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才聖:赤手空拳離開農村 帶回植保“打藥神器”

 

李才聖和他的農業植保無人機。

原標題:

李才聖:赤手空拳離開農村 帶回植保“打藥神器”

深圳新聞網訊 19歲那年, 李才聖親手撕掉大學錄取通知書, 卻沒有放棄改變自己人生的勇氣, 赤手空拳走出江西農村, 從一名月薪800元的基層銷售人員, 逐步成長為百萬年薪的高級經理人。 41歲那年, 他跨界挑戰科技創業, 創立深圳天鷹兄弟無人機創新有限公司, 帶領科研團隊打造出國內首款電池動力單旋翼農業植保無人機, 並把它帶回了家鄉, 解決了農民兄弟人工打農藥效率低、危險性大的問題。

李才聖說,

鷹代表一種心志高遠、勇於進取、頑強拼搏的精神。 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 可達70年, 但要活那麼長, 就要在40歲時用近半年時間經歷一場痛苦的蛻變, 打脫自己的喙, 拔掉老化的趾甲, 新的趾甲長出來後, 再把身上的羽毛一根根拔掉。 當新的羽毛長出, 鷹開始飛翔, 重生蛻變。 天鷹兄弟提倡“鷹重生的精神”, 用勇於拼搏的鬥志, 創新進取的精神、高瞻遠矚的戰略來搏擊長空。

這說的何嘗不是他自己呢?

離開農村老家

不斷跨界挑戰科技創業

1973年, 李才聖出生在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南溪鄉一戶普通農家。 9歲才上學的他學習熱情高漲, 雖然那時候家裡窮, 學習條件艱苦, 但他堅持每天5點起床晨讀, 晚上打著手電筒寫作業。 由於學習刻苦、天資聰穎,

從小學到高中, 李才聖的成績在學校一直名列前茅。

李才聖從小就渴望走出山村, 通過考上大學改變自己命運, 但現實總是殘酷。 因為家裡無力供他繼續上學, 他只能含著淚默默撕掉錄取通知書, 投入外出打工的人流中。

1992年, 李才聖赤手空拳到浙江寧波闖蕩, 他當過流水線工人、建築工人, 也從事過教育工作、考上公務員。 不久後, 李才聖辭去穩定的工作, 跟隨下海經商熱潮前往深圳, 拼搏16年, 終於從一個普通銷售代表, 一步一個臺階, 成為100萬年薪的高級經理人。

也許這就是大多數從農村走出來的子弟夢寐以求的工作目標, 但卻不是李才聖的, 他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的來臨。 一次偶然機會, 他有幸認識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說了一句“如果你能把無人機這個技術應用到農藥噴灑上, 那你就是為民立功立德”, 讓李才聖眼前一亮, 他知道自己等到了。

這個時候的李才聖, 並沒有無人機的技術背景, 但是他卻義無反顧辭去高薪工作, 與四位無人機愛好者成立了深圳天鷹兄弟無人機創新有限公司。 他說, “每一次跨界都是挑戰與困難, 但我從來不曾放棄自己心中的夢想。 ”

心懷農民兄弟

1架植保無人機替代50個勞動力

小時候, 李才聖曾親眼目睹過父親和鄰居背農藥器械打藥中毒的可怕情景, 中毒後全身皮膚紅腫, 形成血瘀斑塊, 嚴重時甚至會口吐白沫。 “如果將無人機廣泛應用到農業, 農民發生農藥中毒的事就會大大減少。

”對他來說, 研發植保無人機, 不僅是一個創業的機會, 更是因為感同身受農民之苦而產生的敬愛之心和使命感。

2014年, 天鷹兄弟將電池動力無人機作為產品研發方向, 選擇設計難度更高的單旋翼機型。 李才聖團隊設計的第一代電動單旋翼飛機, 載重僅有10公斤, 續航時間約七八分鐘, 被客戶嫌棄“就像玩具一樣”。 李才聖很快擺脫沮喪, 重新設計第二代產品, 雖然載藥量提升到了17公斤, 但試飛時飛機突然墜地, 把投資人和客戶都嚇跑了。 為了保證公司正常的運營, 李才聖把房產進行抵押貸款, 繼續第三代產品的研發, 歷經半年多的努力, 我國首款電池動力單旋翼農業植保無人機終於面世。

李才聖給這款產品取名TY-787,

希望這款產品成為植保無人機中的波音787。

李才聖介紹, TY-787載荷大、飛行穩定、易操控、維護保養簡單, 是至今國內有效載荷綜合性能最佳的旋翼植保機。 一架無人機可替代50人勞動力, 並節省40%的農藥。 搭載不同的任務載荷可執行不同的植保作業任務, 例如, 可以進行施肥、噴灑農藥、除草劑、農作物輔助授粉等作業。 不僅作業效率高, 每天可到達400-700畝地, 是人工的30倍以上, 成本還低, 僅需一塊電池就能完成17公斤農藥的噴灑, 電池使用量是同樣載荷多旋翼飛行器的二分之一。

關注農業建設

努力搭建農業無人機大平臺

TY-787成功推向市場後, 李才聖馬上想到了老家的鄉親們, 可是, 公司在江西推廣的時候, 卻受到了農民們的質疑。 “能不能用”、“怎麼用”、“貴不貴”,成為農民們抵觸的三大疑問。為此,李才聖多次組織了宣傳、體驗活動,讓農民們眼見為實,慢慢地接受了這個新事物,現在它不僅被稱為“打藥神器”,還成為了時尚的農機。

截止到目前,天鷹兄弟已經快速發展為在全國擁有15個子公司的集團化管理企業,辦公面積達到5000平方米,全國員工300多人。天鷹兄弟還研發了TY-800、TY-900等多種型號的植保無人機。除了繼續研發更多型號無人機滿足不同的農業需求外,李才聖還想打造一個線上與線下結合的農業無人機大平臺。

李才聖表示,他設想的農業無人機大平臺,是線上下開設一個類似於5S店的農民公社,線上借助APP實現網上預約下單租用無人機、客服諮詢、申請維修等多種功能。同時,借此平臺搭建一個農產品交易市場,與農村電商等平臺進行對接,農民兄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進行農產品銷售。“以後無人機的發展方向是向農民提供免費服務。”他舉例說,公司可與農民簽訂協定,由公司免費向農民提供無人機植保服務,而農民提供農產品回購業務即可。其實,這個平臺就是希望通過服務與農民兄弟建立穩定的農產品交易關係。

人物簡介

李才聖

●1973年8月出生,深圳天鷹兄弟無人機創新有限公司總經理。作為一個社會基層的草根創業者,帶領團隊研發了國內首款電池動力單旋翼農業植保無人機,解決了農業生產打藥難的痛點,一架無人機可替代50人勞動力,並節省40%的農藥,為國家實現農藥零增長做出重大貢獻。

●2015-2016兩次獲得中國科協推薦入選《雙創》優秀展覽專案,並得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接見與鼓勵。被評選為2015年度CCTV《三農人物》,2016年5月當選中國科協九大全國代表,2016年9月當選為深圳市科協六屆常務委員,2016年7月被中國管理科學院評選為“十二五科技創新傑出人物”,2016年11月被廣東省委宣傳部推選為“廣東省優秀創新創業代表”,受邀參加“創新廣東,夢圓南粵”的百場創業故事分享會,先後在華南農大、深圳哈工大、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市國資委、深圳市南方航空等宣講創新創業故事。2017年3月被推選參加“深圳好青年”評選活動。

來源:晶報 “能不能用”、“怎麼用”、“貴不貴”,成為農民們抵觸的三大疑問。為此,李才聖多次組織了宣傳、體驗活動,讓農民們眼見為實,慢慢地接受了這個新事物,現在它不僅被稱為“打藥神器”,還成為了時尚的農機。

截止到目前,天鷹兄弟已經快速發展為在全國擁有15個子公司的集團化管理企業,辦公面積達到5000平方米,全國員工300多人。天鷹兄弟還研發了TY-800、TY-900等多種型號的植保無人機。除了繼續研發更多型號無人機滿足不同的農業需求外,李才聖還想打造一個線上與線下結合的農業無人機大平臺。

李才聖表示,他設想的農業無人機大平臺,是線上下開設一個類似於5S店的農民公社,線上借助APP實現網上預約下單租用無人機、客服諮詢、申請維修等多種功能。同時,借此平臺搭建一個農產品交易市場,與農村電商等平臺進行對接,農民兄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進行農產品銷售。“以後無人機的發展方向是向農民提供免費服務。”他舉例說,公司可與農民簽訂協定,由公司免費向農民提供無人機植保服務,而農民提供農產品回購業務即可。其實,這個平臺就是希望通過服務與農民兄弟建立穩定的農產品交易關係。

人物簡介

李才聖

●1973年8月出生,深圳天鷹兄弟無人機創新有限公司總經理。作為一個社會基層的草根創業者,帶領團隊研發了國內首款電池動力單旋翼農業植保無人機,解決了農業生產打藥難的痛點,一架無人機可替代50人勞動力,並節省40%的農藥,為國家實現農藥零增長做出重大貢獻。

●2015-2016兩次獲得中國科協推薦入選《雙創》優秀展覽專案,並得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接見與鼓勵。被評選為2015年度CCTV《三農人物》,2016年5月當選中國科協九大全國代表,2016年9月當選為深圳市科協六屆常務委員,2016年7月被中國管理科學院評選為“十二五科技創新傑出人物”,2016年11月被廣東省委宣傳部推選為“廣東省優秀創新創業代表”,受邀參加“創新廣東,夢圓南粵”的百場創業故事分享會,先後在華南農大、深圳哈工大、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市國資委、深圳市南方航空等宣講創新創業故事。2017年3月被推選參加“深圳好青年”評選活動。

來源:晶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