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我們向諸葛亮借點什麼?

1

《三國演義》, 地球人都知道;《草船借箭》更是婦孺皆知。

這個經典的借箭的故事, 也出現在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19課。

老師們會這樣確立教學重點:感悟人物形象,

從“草船借箭”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難點確立為:通過具體語句感受人物特點, 並通過讀表現人物個性。

但我以為, 教學的難點在於: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我們向諸葛亮借點什麼?

2

諸葛亮知天時、懂地利、識人心, 所以能用草船借到曹操的箭。

那我們是否可以向諸葛亮借點智慧呢?

什麼智慧?就是走出思維定勢的智慧。

因為一般人看來, 當然也包括周瑜這些並不一般的人看來, 這箭只能造。

這就是思維定勢。 所以周瑜聽到諸葛亮並不打算使用造箭用的竹、翎毛、膠漆等物品時, 還大惑不解。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 諸葛亮這這裡的足智多謀, 最重要的就是打破了思維定勢。

箭, 不但可以造,

還可以借。

那麼同學們, 我們可不可以不把諸葛亮當成神一樣仰望, 而是從他神話般的傳奇中, 在現實中借腦借智呢?

3

檢驗一個人能否借到智慧最重要的標準就是:任何一個問題, 都不止一個解決辦法!

就像數學的一題多解。

打開思維空間, 你的頭頂, 會多出一片藍天。

就像廈門大學鄒振東教授在2016年大學生畢業典禮上的演講那樣:

“最好的老師有三種:第一種是遞錘子的人, 你想要釘釘子, 你的老師把錘子遞給你——好老師啊;第二種是變手指的人, 你的人生需要很多黃金, 老師讓你的手指頭變成點鐵成金的手指頭——多好的老師啊;第三種是開窗子的人, 你以為看到了風景的全部, 老師幫你打開另一扇窗, 你豁然開朗, 啊,

原來還有另外一個世界——這是最好老師中的最好的老師。 ”

但願我們的孩子們, 都能遇見開窗子的老師, 因為能打開窗子, 就能借到諸葛亮的智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