕大多數純電車型都是基於原有汽油車型改造而來,由於動力系統與儲能系統的改變,電動車型在整車配重、結構佈置、離地間隙、車內空間、操控特性等方面,都會有明顯的變化,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車輛地台升高,縱向乘坐空間受到侵佔。

但這樣的問題並沒有出現在ERX5純電版車型上,實際體驗一番,車內的乘坐、尾廂的儲物空間都與普通汽油版車型無異,底盤的佈置、懸架的結構,也都沒有受到影響,模組化平臺所帶來的先天優勢,顯現無疑。

電力系統的一些其他資訊

ERX5純電版本尚未完成最後的標定調校,部分性能參數也還沒有最終確定,但通過與上汽工程技術人員的溝通,盡可能獲取了一些相關資訊,在這裡提前分享給大家。

ERX5電動版依然採用前麥弗遜、後多連杆式的懸架結構,而在驅動形式方面,則是前橋單電機驅動(尚無前後橋雙電機四驅計畫),而具體的動力參數暫時未知。

在儲能系統方面,純電版車型用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鋰(鎳鈷錳酸)電池取代了傳統的磷酸鐵鋰電池(電池容量48kWh),電池組佈置在車身下部,且電芯、線纜、冷卻管路均處於金屬防護結構的保護之下(ERX5的電力系統達到了IP67防水防塵最高等級)。

而在大家最關心的續航里程方面,實拍車輛的EV400尾標已經說明了大概,據悉,eRX5純電版的最大續航里程為425公里,在現有的電動車輛中,這個資料處於非常靠前的水準。

此外,上汽方面還將為整個電力系統(包含電驅、電控、電池三部分)提供8年/12萬公里的質保承諾;針對充放電頻繁的鋰電池組,還有5年/10萬公里衰減小於20%,8年/12萬公里衰減小於30%的保證,超過這個衰減率,將為用戶免費更換全新的電池組件。

總結

如果要問,你最期待的純電動汽車是什麼樣,你會如何回答?

於我而言,特斯拉的性能水準、操控特性固然令人神迷,但我更期待的,是在主流消費區間,能有一款與普通汽油車使用幾乎無異的純電車型。

單就靜態體驗的情況來看,ERX5純電版本基本滿足了我的期望,其設計、配置、空間,都與普通RX5車型保持著很高的一致性。而超過400公里的續航里程與高效的充電速度,都是保障其日常高強度用車的有力支撐。

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我也更為期待它的動態表現,在整車品質、配重均發生一定變化的情況下,純電車型能否保持在加速、濾震等方面的原有性能與質感?如果可以,那ERX5或許將成為一款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產品……

最後簡單說一下價格與政策,以重點扶持純電動汽車的北京為例,按照2017年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標準的規定,ERX5由於純電續航里程超過250km,可以獲得最高標準的4.4萬元國家補貼,而北京的地方補貼是2.2萬元,總計之和為6.6萬元。

此外,ERX5的動力電池系統的品質能量密度高於120Wh/kg ,按照新年的新增規定,可以進一步獲得 1.1 倍的補貼比例,故而最終的補貼金額為7.26萬元。

綜合考慮車型的定位與相對硬體成本,預計eRX5純電版的補貼後實際支付價在20萬元左右,再考慮到購置稅減免與發放專屬牌照,這樣的價格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帝都搖號大軍中徘徊了數年的你們,又是否期待呢?

內飾細節更為突出科技感

與外觀類似,內飾部分同樣繼承了RX5車型的基礎設計,變化只是在一兩點細節之處。

最明顯的差別是排擋區域,ERX5純電版車型採用了全新的旋鈕式電控換擋機構,科技感、時尚感、精緻感都有顯著的提升。

不僅是視覺效果,電控機構先天的拓展性優勢也有體現,我們在換擋旋鈕的後方看到了自動泊車功能按鍵(我們拍攝的試裝車輛並未實際搭載),這是此前RX5車系中從未出現的配置。

據悉,泊車過程中,駕駛者只需控制刹車,而擋位元的切換全部由電控換擋機構自行完成,操作起來更為簡單便利。

換擋旋鈕的前方還增加了三個撥杆式按鍵,有如金屬一般的質感同樣非常出色,而對應的功能分別是MODE駕駛模式選擇(包含運動、舒適、ECO三種模式)、KERS刹車能量回收系統(回收效率三級可調)、BATTERY電池管理系統(具體功能暫時未知),這些配置都有著鮮明的新能源車型特色。

內後視鏡區域的變化就不那麼起眼了,除了插電版車型已經配備的前方防碰撞預警和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純電版本進一步新增了170度廣角行車記錄儀。對於這項實用的配置,原廠自帶更加美觀、品質也更有保證。

除了以上兩點變化,還想再提一次RX5新能源版本車型上配備的這塊12.3寸全液晶儀錶,論介面設計的美觀程度、畫面顯示的細膩程度、功能資訊的豐富程度,都不亞於大眾/奧迪車型上的“虛擬駕駛艙”系統,真的是顯著提升了車內的檔次感,大大的好評!

隨著時間的推移,ERX5純電版車型上的阿裡雲OS系統也升級到了最新的2.0版本,除了基於後臺大資料的資訊處理能力更強以外,支付寶線上支付功能也正式打通(此前RX5車型也可以免費線上升級)。此外,這次我們還第一次簡單體驗到了ERX5的全景影像功能,畫面的清晰度、圖像的拼接演算法在同級車型中都算是做的非常不錯。

模組化平臺優勢的體現

講完了外觀內飾的變化,再來說說平臺架構,而這,是我以為ERX5純電版車型相比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電動汽車最大的先天優勢。

過去,我們講模組化平臺的優勢,更多是說共用資源帶來的成本降低,是說低定位車型可以享受到更多的高端配置;但從RX5汽油版、插電版、純電版一路體驗過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感受到了平臺化帶來的拓展性、多樣性優勢。

榮威RX5車系基於上汽SSA+平臺打造,不同於大眾MQB平臺對轎車、SUV、MPV的全覆蓋,SSA平臺專門針對SUV車型,它最大的亮點在於對不同動力系統的良好適裝性。

目前市面上的絕大多數純電車型都是基於原有汽油車型改造而來,由於動力系統與儲能系統的改變,電動車型在整車配重、結構佈置、離地間隙、車內空間、操控特性等方面,都會有明顯的變化,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車輛地台升高,縱向乘坐空間受到侵佔。

但這樣的問題並沒有出現在ERX5純電版車型上,實際體驗一番,車內的乘坐、尾廂的儲物空間都與普通汽油版車型無異,底盤的佈置、懸架的結構,也都沒有受到影響,模組化平臺所帶來的先天優勢,顯現無疑。

電力系統的一些其他資訊

ERX5純電版本尚未完成最後的標定調校,部分性能參數也還沒有最終確定,但通過與上汽工程技術人員的溝通,盡可能獲取了一些相關資訊,在這裡提前分享給大家。

ERX5電動版依然採用前麥弗遜、後多連杆式的懸架結構,而在驅動形式方面,則是前橋單電機驅動(尚無前後橋雙電機四驅計畫),而具體的動力參數暫時未知。

在儲能系統方面,純電版車型用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鋰(鎳鈷錳酸)電池取代了傳統的磷酸鐵鋰電池(電池容量48kWh),電池組佈置在車身下部,且電芯、線纜、冷卻管路均處於金屬防護結構的保護之下(ERX5的電力系統達到了IP67防水防塵最高等級)。

而在大家最關心的續航里程方面,實拍車輛的EV400尾標已經說明了大概,據悉,eRX5純電版的最大續航里程為425公里,在現有的電動車輛中,這個資料處於非常靠前的水準。

此外,上汽方面還將為整個電力系統(包含電驅、電控、電池三部分)提供8年/12萬公里的質保承諾;針對充放電頻繁的鋰電池組,還有5年/10萬公里衰減小於20%,8年/12萬公里衰減小於30%的保證,超過這個衰減率,將為用戶免費更換全新的電池組件。

總結

如果要問,你最期待的純電動汽車是什麼樣,你會如何回答?

於我而言,特斯拉的性能水準、操控特性固然令人神迷,但我更期待的,是在主流消費區間,能有一款與普通汽油車使用幾乎無異的純電車型。

單就靜態體驗的情況來看,ERX5純電版本基本滿足了我的期望,其設計、配置、空間,都與普通RX5車型保持著很高的一致性。而超過400公里的續航里程與高效的充電速度,都是保障其日常高強度用車的有力支撐。

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我也更為期待它的動態表現,在整車品質、配重均發生一定變化的情況下,純電車型能否保持在加速、濾震等方面的原有性能與質感?如果可以,那ERX5或許將成為一款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產品……

最後簡單說一下價格與政策,以重點扶持純電動汽車的北京為例,按照2017年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標準的規定,ERX5由於純電續航里程超過250km,可以獲得最高標準的4.4萬元國家補貼,而北京的地方補貼是2.2萬元,總計之和為6.6萬元。

此外,ERX5的動力電池系統的品質能量密度高於120Wh/kg ,按照新年的新增規定,可以進一步獲得 1.1 倍的補貼比例,故而最終的補貼金額為7.26萬元。

綜合考慮車型的定位與相對硬體成本,預計eRX5純電版的補貼後實際支付價在20萬元左右,再考慮到購置稅減免與發放專屬牌照,這樣的價格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帝都搖號大軍中徘徊了數年的你們,又是否期待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