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光武帝說娶老婆的最高標準是 “娶妻當得陰麗華”

仕官當作執金吾, 娶妻當得陰麗華

《後漢書, 皇后紀》中記載, 光武帝劉秀給自己的事業和愛情定位“仕官當作執金吾, 娶妻當得陰麗華”。

事實上執金吾這個官職沒什麼實權, 但是卻非常威風, 拿現在的話說就是非常的場面, 有面子。 其實就是個掌旗幟的, 皇帝或者達官貴族出行的時候, 兩旁警衛列隊, 掌旗官在最前面開道, 手中拿著刻畫有“金烏鳥”的巨杖, 騎著寶馬良駒, 可以說是相當的風光。

那麼陰麗華是個什麼樣的人呢?陰麗華生於南陽新野富甲一方的顯赫門第, 她美麗大方溫良賢淑, 其美麗和孝順在新野一帶遠近聞名。

。 可以說那時候陰麗華是劉秀家鄉最美麗的女子。

劉秀在在知道陰麗華的時候陰麗華還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少女。 比劉秀小九歲, 還遠遠沒到出嫁的年齡。 這時候劉秀還沒見過她, 只是聽過這個名字, 就已經浮想聯翩了, 他覺得這個名字真是妙不可言, 名字的主人肯定也是美麗絕倫。

據說劉秀認識陰麗華是通過的他的姐夫。 劉秀的姐姐名叫劉元, 外嫁給鄧晨, 因為有這層關係兩家走動就比較多。 劉秀遊學歸來都就住在姐姐家裡, 劉秀和鄧晨兩人志趣相投, 關係很好。 一次偶然的機會鄧晨領著劉秀去拜訪陰麗華的哥哥陰識。 他們到陰家的時候正巧陰麗華正在院子裡給牡丹花澆水, 在牡丹花的襯托下, 陰麗華顯得更加嫵媚動人, 劉秀立馬被吸引住了。 從那以後劉秀就對陰麗華念念不忘。

不過對於劉秀的單相思, 姐夫並不看好他, 還不斷的去打擊劉秀, 說陰家是大戶人家, 陰麗華又是陰家的掌上明珠, 而你如今已經沒落, 憑什麼娶人家?

其實, 劉秀在中國歷代帝王中是少有的美男子帥小夥。 史書上說, 劉秀身高七尺三寸(按現在就是一米七五左右)不高不矮, 他的身材非常均稱, 稱得上是玉樹臨風。 劉秀的五官也很標緻, 皮膚白皙。 (我怎麼感覺就是一個白麵小生的樣子呢)

劉秀心裡清楚, 要想娶得陰麗華, 光長得好看是不行的, 他必須做好兩件事情, 一是發展自己的事業, 二是跟陰麗華的哥哥陰識搞好關係。 不過才十五歲的陰麗華怎麼也不會想到, 三年後自己既就嫁給了他, 更想不到的是劉秀成了東漢的開國皇帝。

戰亂中一償夙願

新莽末年, 天下大亂, 劉秀和兄長劉縯識時勢而起, 召集數千宗族子弟兵, 一起趁亂在家鄉春陵發兵。 後來他們與綠林軍合兵一處, 打著“光復漢室”的旗號舉兵造反。 綠林軍規模不斷擴大, 西漢宗室的劉玄作為綠林軍的將領被推為起義軍的皇帝, 史稱“更始帝”, 這也加劇了綠林軍與劉縯和劉秀兩兄弟為首的南陽宗室兵馬的矛盾。 新莽地皇四年即西元23年五月末, 更始大軍攻克了中原重鎮宛城,

攻陷宛城數日後不久, 但這時候雙方矛盾徹底激化, 更始帝將劉縯斬殺。 數日之後新漢兩軍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昆陽之戰。 在劉秀軍與昆陽守城軍內外夾擊之下, 王莽42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劉秀為昆陽之戰的第一功臣, 自此名震天下。

昆陽之戰結束後劉秀率軍北上再攻父城。 這時劉縯的死訊傳來, 劉秀權衡利弊之後做了決定, 離開軍隊回宛城向更始帝劉玄請罪。 回到完成之後, 劉秀做了三件事。 一不表昆陽之功, 以免功高震主引起劉玄嫉妒。 二不與劉縯不下接觸, 並表示劉縯犯上作亂, 自己也有很大責任。 三不為劉縯服喪, 甚至在劉縯被殺後不久, 在宛城迎娶了他多年仰慕的佳人陰麗華為妻。 這時候的劉秀內心是複雜了,哥哥的死對他觸動很大,但是他沒有能力反抗劉玄,只能積蓄自己的實力。

相對于兄長性格的鋒芒畢露不同,史書上記載劉秀“謹厚”“多權略”,說明劉秀個性內斂。正是這樣劉玄也沒有因為劉縯的事情而降罪與劉秀,但是解除了劉秀的一切軍權,同時封了一個武信侯的空頭銜。劉秀以娶妻為幌子整天花天酒地,劉玄對他的戒心也慢慢消除,認為劉秀成不了大氣只是個紈絝子弟。

政治聯姻的郭美人

更始元年九月,劉秀與陰麗華新婚三個月時,更始帝派劉秀前往洛陽。因為帶妻子隨行不便,劉秀只好將陰麗華送回了新野娘家,之身前往洛陽。王莽死後,天下土崩,諸多勢力擁兵自重,以觀天下之變。更始帝派人去接管各個地方,個地方的諸侯和地方軍閥肯定是不肯臣服於他人,於是往往誅殺更始官吏,不允許更始帝染指本地。而劉秀這次就是更始帝派往河北收取河北之地的使臣,不得已,劉秀又從洛陽出發去了河北。

河北地界極端的混亂複雜,即有河北三王的勢力又有以銅馬為代表的農民起義軍。劉秀前往河北時,僅持有一根代表更始政權的節杖,外加幾個隨從,並沒有一兵一卒,所以就有了“劉秀單車巡河北”一說。這時候的河北趙繆王劉林和當地的豪強大戶擁立王朗在邯鄲稱帝。他們自然是不會臣服於更始帝的。王朗就下令捉拿劉秀,並開出十萬戶侯爵的重賞。劉秀沒有一兵一卒只能從河北趙縣逃到了河北冀縣,這時候他心想投降王朗肯定只有死路一條,逃回洛陽恐怕也沒什麼好果子吃。思前想後只能是借助新勢力來對抗王朗,這時候劉秀想起來一個人就是河北的真定王,據說真定王有十萬兵馬,如果他支援我肯定可以與邯鄲王朗對抗。

河北的三王除了真定王劉楊立場不明確,還在觀望。其餘廣陽王劉接,趙繆王劉林都擁戴邯鄲政權。劉秀派部下劉植前去遊說,最終雙方達成一個協定,劉秀要迎娶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以聯姻促成雙方的合作。

郭聖通的家室,出身比陰麗華還要顯赫,郭聖通的父親在當地很得老百姓的愛戴和尊敬,郭聖通的母親也就是劉楊的親妹妹,被稱為郭主,是漢景帝的七世孫,真定恭王劉普的女兒,郭聖通是名副其實的西漢皇室後裔。

郭聖通相貌也是十分美麗,而且聰明伶俐,劉楊把她當作親生女兒一樣,對他非常喜愛。劉楊提出與劉秀的合作要求,正是看出劉秀的才能,正好借這個機會把心愛的外甥女嫁給劉秀。除了讓外甥女有個好歸宿,也希望在事實上讓雙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就這樣在更始元年六月在宛城迎娶了陰麗華數月之後,為了經營河北,劉秀又迎娶了他的第二位夫人——郭聖通。

不做皇后做貴人

劉秀與郭聖通的結合完全是一場政治聯姻,不可否認的是劉秀的江山有一半是郭聖通帶來的。就這樣在接管了河北,殺掉王朗的第二年,劉秀宣告脫離名存實亡的更始政權。西元25年劉秀在河北柏鄉建立自己的政權,史稱東漢,一年後劉秀把都城定在洛陽。

在定都洛陽之後陰麗華也由光武帝劉秀派人護送來了洛陽。這時候郭聖通已經為劉秀生下了第一個皇子,就是後來的太子劉疆。對於草創的東漢王朝來說這是一件大事,關係到未來的繼承人問題。相對于政治聯姻的郭聖通來說,劉秀對陰麗華自然是更有感覺,況且兩人多年不見,難免纏綿一些。感受到冷落的郭聖通心裡很不開心,劉秀為二人引薦的時候郭聖通還在賭氣,於是劉秀面前就出現了這樣的畫面:陰麗華客客氣氣,而郭聖通卻板著臉一言不發。這次會面也就給了劉秀一個印象,郭聖通十分不識大體,這也就埋下了不滿的種子。

對陰麗華來說,劉秀在兩年前與她暫別,完全無法照扶,戰事來時,她只能隨著家人四處輾轉,惶恐度日,如今兩人再次相聚,昔日的夫君不但已經登基稱帝,身邊還多了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子,二人甚至已經有了孩子,可想而知她的心情自然是異常失落的。

再說劉秀,現在他最頭疼的是讓誰做皇后,陰麗華和郭聖通一個是自己感情的寄託最心愛的女人,一個是自己勢力的依憑,思前想後左右為難之際劉秀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倆人都不封後,先把他們一律封為僅次於皇后的貴人再說。

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讓劉秀決心要封陰麗華為皇后。在國家初定之期,也是最不安定的時期,各方時不時的來個叛亂。真定王劉楊叛亂,劉楊起初和劉秀聯盟的時候就沒安好心,想著等劉秀打下天下之後再從他手裡奪過來。劉楊的叛亂自然是很快就平息了下來,而且劉秀也早就在提防著他。郭聖通得知舅舅叛亂被殺,自己也是備受打擊,其實她自己也明白自己擁有的這一切都是因為舅舅的支持,現在舅舅成了叛徒別說皇后了,估計貴人也保不住了。

平頂了劉楊叛亂的劉秀回到宮中打算封陰麗華為皇后,不過陰麗華卻拒絕了。因為她知道,為陪伴劉秀打天下的是郭聖通,河北是漢光武的龍興之地,可以說沒有平定河北,就沒有日後的東漢王朝,而且東漢許多名臣勇將都是從河北一路追隨劉秀而來其中還有一部分劉楊手下的人,他們只知道有郭聖通卻不知道有個陰麗華,更重要的是郭聖通已經生下一個皇長子,而自己既尚無皇子,劉秀如果此時立自己i為後的話,恐怕難以服眾,大家都會為難。所以她堅決辭讓,始終不肯接受封後。

就這樣,皇后的寶座落到了郭聖通的面前。西元26年,劉秀冊封郭聖通為東漢第一任皇后,其子劉疆立為東漢王朝第一任太子。

謙恭忍讓,顧全大局

陰麗華雖然放棄了皇后的身份,卻得到了劉秀更加強烈的愛,反而郭聖通稱為皇后,劉秀卻對她越來越冷淡。

沒有讓陰麗華成為皇后,劉秀心裡感十分的愧疚,因而經常在她的寢宮陪伴她,噓寒問暖,有時一天就會去好幾次。另一方面郭聖通反倒是像被打入了冷宮,劉秀幾乎不怎麼登門,只有在陰麗華的提醒和勸說下,劉秀才偶爾去幾次。一次,劉秀打算將陰麗華所有的兄弟封為侯爵,陰麗華鄭重地婉言謝絕,認為自己身為妾室,兄弟們不能越禮稱為侯爵。還有一次劉秀賞賜大量的珠寶給陰麗華,她還是拒絕了,認為國家剛剛穩定,百廢待興,正是需要大量人力財力的時候,他一個人需要那麼多珠寶沒有什麼用處。劉秀因為陰麗華的識大體,善解人意,對之愈加的偏愛。

建國初期難免有戰亂,而劉秀每次出征都會帶著陰麗華一同前往,而把郭聖通留在宮中,讓他去處理後宮事務。西元28年,陰麗華為劉秀生下一個兒子,這就是後來的漢明帝劉莊。孩子生下後不久劉秀一連打了好幾個勝仗,回宮之後大大封賞了劉莊。由於陰麗華的好人緣,許多宮女嬪妃都來祝賀她產下龍子。不過郭皇后又不高興了,在她看來陰麗華誕下皇子,自己的皇后之位和兒子的太子之為都有可能不保。

後來陰麗華的娘家慘遭大難,一群強盜半夜闖入,不僅搶走了所有值錢的東西,還把陰麗華的母親和弟弟殺死了。陰麗華聽到這個噩耗後立刻暈了過去,醒來後更是悲慟不已,哭得死去活來,劉秀為此非常心痛。為了寬慰陰麗華,劉秀下了一道詔書,詔曰:“吾微賤之時,娶于陰氏,因將兵征伐,遂各別離。幸得安全,俱脫虎口。以貴人有母儀之美,宜立為後,而固辭弗敢當,列於媵妾。朕嘉其義讓,許封諸弟。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禍,母子同命,湣傷於懷。《小雅》曰:‘將恐將懼,惟予與汝。將安將樂,汝轉棄予。’風人之戒,可不慎乎?其追爵諡貴人父陸為宣恩哀侯,弟為宣義恭侯,以弟就嗣哀侯後。及屍柩在堂,使太大夫拜授印綬,如在國列侯禮。魂而有靈,嘉其寵榮!”

這份詔書有三個意思 ,第一,劉秀在詔書中表達了他與陰麗華的患難夫妻之情。第二,劉秀稱讚陰麗華大度,郭氏的皇后之位是她讓出來的。第三,劉秀追封陰麗華的父親陰陸為宣恩哀侯,弟弟陰為宣義恭候,並且讓陰麗華的另一個弟弟代替陰為長子繼承宣恩哀侯的爵位。郭皇后因為詔書的事情,對陰麗華的怨恨越來越深。

這時候的太子是劉疆,但是劉秀不怎麼喜歡他,一來是因為他的母親郭聖通,二來劉疆的想法和劉秀的想法經常不合。雖然劉秀是在馬背上奪得了天下但是他內心非常痛恨戰爭,劉秀原本曾經就是老百姓,知道無論什麼樣的戰爭受苦的都是老百姓,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在戰爭中死亡。他不行不像漢武帝那樣崇尚武力喜歡不斷開疆擴土,他認為國家需要休養生息,他治理國家的政策往往也是比較溫和。而劉疆像極了當年的漢武帝,多次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揚言要武力治國開疆擴土。劉秀因此經常責備他說他好大喜功心裡沒有百姓。

《資治通鑒》中說西元29年,天下大定,劉秀進行了一次規模浩大的人口普查,在全國各地送來的案表中發現了一張字條,上面寫有“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 劉秀這時候知道是有人瞞報非常生氣就問左右官員,官員含糊其辭。這時候十二的劉莊發話了“潁川、弘農這兩個地方雖然有很多富豪,口也多,但是沒有多少人在朝中做官,可以隨便查,但是河南,南陽就不行了,河南是全國首都全是達官貴人,那那樣又是父皇您的老家全是皇親國戚,就算是這些達官貴人皇親國戚加重的奴婢數量,田宅數量超越規格,官員們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免惹來禍端。”劉秀覺得劉莊說的很有道理,再次派人調查發現果真是這樣,劉秀就不斷稱讚劉莊說他是個神童將來一定能成大事。劉秀無意之中還說了句,要不是早就立太子了,太子之為應該是劉莊的。

劉秀原本就沒有要易儲的打算,但是這話讓郭聖通聽到就不是那回事了,這下子皇后直接像火山一樣爆發了對著劉秀就是一頓臭駡,說他忘恩負義,長期的積怨讓郭聖通幾乎是口不擇言,陰麗華也平白無故遭到了一頓罵,心裡委屈之下,為了避免矛盾激化,她主動向劉秀請求暫且回娘家待一段時間,劉秀這下也忍不了了,他挽留陰麗華,但陰麗華十分堅持,劉秀只能讓她先回娘家去,免得受郭聖通的氣。郭聖通依舊每天跟劉秀大吵大鬧。

劉秀徹底無法忍受這個竭斯底裡的女人了,《後漢書》記載西元41年,劉秀突然發佈一道廢後詔書"皇后懷執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它子,訓長異室。宮闈之內,若見鷹鸇。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節,其上皇后璽綬。陰貴人鄉里良家,歸自微賤。'自我不見,於今三年。'宜奉宗廟,為天下母。主者詳案舊典,時上尊號。異常之事,非國休福,不得上壽稱慶。”這道詔書的大概意思就是說,郭聖通依仗皇后的身份欺負弱小,沒有母儀天下的風範,不能一視同仁地對待並非她親生的孩子,像呂雉一樣狠毒,不能繼續做皇后了。而陰貴人賢良淑德,足以母儀天下,皇后的位置應該由她來做。據說當官員讓郭聖通交出皇后的印信時她死死抓住不放,語無倫次,說這不是真的。

善待情敵的子女

陰麗華成為皇后,並沒有對郭聖通落井下石,反而時常為她求情,劉秀聽取了陰麗華的建議,再加上他本來就是一個仁慈的君主,並不想為難郭聖通。於是劉秀又下了一道詔書,讓劉疆繼續當太子,郭聖通的二兒子為中山王,而她本人被封為中山王太后,可以和兒子一起生活。《後漢書,皇后紀》記載:陰後在位之時,端莊賢淑,不喜言笑,有母儀之美。

這時候的劉秀內心是複雜了,哥哥的死對他觸動很大,但是他沒有能力反抗劉玄,只能積蓄自己的實力。

相對于兄長性格的鋒芒畢露不同,史書上記載劉秀“謹厚”“多權略”,說明劉秀個性內斂。正是這樣劉玄也沒有因為劉縯的事情而降罪與劉秀,但是解除了劉秀的一切軍權,同時封了一個武信侯的空頭銜。劉秀以娶妻為幌子整天花天酒地,劉玄對他的戒心也慢慢消除,認為劉秀成不了大氣只是個紈絝子弟。

政治聯姻的郭美人

更始元年九月,劉秀與陰麗華新婚三個月時,更始帝派劉秀前往洛陽。因為帶妻子隨行不便,劉秀只好將陰麗華送回了新野娘家,之身前往洛陽。王莽死後,天下土崩,諸多勢力擁兵自重,以觀天下之變。更始帝派人去接管各個地方,個地方的諸侯和地方軍閥肯定是不肯臣服於他人,於是往往誅殺更始官吏,不允許更始帝染指本地。而劉秀這次就是更始帝派往河北收取河北之地的使臣,不得已,劉秀又從洛陽出發去了河北。

河北地界極端的混亂複雜,即有河北三王的勢力又有以銅馬為代表的農民起義軍。劉秀前往河北時,僅持有一根代表更始政權的節杖,外加幾個隨從,並沒有一兵一卒,所以就有了“劉秀單車巡河北”一說。這時候的河北趙繆王劉林和當地的豪強大戶擁立王朗在邯鄲稱帝。他們自然是不會臣服於更始帝的。王朗就下令捉拿劉秀,並開出十萬戶侯爵的重賞。劉秀沒有一兵一卒只能從河北趙縣逃到了河北冀縣,這時候他心想投降王朗肯定只有死路一條,逃回洛陽恐怕也沒什麼好果子吃。思前想後只能是借助新勢力來對抗王朗,這時候劉秀想起來一個人就是河北的真定王,據說真定王有十萬兵馬,如果他支援我肯定可以與邯鄲王朗對抗。

河北的三王除了真定王劉楊立場不明確,還在觀望。其餘廣陽王劉接,趙繆王劉林都擁戴邯鄲政權。劉秀派部下劉植前去遊說,最終雙方達成一個協定,劉秀要迎娶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以聯姻促成雙方的合作。

郭聖通的家室,出身比陰麗華還要顯赫,郭聖通的父親在當地很得老百姓的愛戴和尊敬,郭聖通的母親也就是劉楊的親妹妹,被稱為郭主,是漢景帝的七世孫,真定恭王劉普的女兒,郭聖通是名副其實的西漢皇室後裔。

郭聖通相貌也是十分美麗,而且聰明伶俐,劉楊把她當作親生女兒一樣,對他非常喜愛。劉楊提出與劉秀的合作要求,正是看出劉秀的才能,正好借這個機會把心愛的外甥女嫁給劉秀。除了讓外甥女有個好歸宿,也希望在事實上讓雙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就這樣在更始元年六月在宛城迎娶了陰麗華數月之後,為了經營河北,劉秀又迎娶了他的第二位夫人——郭聖通。

不做皇后做貴人

劉秀與郭聖通的結合完全是一場政治聯姻,不可否認的是劉秀的江山有一半是郭聖通帶來的。就這樣在接管了河北,殺掉王朗的第二年,劉秀宣告脫離名存實亡的更始政權。西元25年劉秀在河北柏鄉建立自己的政權,史稱東漢,一年後劉秀把都城定在洛陽。

在定都洛陽之後陰麗華也由光武帝劉秀派人護送來了洛陽。這時候郭聖通已經為劉秀生下了第一個皇子,就是後來的太子劉疆。對於草創的東漢王朝來說這是一件大事,關係到未來的繼承人問題。相對于政治聯姻的郭聖通來說,劉秀對陰麗華自然是更有感覺,況且兩人多年不見,難免纏綿一些。感受到冷落的郭聖通心裡很不開心,劉秀為二人引薦的時候郭聖通還在賭氣,於是劉秀面前就出現了這樣的畫面:陰麗華客客氣氣,而郭聖通卻板著臉一言不發。這次會面也就給了劉秀一個印象,郭聖通十分不識大體,這也就埋下了不滿的種子。

對陰麗華來說,劉秀在兩年前與她暫別,完全無法照扶,戰事來時,她只能隨著家人四處輾轉,惶恐度日,如今兩人再次相聚,昔日的夫君不但已經登基稱帝,身邊還多了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子,二人甚至已經有了孩子,可想而知她的心情自然是異常失落的。

再說劉秀,現在他最頭疼的是讓誰做皇后,陰麗華和郭聖通一個是自己感情的寄託最心愛的女人,一個是自己勢力的依憑,思前想後左右為難之際劉秀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倆人都不封後,先把他們一律封為僅次於皇后的貴人再說。

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讓劉秀決心要封陰麗華為皇后。在國家初定之期,也是最不安定的時期,各方時不時的來個叛亂。真定王劉楊叛亂,劉楊起初和劉秀聯盟的時候就沒安好心,想著等劉秀打下天下之後再從他手裡奪過來。劉楊的叛亂自然是很快就平息了下來,而且劉秀也早就在提防著他。郭聖通得知舅舅叛亂被殺,自己也是備受打擊,其實她自己也明白自己擁有的這一切都是因為舅舅的支持,現在舅舅成了叛徒別說皇后了,估計貴人也保不住了。

平頂了劉楊叛亂的劉秀回到宮中打算封陰麗華為皇后,不過陰麗華卻拒絕了。因為她知道,為陪伴劉秀打天下的是郭聖通,河北是漢光武的龍興之地,可以說沒有平定河北,就沒有日後的東漢王朝,而且東漢許多名臣勇將都是從河北一路追隨劉秀而來其中還有一部分劉楊手下的人,他們只知道有郭聖通卻不知道有個陰麗華,更重要的是郭聖通已經生下一個皇長子,而自己既尚無皇子,劉秀如果此時立自己i為後的話,恐怕難以服眾,大家都會為難。所以她堅決辭讓,始終不肯接受封後。

就這樣,皇后的寶座落到了郭聖通的面前。西元26年,劉秀冊封郭聖通為東漢第一任皇后,其子劉疆立為東漢王朝第一任太子。

謙恭忍讓,顧全大局

陰麗華雖然放棄了皇后的身份,卻得到了劉秀更加強烈的愛,反而郭聖通稱為皇后,劉秀卻對她越來越冷淡。

沒有讓陰麗華成為皇后,劉秀心裡感十分的愧疚,因而經常在她的寢宮陪伴她,噓寒問暖,有時一天就會去好幾次。另一方面郭聖通反倒是像被打入了冷宮,劉秀幾乎不怎麼登門,只有在陰麗華的提醒和勸說下,劉秀才偶爾去幾次。一次,劉秀打算將陰麗華所有的兄弟封為侯爵,陰麗華鄭重地婉言謝絕,認為自己身為妾室,兄弟們不能越禮稱為侯爵。還有一次劉秀賞賜大量的珠寶給陰麗華,她還是拒絕了,認為國家剛剛穩定,百廢待興,正是需要大量人力財力的時候,他一個人需要那麼多珠寶沒有什麼用處。劉秀因為陰麗華的識大體,善解人意,對之愈加的偏愛。

建國初期難免有戰亂,而劉秀每次出征都會帶著陰麗華一同前往,而把郭聖通留在宮中,讓他去處理後宮事務。西元28年,陰麗華為劉秀生下一個兒子,這就是後來的漢明帝劉莊。孩子生下後不久劉秀一連打了好幾個勝仗,回宮之後大大封賞了劉莊。由於陰麗華的好人緣,許多宮女嬪妃都來祝賀她產下龍子。不過郭皇后又不高興了,在她看來陰麗華誕下皇子,自己的皇后之位和兒子的太子之為都有可能不保。

後來陰麗華的娘家慘遭大難,一群強盜半夜闖入,不僅搶走了所有值錢的東西,還把陰麗華的母親和弟弟殺死了。陰麗華聽到這個噩耗後立刻暈了過去,醒來後更是悲慟不已,哭得死去活來,劉秀為此非常心痛。為了寬慰陰麗華,劉秀下了一道詔書,詔曰:“吾微賤之時,娶于陰氏,因將兵征伐,遂各別離。幸得安全,俱脫虎口。以貴人有母儀之美,宜立為後,而固辭弗敢當,列於媵妾。朕嘉其義讓,許封諸弟。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禍,母子同命,湣傷於懷。《小雅》曰:‘將恐將懼,惟予與汝。將安將樂,汝轉棄予。’風人之戒,可不慎乎?其追爵諡貴人父陸為宣恩哀侯,弟為宣義恭侯,以弟就嗣哀侯後。及屍柩在堂,使太大夫拜授印綬,如在國列侯禮。魂而有靈,嘉其寵榮!”

這份詔書有三個意思 ,第一,劉秀在詔書中表達了他與陰麗華的患難夫妻之情。第二,劉秀稱讚陰麗華大度,郭氏的皇后之位是她讓出來的。第三,劉秀追封陰麗華的父親陰陸為宣恩哀侯,弟弟陰為宣義恭候,並且讓陰麗華的另一個弟弟代替陰為長子繼承宣恩哀侯的爵位。郭皇后因為詔書的事情,對陰麗華的怨恨越來越深。

這時候的太子是劉疆,但是劉秀不怎麼喜歡他,一來是因為他的母親郭聖通,二來劉疆的想法和劉秀的想法經常不合。雖然劉秀是在馬背上奪得了天下但是他內心非常痛恨戰爭,劉秀原本曾經就是老百姓,知道無論什麼樣的戰爭受苦的都是老百姓,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在戰爭中死亡。他不行不像漢武帝那樣崇尚武力喜歡不斷開疆擴土,他認為國家需要休養生息,他治理國家的政策往往也是比較溫和。而劉疆像極了當年的漢武帝,多次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揚言要武力治國開疆擴土。劉秀因此經常責備他說他好大喜功心裡沒有百姓。

《資治通鑒》中說西元29年,天下大定,劉秀進行了一次規模浩大的人口普查,在全國各地送來的案表中發現了一張字條,上面寫有“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 劉秀這時候知道是有人瞞報非常生氣就問左右官員,官員含糊其辭。這時候十二的劉莊發話了“潁川、弘農這兩個地方雖然有很多富豪,口也多,但是沒有多少人在朝中做官,可以隨便查,但是河南,南陽就不行了,河南是全國首都全是達官貴人,那那樣又是父皇您的老家全是皇親國戚,就算是這些達官貴人皇親國戚加重的奴婢數量,田宅數量超越規格,官員們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免惹來禍端。”劉秀覺得劉莊說的很有道理,再次派人調查發現果真是這樣,劉秀就不斷稱讚劉莊說他是個神童將來一定能成大事。劉秀無意之中還說了句,要不是早就立太子了,太子之為應該是劉莊的。

劉秀原本就沒有要易儲的打算,但是這話讓郭聖通聽到就不是那回事了,這下子皇后直接像火山一樣爆發了對著劉秀就是一頓臭駡,說他忘恩負義,長期的積怨讓郭聖通幾乎是口不擇言,陰麗華也平白無故遭到了一頓罵,心裡委屈之下,為了避免矛盾激化,她主動向劉秀請求暫且回娘家待一段時間,劉秀這下也忍不了了,他挽留陰麗華,但陰麗華十分堅持,劉秀只能讓她先回娘家去,免得受郭聖通的氣。郭聖通依舊每天跟劉秀大吵大鬧。

劉秀徹底無法忍受這個竭斯底裡的女人了,《後漢書》記載西元41年,劉秀突然發佈一道廢後詔書"皇后懷執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它子,訓長異室。宮闈之內,若見鷹鸇。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節,其上皇后璽綬。陰貴人鄉里良家,歸自微賤。'自我不見,於今三年。'宜奉宗廟,為天下母。主者詳案舊典,時上尊號。異常之事,非國休福,不得上壽稱慶。”這道詔書的大概意思就是說,郭聖通依仗皇后的身份欺負弱小,沒有母儀天下的風範,不能一視同仁地對待並非她親生的孩子,像呂雉一樣狠毒,不能繼續做皇后了。而陰貴人賢良淑德,足以母儀天下,皇后的位置應該由她來做。據說當官員讓郭聖通交出皇后的印信時她死死抓住不放,語無倫次,說這不是真的。

善待情敵的子女

陰麗華成為皇后,並沒有對郭聖通落井下石,反而時常為她求情,劉秀聽取了陰麗華的建議,再加上他本來就是一個仁慈的君主,並不想為難郭聖通。於是劉秀又下了一道詔書,讓劉疆繼續當太子,郭聖通的二兒子為中山王,而她本人被封為中山王太后,可以和兒子一起生活。《後漢書,皇后紀》記載:陰後在位之時,端莊賢淑,不喜言笑,有母儀之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