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孫中山眼中的班超,是段祺瑞的諸葛亮,曾收復外蒙古

中國近代內憂外患, 各個階層為挽救中國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而亂世出英雄, 這個時代同樣造就了許多能人志士。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個人物是北洋軍閥皖系名將, 是段祺瑞的心腹謀士, 被其視為的諸葛孔明。 曾率軍收復自治的外蒙古, 孫中山將他與漢代的陳湯、班超、傅介子相提並論。

這個人就是徐樹錚。 徐樹錚本是一介秀才, 甲午戰爭之後, 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徐樹錚逐漸覺悟, 走上了棄筆從戎的道路。

徐樹錚投奔袁世凱未果, 後遇到了袁世凱的部下, 兩人一見如故, 二人相遇如管仲之會齊恒公, 諸葛亮遇劉備, 成就了一段徐段之會的民國佳話。

自此徐樹錚對段祺瑞一生追隨, 忠心無二, 段祺瑞也將其視為左膀右臂, 後人評價, 段祺瑞能有三造共和之功, 其功十之七八, 來自于徐樹錚的運籌帷幄。

徐樹錚善於借力打力, 在軍閥混戰之際, 德國人、張作霖, 包括後來的孫中山, 他都能化敵為友, 合縱連橫。 大有戰國縱橫家的風采。 在皖系軍閥當權期間, 他幫助段祺瑞幹出了許多大事, 如再造共和、扶段倒黎、引奉入關、武力南征等等。 其中最為耀眼的功績就是收復外蒙古。

辛亥革命時, 外蒙古在俄國庇護下獨立, 後又取消獨立, 改為自治。 對於外蒙問題, 徐樹錚提出《西北籌邊辦法大綱》, 不僅主張撤銷自治, 更提出了使外蒙與內地一致的同化政策。

後北洋政府正式任命徐樹錚為西北籌邊使。 徐樹錚率兵入外蒙首府庫倫, 以武力威脅加以高超談判藝術,

逼迫外蒙簽字撒治。

得知徐樹錚收復外蒙, 孫中山盛讚道:“吾國久無陳湯、班超、傅介子其人, 執事(指徐樹錚)於旬日間建此奇功, 以方古人, 未知孰愈?”與徐樹錚在政治上對立的梁士詒稱讚徐樹錚“冒雪北征, 保國安邊, 苦心遠識, 令人傾倒。

然而對於徐樹錚治蒙的功過, 歷來褒貶不一。 有人認為“外蒙二次獨立, 實因徐以兵力壓迫之所致, 武人跋扈, 不達蒙情, 可勝歎哉!”還有人指責徐樹錚逼迫外蒙取消自治是“失信”、“誤國”, 如淩鉞等人就稱徐樹錚“犯賣國大罪”, 指責孫中山對其稱讚“失當”。

是非功過各位看官不妨留下高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